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艾迪 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信息中心
視頻剪輯是指根據創作者的審美情趣選取了視頻圖像之后,對其根據主題、受眾等因素深入分析后再分解與拼接,繼而形成的具有流暢畫面與鮮明主題,并富有超強感染力的完整藝術作品[1]。視頻作品,特別是紀錄片、宣傳片等類型的作品在制作時,即使前期的腳本、拍攝、聲音采集等等各方面涉及因素都十分優質,但若是在后期制作過程中,剪輯工作的完成度不高,依然無法實現預期的視覺成效。
導演應首先將明確的創意理念告知剪輯人員,使其可以更為準確地掌握整部視頻作品的風格,并將該風格完全融入剪輯工作中。通常在實際工作中,剪輯人員應仔細閱讀并理解腳本,并與導演針對具體剪輯風格進行有效溝通,充分理解每一個分鏡要求,在此基礎之上確定整部視頻作品的剪輯風格。
對于視頻作品來說,其整體藝術風格往往與作品節奏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由于廣大觀眾的情緒觸發和感情共鳴通常都是通過作品中的節奏感來營造的。視頻作品的節奏主要有內、外兩種節奏構成,通過剪輯制作調整了視頻的整體或局部節奏可以將作品中人物的情緒與場景的變化等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使成片具有較強的節奏感[2]。因此,剪輯人員在工作中如果想要將多元化的藝術元素有機組織起來,并在最終的視頻作品中呈現出來,把握剪輯節奏尤為關鍵。尤其是對于紀錄片、宣傳片等類型的視頻作品而言,作品的質量與剪輯節奏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剪輯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應當靈活自如地借助多種多樣的剪輯技巧和手法來確保視頻畫面可以以巧妙而自然的形式拼接在一起,讓不同的鏡頭畫面可以順暢無縫組接。而鏡頭的主要組接形式又分為化入、閃回、跳切等,且均能為觀眾帶來十分強烈的視覺沖擊。與此同時,在視頻作品完成拍攝后,剪輯人員還應合理地選取視頻作品中的剪輯點,尤其是對其中的人物情緒、動作、節奏等進行準確理解和恰當處理,并且引入受眾的思維定式因素,這都要求剪輯人員能夠準確選取剪輯點和合理的處理方法。一方面,剪輯人員應依據不同類型的視頻作品確定剪輯點。例如,剪輯影視作品時,應剪輯人員應為圍繞人物的情緒遷移與事件走向進行全面把握,確定最為合理的剪輯點。另一方面,影視作品的鏡頭類型、畫面的復雜程度,以及其中隱藏的信息量等等,都是決定鏡頭剪輯點的因素,剪輯人員應根據具體的情況選取剪輯點,并在后期進行恰當的修復。
在視頻作品的后期藝術加工環節,剪輯人員應選擇作為適宜的剪輯點,如從節奏、音樂等諸多涉及的因素中選取。從節奏方面分析,常常是充滿著沒有對白的鏡頭,而圍繞著視頻作品的主線內容與情節展開,如視頻作品通過強調其節奏感,并與聲音和畫面等其他要素融合,突顯出非凡的藝術效果。從音樂方面而言,選擇剪輯點應全面結合主線情節、人物感情等因素,讓旋律與內容呈現出一致性,從而展現出視頻作品的整體性[3]。以筆者參與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信息中心牽頭的視頻項目為例,內容是五套時長為5 秒、10 秒、30 秒的垃圾分類宣傳公益廣告,內容包含了《垃圾四分類》《可腐爛的是濕垃圾》等相關內容。筆者在前期收集了眾多與垃圾分類有關的背景資源、通過梳理、整合,提取形成了文字、圖片和各種多媒體宣傳資源,在此基礎上與相關業務部門、制作公司協商確定了每套公益廣告的宣傳主題、明確了腳本、分鏡等工作內容,但是集中后的內容過于冗長,不夠精簡。后來經過多次討論、修改,將每一套公益廣告的最突出最重要的宣傳內容保留,通過將詳細信息融合在布景道具中的形式,強調了節奏感剪輯,終于形成了獲得多方認同的成片。
剪輯人員應該充分了解遠景、全景、近景、特寫等各種鏡頭,并可與視頻作品的具體拍攝要求結合,進行合理選擇,其中遠景是為了展現出事件發生的背景,全景則為了介紹人物活動的場景,近景是為了突出展現人物或事物,呈現出其主要的特征,而特寫則是為了放大細節。專業的剪輯從業人員應可以靈活應用上述要素,為事件的表現構建特殊的場景,引導觀眾的視覺尋找到著力點,從而提升觀眾欣賞作品時的感知力。例如,以筆者參與的2019 年上海市市民義務植樹等公共活動、生態廊道等公共空間綠化景觀建設、新建公園建設等公共項目宣傳片為例,由于針對的宣傳對象是上級主管領導與各區相關建設部門,因此本項目的基調較為穩重,內容嚴謹,結構明確。同時,本項目存在信息量大、腳本文字較為枯燥的問題,為此,如何使觀眾的注意力持續集中是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筆者一方面采用分段音樂、和突出段落標題畫面的手段,階段性地強化了總結片的整體吸引力,另一方面使用現場活動素材和具有地標元素的景觀素材、航拍素材,使畫面更加具有宏大的氣勢,充滿感染力,這樣一來,各種鏡頭的靈活轉換既保證了視頻畫面與觀眾的日常工作有所交叉,又確保了畫面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引發受眾的關注。
剪輯實際上是一種特殊處理的藝術語言,是對視頻素材進行二次創作的一個過程。具體來說,就是打亂原本的故事內容和腳本鏡頭,而后對其進行再次的組合串聯。而剪輯的手法豐富多彩,剪輯人員應根據視頻作品的不同類型選擇相應的剪輯手法,一般而言,視頻作品包括了電影電視、紀錄片、宣傳片等不同類型。而常常采用的剪輯手法有下述幾種,如:處理畫面時應用的反復插接法、處理動作時運用的錯覺法、處理段落時使用的增減法等等,剪輯人員應結合視頻作品的具體情況與受眾的實際需求,對視頻作品進行巧妙的剪輯處理。對于紀錄片創作而言,剪輯的作用更是十分的明顯,能夠對表現主題和情感抒發表達發揮至關重要的支持作用。例如,筆者在參與的2019 上海國土綠化建設工作回顧總結片制作項目,本項目由于在疫情期間開展,各業務部門溝通不暢等原因,在初步成片后要求對文稿和配樂進行修改,然而項目時間緊張不能重新配音,只能在已有內容的基礎上對配音進行剪輯,填補修改部分內容語句。經過多次剪輯嘗試,終于使修改后的配音基本符合朗讀習慣,能準確表達文稿內容而無明顯瑕疵。本來隨著4K 拍攝設備的更新發展,視頻素材的質量也應逐漸向4K 品質提升,但由于后期編輯設備還未更新,在剪輯制作過程中常常出現卡頓不流暢等問題。本項目開始采用代理剪輯功能,先把4K 視頻素材轉變為低碼流的代理文件,將代理文件編輯和剪輯之后,再套用原始文件進行導出,不僅可以提高剪輯制作的效率,還能生成最佳畫質的視頻??梢?,靈活使用多種視頻剪輯手法能夠使最終的作品不管從成片質量還是視覺藝術效果上都呈現出令人驚嘆的效果。
在視頻作品中應用剪輯技巧是能夠直接影響作品最終呈現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廣大視頻剪輯從業人員應積極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在實踐中摸索嘗試,靈活應用所學知識在視頻作品的后期制作中選擇合適的剪輯技巧,呈現出極富感染力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