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翠微 貴州省黔劇院
傳統戲曲和現代戲由于題材內容的差異區分,從理論上講傳統戲曲和現代戲都是較為籠統的概念。所謂傳統戲主要指的是新中國成立之前各個歷史時期流傳下來的戲曲劇目,尤其是在宋朝、元朝以來積累和傳承下來的戲曲劇目較多,而且也較為經典,其中包含的戲曲程式非常完整。現代戲主要指新中國成立以后創作出來的一些戲劇作品,這些作品以現實生活的內容為主。現代戲這個概念的提出是有一定的導向性的,在20 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戲劇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改革,也是在那個時期很多優秀的現代劇目被創作出來并得以上演,這些優秀現代劇目傳承至今,給新時期戲劇帶來很多啟發。程式化是中國戲曲的靈魂和精髓,程式化是戲曲的代名詞,可以說沒有程式化就談不到戲曲。戲曲的程式化體現在戲曲的各個方面,包括唱腔、身段、行當、臉譜等等方式的呈現。現代戲中除了程式化的體現之外還包含舞臺布置和設計,燈光及舞美效果的呈現等。因此傳統戲曲和現代戲的程式化有點差異,但是其功能是一致的,那就是將舞臺上所有內容規范化,演員在舞臺表演時和觀眾建立一種互動,二者之間形成一種能意會的特殊語言,使得演員的表演更加用心,觀眾的欣賞也更加入迷。因此戲曲的程式化是戲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古典戲劇和現代戲魅力的體現。
戲曲程式化是戲曲最為重要的一個特征,像傳統戲曲中不同的行當的長短靠的是短打、花旦青衣、小生老生、小丑老丑、銅錘毛凈等,其中傳統的程式技能包含有所謂的四功五法、起霸、走邊、趟馬、圓場、水袖、手帕、水發、翎子、帽翅、把子、毯子等,這都是戲曲演員基本功的表現。現代戲中的程式技能已經有弱化趨勢,現代戲由于科技的發展更加注重舞臺的裝飾和不知等多元化元素,例如舞美、布景、扽風光及各類多媒體輔助下的舞臺內容。現代戲中蘊含了更多跨文化和地域的文化元素,同時現代戲的形勢也更加多樣化,像現代舞蹈、曲藝類、武術雜技、交響樂、魔術等形勢,同時很多現代戲沿用了傳統戲曲開戲時的戲曲程式,像鑼鼓經來開始表演。戲曲作為舞臺藝術表演的一種形勢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傳承和變化,逐漸變成了由多元內容組成的舞臺表演。傳統戲曲《白蛇傳》《桃花扇》等都在現代舞臺上沿用了程式布景,拱橋和長廊都是戲曲中不可缺少的程式化背景。另外程式敘事方式也在現代戲中體現的較為全面,例如傳統昆曲《夜奔》在改編時就以現代戲的方式展開,演員扮演的角色穿著現代人的服飾,林沖角色在傳統和現代戲之間交替轉換,運用了戲曲程式化的動作推進故事的內容,雖然故事內容是古老的,但是在現代戲的表現形式可以是多樣化的。其中既包含了傳統戲曲的程式,也有現代戲的演變和改編元素。
傳統戲曲的程式在現代戲中的多元化已經現代戲的特點之一了,在現代戲的舞臺上,傳統戲曲的敘事形式已經不再是單一的線性敘事,而是穿插了倒敘及交叉表現等結構特點。現代戲曲創作者們在作品的創作中更加注重創新,融入多元化內容,使得現代戲從形式上和內容上更加豐富生動,例如舞臺上場景更加多變,燈光更加豐富,演員表演更加生活化,肢體語言和臺詞表現也更加具有現代性,既能體現出戲曲的傳統特點,也能體現出現代戲的與時俱進性。現代戲更加注重戲曲結構的重建,對于那些傳統戲曲的傳承更多的表現在了舞臺布景的設計,表演形式的現代化,同時也非常注重表演內涵和側重點。
戲曲內容不管是傳統還是現代的,都是來源于生活,著名戲曲導演李紫貴在《戲曲表導演藝術論集》里指出,新時期戲曲文藝工作者首先要熟悉傳統戲曲的程式才能將其中的精髓運用到現代戲的表演中。傳統戲曲中演員表現出來的基本功有唱、念、做、打等無不包含著戲曲程式,一招一式都是戲曲演員們牢記在心的,這是無數戲曲前輩傳承下來的戲曲精華。每場戲曲從出場、演員的身段、步態節奏、亮相及步態在程式上都有所不同,因此在現代戲的排演中要繼續傳承傳統戲曲的程式。在現代戲《華子良》中將傳統的程式創新性的運用在了舞臺表演中。在報信這一橋段中該劇的主角華子良出場時時打擊樂伴奏,華子良的步態節奏時上坡下坡,戲曲程式首先是急圓場,緊接著主角采取了原地急跑,然后以較差蹉步的技巧表現出主角急匆匆的形象,緊接著主角以翻身扔衣服和轉身接衣服來穩定步伐,以握拳定型完成了整個出場時的亮相。這一段的表演就傳承了傳統戲曲的表演技巧,表現了主角為了給前方報信時心情十分急迫。
另外像其他配角的程式也運用的非常到位,例如國民黨士兵出場,舞臺燈光營造出黑暗的氛圍,從造型上時經典的士兵造型,手拿槍頭戴鋼盔,走路步態急匆匆跑路狀,這些都和戲曲內容十分契合。主角華子良和特務士兵周旋中擔著筐子搏斗,其中就有很多打斗程式,包含了跌打撲滾翻等程式,在舞臺歡快的打擊樂的配合下給觀眾以激烈的感覺,表現出這個片段明快的節奏,其中還透著一絲絲的幽默感,給觀眾以輕松愉快的享受感。
傳統京劇《典妻》以現代戲的方式呈現時很明顯的表現除了創新的特點。這場戲的內容發生背景時浙江東部某山村,主題表現的時封建陋習對人的殘害。這場戲在戲曲程式的傳承上十分經典,像第一場戲中的角色時妻子,為了求子去了廟宇,求得了一個上上簽,舞臺背景時下雨的場景,在現代多媒體的輔助下,下雨場景十分逼真,主角在雨中撐著傘快步向家里奔去,表達了她抽到了上上簽的欣喜之情。其中的傳統程式有高蹺、圓場、探步、云步、翻身、亮相等傳統技巧,這些技巧在舞臺上應用將妻子歡快而興奮的心情表達的十分到位。
總之現代戲雖然在趨向于多元化,但是傳統戲曲中的程式精華是需要傳承的,而且還要大力弘揚,尤其是傳統的打擊樂器,鼓鑼等能很好的表現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和人物性格,加上各類身段身姿及打斗才能強化戲曲的本來特色。戲曲的現代化是傳統戲曲程式化創新的過程,也是戲曲傳統和繼承的象征,因此現代戲要盡可能的保留和傳承戲曲的程式,和現代戲元素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將戲曲藝術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