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鴻雁 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縣委黨校
在網絡化背景下,但是高校教學遭受到了嚴重沖擊,作為黨員干部素質能力提升的主要場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黨校教學應深化改革,正確看待網絡化的積極作用和反面作用,優化改進配套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提升黨校教師專業素養,針對性改善現有教學中的不足,力求全方位來提升黨校教學實效性。
其一,網絡信息多樣化為黨校教育帶來挑戰。網絡化背景下,信息傳播速度不斷加快,覆蓋范圍進一步延伸拓展,人們開始傾向于網絡平臺獲取信息,輔助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1]。社會思潮多元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帶來了嚴重沖擊和挑戰,黨校人員盡管素質水平要普遍高于普通群眾,但受到網絡沖擊不可避免影響到人員的三觀和政治信仰的樹立。因此,如何在此環境下對癥下藥,更好的迎合網絡化挑戰沖擊,則是黨校教學首要面臨的問題之一。
其二,信息便捷化對教師素質帶來挑戰。在長期實踐中,黨校教師無論是理論還是經驗都積累了豐富的成果,但是面對網絡化發展帶來的沖擊,通過網絡資源便捷共享,打破了以往資源獲取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教育者自身的信息權威受到了嚴峻挑戰[2]。很多黨校學員自身的文化水平較高,多數學生的學歷是大學以上,或是說是、博士,低水平理論儲備已經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多數黨校教師具備較強自學能力,信息獲取途徑多樣化,對黨校教師的素質能力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三,實踐難題亟待教師研究解決。互聯網蓬勃發展背景下,黨員干部面對復雜形式感到茫然無從,不知道如何解決。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上發表看法和獲取信息,因此網絡環境較為復雜,信息質量良莠不齊,如何滿足群眾互動表達的需求,還有很多實踐問題需要解決。
黨校教師自身綜合素質水平,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黨校教學實效性,在網絡化背景下,知識信息更新周期大大縮短。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黨校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師素質水平不符合網絡時代發展需要,僵硬的教學形式極大的影響教學有效性。因此,應該打造一支理論功底深厚、政治素養更高和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為黨校教學質量提供支持保障。因此,新時期應該加強黨校教師隊伍建設,定期組織教育培訓,豐富黨校教師理論儲備和專業水平,堅定政治信仰。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和法律知識,內化知識結構。堅持教學、科研并重,針對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及時優化改進,避免為了評職稱而盲目科研。定期組織學術活動,拓寬視野,增長見聞,切實提升教學水平[3]。
在網絡背景下,為了提升黨校教學實效性,應該積極優化教學形式,摒棄以往填鴨式教學模式。推行自主選學培訓模式,立足于常規培訓模式,為學員提供更多自主選擇機會,積極主動參與到培訓活動中,切實提升培訓效果。理論聯系實踐,拓寬培訓途徑,適當增加實踐課程內容,為學員提供更多素質提升條件。設立干部網絡課堂網站,優化設置培訓課程,學員可以足不出戶即可觀看專家講座,豐富理論知識儲備。
黨校教學工作中,面對網絡化發展相關要求整合網絡信息資源,豐富教育素材,基于多形式來傳輸和獲取知識。摒棄以往的培訓模式,盡可能選擇突出時代熱點和難點的內容,激發學員學習熱情,幫助其答疑解惑。聯系國內外形式,設置專題課來鍛煉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挖掘區域特色內容,豐富黨員干部知識儲備,順應區域經濟發展趨勢調整教學培訓內容,促使培訓內容更具針對性,全面提升黨員干部的能力水平。
黨校教師應該深層次挖掘課程資源,編制合理的培訓方案,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形式,提升黨員干部對政策方針的認知和重視,圍繞熱點問題來鍛煉黨員干部的解決問題能力,深層次挖掘學員潛能。學員多是來自一線的黨員干部,實踐經驗豐富,因此,可以加強學員和教師溝通交流,營造良性的互動氛圍,在調動學員參與熱情的同時,切實提升黨校教學實效性。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黨校應該正確看待網絡化發展帶來的挑戰,多角度改革創新,力求發揮黨校的導向作用,指導實踐教學活動高效開展,為現代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