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紅瀅 青海長城裝飾科技有限公司
1.多樣化設計。裝配式建筑采用柔性大開間的柔性分割方式,可根據居民需要區分。柔性開敞空間的核心問題是要有相匹配的輕質隔墻,而輕鋼龍骨加石膏板或其他輕質板是隔墻和吊頂的最佳材料。
2.工廠化設計。采用成型、機械化噴涂、烘烤等工藝對裝配式建筑外墻板進行制造;采用機械化來制作屋架、輕鋼龍骨、各種金屬掛件。在生產過程中,材料的耐火、抗凍、耐火、防潮、隔音等性能可隨時控制。
1.施工工期與施工造價的優勢。傳統建筑主體結構封頂施工完成后,接下來鑿窗洞、防水、輔助框封閉等工序需化肥1~2 個月的時間,之后還需采用預制外墻板配木磚安裝外窗。外墻裝飾、保溫貼、抗裂砂漿涂抹施工在傳統施工中需要2~3 個月才能實施。如果采用預制施工技術,可以減少這一環節。預制外墻板在施工過程中可以安裝在墻面上,主體結構密封后,可以立即對建筑進行周邊封閉施工,極大地節省了施工時間。由于預制構件施工效率高,施工周期短,同時可以節省一些惡施工成本,而在工廠生產和現場裝配中,也節省了機械和人力成本。
2.節能環保作用。混凝土拼裝施工技術的要點是建筑材料用量少、建筑垃圾少、垃圾處理成本低,有利于控制工程的造價。預制構件裝配式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預制構件都是工廠加工而來,這樣建材利用率比較高,建筑加工車間環境也更穩定,對預制構件質量的控制非常有效果。
3.節約資源作用。由于環境因素的影響,節能設計在當代建筑中顯得尤為重要。結構差異較大。經過傳熱性能分析,確定了實際指標。然后在系數評價階段,對應的面積相對較小。一般來說,性能分析在實施階段中是關鍵,定義了換熱系數和壁厚比,嚴格控制符合要求。
某裝配式住宅建筑共13 層,總面積約為9700 平方米。該裝配式住宅建筑結合當地實際采用了SP 疊合板預制剪力墻體系,其施工實施的是戶型組合設計,并且其外形設計采用水平和垂直相結合的構圖方式。
預制剪力墻系統為預制構件選擇了SP 層合板。由于其連接結構簡單,可對其快速組裝,節省現場支撐,施工方便。該建筑的樓板跨度大,可實現室內大空間與方便靈活空間的分離。外墻采用預制磚混墻或彩色混凝土,外墻板采用預制混凝土夾層保溫墻板,集外墻裝飾、保溫、門窗、結構于一體。內墻采用預制混凝土,地板采用預制預應力SP 夾層板,樓梯間、陽臺和雨棚均采用預制混凝土。解決了門窗、墻體滲漏、外墻保溫、外墻裝飾磚等常見質量問題,充分體現了系統的高度集成性。
(1)戶型組合設計的分析。戶型組合設計是各種建筑靈活多樣的組合,裝配建筑的這兩個獨立單元被合并成一個大的家庭類型,打開中間的存儲空間,使它成為一個室內過道。同時,它被合并成一個大房間,可以住下一家三代多口人。家用柔性隔板空間的組合通常借用輕質隔墻的二次隔墻空間,其承重墻往往與家居墻體的隔聲防火功能相一致。真正實現了大房間的概念,房子可以自由分隔,隔音效果好,舒適性大大提高。
(2)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的分析。裝配式建筑的造型設計采用水平與垂直組合相結合的方式,平面與三維設計是建筑預制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預制建筑的早期設計奠定了基礎。對于立面設計而言,首先要根據需求分析的要求準確把握相關尺寸和各種要求,然后在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性的基礎上選擇室內空間布局。
(3)提高裝配式建筑的整體水平。要提高裝配建筑的技術水平,就要加強裝配建筑領域的技術研究和人才培養,通過對各種建筑問題的認識,提高裝配建筑的整體水平。注重人才培養,受傳統建筑模式的約束,裝配建筑專業人才培養相對匱乏,搞好人才培養,使裝配建筑從設計到施工實現快速發展,達到專業化、規范化、經濟建設的效果。
(4)規范設計流程的分析。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必須根據總體情況不斷創新和審視整個裝配建筑設計,并有必要改進設計流程的標準化,這不僅可以保證裝配施工過程中的上述與后續的聯系,而且可以實現工程的高效施工。
綜上所述,裝配式建筑結構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筑工程行業,改變了傳統建筑方法分散、層次低、耗時長的困境,適應了社會發展和建筑質量的要求。其必然會與我國建筑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相結合,因此我們不僅要突破相關政策。提高對預制構件建筑設計的認識,保證預制構件建筑行業不缺乏相應的人才。在裝配式建筑的設計中,要保證施工的科學性,嚴格控制原相關標準中的重點。只有這樣,預制構件建筑業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推動我國建筑業向更加現代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