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 延邊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采編中心
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能夠直接影響到節目的播出效果以及觀眾的觀看體驗,因此,新時代下的新聞記者更應該在遵循時效性、完整性、輿論性等原則的基礎上,對自身的編輯意識進行提升,才能更好的為人民群眾提供有營養的新聞內容。
時效性是新聞的本質屬性,也是新聞區別于其他信息來源的顯著特征,更是觀眾觀看新聞的本質動力,新聞內容的時效性與節目的收視率息息相關。因此,新聞記者在進行采訪時,必須確保新聞的時效性,在采訪完成之后,應該盡快完成對新聞稿件的編輯工作,努力在最短時間內為觀眾呈現高質量的新聞內容。
因此,記者也應該具備良好的編輯意識,在采訪時,記者應該迅速確定好鏡頭位置、畫面等細節因素,選定合適的采訪對象,并提前設計好采訪的問題,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大量的時間,也有利于加速后期編輯工作的進行。總的來說,提升記者的編輯意識能夠在保障質量的基礎上提升新聞的成型速度,進而提高新聞的時效性。
評價電視新聞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節目的收視率。新聞制作的環節較多且比較瑣碎,每一個步驟都有可能影響節目的播出效果。從新聞記者的角度來說,其主要任務就是直接接觸新聞事件,并將采訪過程及收集到的信息直接呈現給觀眾,因此,新聞記者應該牢記自身的使命,提高自己的編輯意識,讓自身具備充足的采訪經驗和寫作水平,才能為觀眾呈現高質量的新聞節目,并提高節目的收視率。
新聞的主要功能就是引導輿論,新聞工作者更要在工作中謹記這一點要求,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新聞內容,塑造正確的輿論導向,為國家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記者的編輯水平能夠直接決定新聞的內容及其價值導向,因此,記者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編輯意識,在工作中抓住重點、把握關鍵點,在新聞中積極傳播正能量,促進和諧社會風氣的形成,從社會輿論方面為國家長遠穩定發揮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單位和新聞記者本身應該加強對新聞編輯工作的重視。首先,相關單位需要在政策層面對編輯工作進行革新,強化編輯工作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塑造內容至上的工作氛圍;其次,新聞記者自身也要加強對編輯工作的重視,在工作中勇于對新聞內容和播放形式進行創新。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聞內容的質量和播出效果,進而增加節目的收視率[1]。
在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當下,新聞記者也要積極利用新技術對編輯工作進行創新。例如,記者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社會上的事件進行收集和處理,再添加上適當的圖片和影像。通過這種手段,記者很容易得到精彩的新聞故事。這也是新時代下大數據價值的體現,通過對數據進行升華,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新聞的真實性和時效性,進而豐富觀眾的情感體驗以及視聽享受[2]。
此外,記者也可以學習制作圖表的技術,并將圖表插入到新聞的內容當中,圖表與表格相比,其內容具有一定的觀賞性,能夠降低觀眾獲取信息的難度,有助于新聞內容的傳播。
當下,所有行業都在強調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新聞行業更是如此。每一個新聞記者從入行一直到退休都一直處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這是由新聞報道內容的廣泛性所決定的。在提升記者學習能力的過程中主要應該注意兩個方面:1、相關單位需要定時對新聞記者進行培訓,提高其采訪能力和編輯意識,保證記者的技術能夠與時俱進。2、記者本身也應該時刻注意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新聞采訪領域的知識博大精深且在不停更新,每一位新聞工作者都應該有危機意識,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從而提升自己的編輯意識[3]。
縱觀全文,提升記者的編輯意識能夠提高新聞的時效性和節目收視率,同時也是增強輿論導向的重要手段,相關單位和新聞記者應該認識到編輯意識的重要性,并運用科學的方式提升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進而提升新聞內容的質量,最終實現新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媒體的成功轉型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