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青 山東省東營市廣播電視臺
融媒體是目前社會上流行的一種新型媒體,其具有多種傳播渠道,同時它不僅具有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突出的特點,還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使得融媒體更受人們的歡迎。隨著移動設備的廣泛普及,短視頻在人群中非常受歡迎,但是隨著短視頻數量的不斷增加,人們對短視頻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新聞短視頻,只有高質量的新聞短視頻,才能夠保證人們能夠接收到有效的信息。
融媒體新聞短視頻具有時間有限性的特點,這就決定了在對短視頻進行謀篇布局時,要保證信息能夠緊湊完整的進行呈現。通過對一些熱門視頻分析之后得出,在視頻制作過程中要遵循開篇留人法則。這些視頻的作者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讓觀眾能夠看完整個視頻,會選擇在開頭放置具有視覺沖擊力的片段,或者通過新穎的標題來吸引觀眾[1]。對于短視頻來說,開頭前幾秒是否能夠吸引觀眾的關注是決定融媒體短視頻能否成為熱門的關鍵。因此,新聞媒體行業在制作高質量融媒體新聞短視頻時,要對謀篇布局進行重視,并且要在開頭設置懸念或矛盾點,以此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之后要對整個故事進行闡述,或對懸念進行解答,從而保證觀眾能完整觀看完視頻。
傳統時政類新聞具有嚴肅性的特征,使得部分群體無法對其產生觀看興趣,因此不會對該類視頻進行關注,因此在對新聞短視頻制作時,要打破這種嚴肅,但是要保證新聞的實用性,制作者要選擇新穎的角度來制作視頻,保證視頻中的內容更加貼近生活,并且要具有真情實感[2]。除此之外,在制作新聞短視頻的過程中,還要對視頻的表現形式進行創新,要保證在原有解說的基礎之上,可以通過無解說的形式對視頻進行創新,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第一人稱視角對新聞內容進行闡述,使其能夠引發觀眾的共鳴,同時通過流暢自然的敘述方式來對主題進行突出,保證觀眾能夠明確視頻所講內容。相較于傳統有解說的方式來說,無解說方式能夠對新聞信息進行直接的傳遞,便于人們對新聞信息進行掌握。在制作過程中,要對現場環境聲音以及現場環境等進行記錄,并將其靈活運用到視頻中,以此來增強觀眾的感官體驗。另外,在制作新聞短視頻動畫時,要保證動畫能夠契合視頻主體,并且要保證字幕以及畫面的清晰度,從而保證觀眾的觀看效果,改變觀眾對傳統新聞短視頻的看法。
高質量融媒體新聞視頻在制作過程中,要對細節進行重視,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用觀眾的認可。在新聞短視頻的傳播途徑和制作內容方面來看,相較于一些常規鏡頭,具有情感色彩并且擁有細節處理的鏡頭更容易吸引觀眾。因此,在制作短視頻時中,在刻畫人物情感以及呈現新聞場景時,可以通過長焦組合和大光圈來對捕捉深層畫面,這樣能夠營造出更加突出的視角,從而保證視頻的質感和構思。除此之外,制作人員就可以通過一些特殊鏡頭來增強新聞短視頻的張力。互聯網時代下,大多數視頻制作者在突出視頻的感染力和張力時,都會選擇使用一些特殊的鏡頭,比如第一視角等,這些鏡頭不僅能夠保證視頻畫面的流暢性,還能夠提高短視頻的感染力。另外,在制作高質量融媒體新聞短視頻時,要從多個角度抒發視頻中人物的情感,并且可以通過升格鏡頭來設置慢動作,以此來渲染情感。短視頻制作人還可以利用降格鏡頭來增加視頻畫面的靈動性[3]。總體來說,想要增強短視頻畫面的感染力和張力,就要對微小的細節進行捕捉,同時靈活調整視頻的節奏,從而增加畫面的精彩程度。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發展的影響下,媒體融合正在朝著縱向化發展,因此傳統電視新聞媒體要積極的進行轉型,提高新聞人員短視頻制作的能力,以此來保證融媒體新聞短視頻的質量,從而為人們傳遞優質的新聞信息,進而推動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