杜少軒 曲阜師范大學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欣賞水平文化水平的提高,已經不滿足對紙上這種手繪或者是網上的翻頁漫畫了,于是產生了動畫片。曾有外國學者的研究表示,動漫動畫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們的欣賞藝術水平、專注度和學習水平。那么在現今社會中漫畫動畫化熱潮的大勢下中國是如何發展并將其抓剛打開來的呢?
動畫化是指由漫畫轉為動態化,其中漫畫指的是畫,而動態化指的就是動了,其實在大眾視野中更為人們所熟知的認知名詞是動漫化,而動畫化則就是更為廣闊意義上的一種概念性名詞。將沒有現實化畫面的作品、概念、說法轉化為漫畫再或者是轉化到動畫,這就是通俗意義上的動畫化。
國外對于漫畫動畫化的研究起步是相對要早很多并且比較完善的成熟的。最為突出的就是日本,早在中國對連環畫漫畫進行初步發展的時候,日本看到了其中的發展前景和有益之處,于是他們將動漫這個“文化產業”作為主要項目進行扶持,發展到今天,日本的動漫產業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果你僅僅覺得漫畫動畫化就是結尾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日本漫畫動畫化實現后,在各地都起到了巨大的反響,從而有了動漫的衍生品。
國內對于漫畫動畫化的研究相對來說比較晚,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和企業組織也不多,跟國外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中國的小說轉到漫畫在近代比較快的發展開來,但是又由漫畫轉到動畫化卻有著很多的阻礙,發展緩慢,國內慢慢逐漸重視起來,正處于一個慢慢摸索的過程。
綜上所述,國內外都對漫畫動畫化有了一定的研究,兩方都是有相互借鑒相互吸收的。
筆者針對研究題目,選擇了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20名非專業群眾進行了初步調查。對接受調查的觀看動漫的群眾中,年齡較為年輕的對畫面效果,特效,精細程度,還原程度等更為在意,年齡中等偏上的更偏向于設計風格、細節,內容總體完整度,社會意義,總體價值觀是否端正等方面更為注重。總結整理得到回答,大部分人群還是對設計要素和整體意義內涵能加注重。
1.原有概念設計要素
對于觀眾來說動畫的還原度是很重要的,動畫基本上是由編而來,小說可以通過文字來描述出主人公的內心環境和絢爛的場面,但是這些轉換到熒幕上,難度則是特別大的,這就是所謂原有概念的設計要素,如何能利用繪畫和電腦來實現呢?首先設計師原畫師要去閱讀原著,對原有概念上的理念進行高層次的理解,通過自己的設計風格和漫畫或小說中所處環境時代進行創作,從而實現原有概念的實體化。
2.社會性設計要素
社會性是漫畫動畫化的最基本的特點。觀眾接受,社會認可,人們才會對動漫感興趣,而這也恰恰是漫畫動畫化這一新媒體形式給社會帶來就業率和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斗羅大陸這部作品,小說和漫畫寫的主要環境處于一個異世界中,描繪了主人公和伙伴們成長的一個經歷,而在動畫化后,人物與語言性格和生活大環境都與現實社會中的很多都有相似之處,現實中的等級觀念也有表現。所以筆者認為,一部動畫的創作一定要有他社會性的體現,注重社會性質的設計要素,才能體現出作品價值和社會意義,才能獲得更大的社會效益和名譽。
3.現代與歷史欣賞性設計要素
不管是對于國內還是國外設計師來說,歷史的元素和文化是現代設計中非常有亮點的設計要素,但是這個階段又往往很難突破。以又游戲漫畫改編成動漫的《超神學院》為例,這部動漫以現代未來為主要元素進設計改編,但是劇中人物的鎧甲或者是孫悟空等歷史角色的輸入使這部動漫又增添了神秘的歷史神話色彩,古代沉重的鎧甲紋路采用到現代金屬科技上卻不顯得突兀,這就是歷史與現代融合所產生的欣賞性。
隨著社會科技發展,技術的不斷提高,中國動畫化科技和業內發展在不斷加速,并獲得了顯著成果,不僅為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并且大大的增強了人才培養,引領中國動畫走向世界舞臺。希望有更多的設計師深入研究制作高品質的動畫化動漫,電影,促進中國漫畫動畫化熱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