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靜 重慶師范大學
將英美影視作品融入課堂,可以讓學生了解外國文化或者模仿英美國家的口音和表達方式,鍛煉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國際化社交能力,同時將英美視聽作品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通過分析其基本美學特征、藝術風格、視聽語言、內涵主旨,補充視聽作品所誕生的歷史背景,運用賞析常識,將講授法和討論法相結合,評析不同類型的英美影視作品,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以及對影視作品的鑒賞能力,進而提升中學生的文學和審美修養。
觀看影片是一種更直觀認識世界的方式,它與一般的閱讀不一樣,具有聲畫結合和動感呈現的特點,是將視覺、聽覺相結合的審美感知。好的影視作品能夠撫慰人心,給予人正向的積極鼓勵,能夠引領青少年設身處地感受影視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常態,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所以要引導青少年看到影像作品中多樣的藝術內容,藝術和審美是給予青少年思想和道德哺育的真正重要的因素。
英美影視作品中常常表露出英美人的部分個性特征,例如,與中國人相比,美國人具有較為強烈的個人獨立性。對于大多數美國人而言,家庭和國家固然重要,但是個人獨立以及個人的權利是至高無上的,與此相反,大多中國人都極具家國情懷,將家庭、集體的地位置于個人之上。另外,坦率與直接,中國的處世之道是“以和為貴”,為了和氣可以忍氣吞聲,而美國人不善拐彎抹角,通常是直言不諱,直擊主題。
藝術娛樂作用(entertaining function of art)是指藝術使審美主體身心愉悅與休閑的功效。審美主體沉浸于藝術天地,心靈得到某種慰藉,舒心快意之感隨之而生。
影片《生活大爆炸》講述了四個宅男科學家和一個美女鄰居發生的搞笑生活故事。整部影片的風格是幽默詼諧的,劇本題材新穎有趣,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學習者能在歡聲笑語中學到知識。同時這部劇也囊括了世間的美好,愛情、婚姻,友情、同居,智慧、獨立,這些在現實中人人都要面對的難題,在劇中變成了歷經周折之后的溫暖。
影視作品作為國家的軟實力,可以快速的傳播該國的文化。尤其是中學生的政治價值觀尚未穩定,在觀看英美視聽作品時容易受到影響,不利于他們建立正確的政治價值觀。英美通過一些影片宣揚他們的“人權自由”與“民主”等觀念,但是他們的所謂的民主和人權自由是片面的,不真實的。長此以往,會讓我國中學生對這些政治概念模棱兩可,使他們更加迷茫和混亂,甚至動搖他們的共產主義理想信仰。在影視作品《獨立日》中,表現出大英美主義思想,宣揚個人英雄主義,倡導絕對自由。這些思想嚴重不符合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利于中學生政治價值觀的培養。
中國是自古以來被外界稱為是“禮儀之邦”中國人具有含蓄內斂的性格特征,在傳統文化的教育之下,大部分中學都具備了這樣的優良品質。在學校尊敬師長,行為規范,但是大多英美國人擁有張揚、熱情、豪放的性格,在英美影視劇中經常出現未成年人早戀,抽煙喝酒逛夜店,穿著暴露等場景。在潛移默化之中會影響到中學生的道德觀,類似《行尸走肉》《電鋸驚魂》這樣血腥暴力的電影,容易是辨別能力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漠視生命的價值,一味尋求暴力所帶來的刺激,從而滋生犯罪。
1984 年,重慶南開中學在全市中學界率先開始了選修課的探索。開展了英美影視鑒賞課程,在課堂上,教師通常為學生播放具有正能量的影片,例如《海上鋼琴師》《大衛戈爾的一生》《阿甘正傳》等等,對中學生具有激勵作用。在分析影片的拍攝技巧的同時也會分享經典臺詞,從而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促進其對英語的學習和運用。該課程的考核方式是讓學生以3-4 人為一組,自主選擇一部英美電影,自選角度分析電影并完成ppt 展示。最后所獲得的分數將作為學生選修課的成績。
重慶市南開中學為開展經典英美電影鑒賞這門課程,從教學設備、師資力量、課程內容、考核標準這幾個方面都作出了努力,為重慶市其他中學起到了一定的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