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華 東平縣新湖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軟土地基的組成成分包含了黏土、粉土性質的細微型顆粒土質、空隙間隔較大的有機質土、松散沙土以及泥炭等比較突出的地基結構,其地下水位比較高,但建筑物穩定性不好,因此,易引起沉降問題。軟土地基在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設中極為常見,會影響整個工程的整體工程質量。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對工作環節給予足夠高的重視度,切實地了解并掌握軟土地基的施工特點,在不斷實踐過程中有效提高軟土地基的質量。
施工前應對軟土地基做相關的處理工作,由排水性方面出發,經過長時間的水泡,軟土地基容易隨著水量不斷擴大其滲透范圍,降低地基的透水性能。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開展軟土地基的排水固結工作,可改善軟土地基低透水的問題。
觸變性特點主要指物體本身由于某種程度的觸發而引起的變化,軟土地基具備這種類型的特性,未經觸發之前,軟土地基均處于固態的形式,但由于外力作用或者振動而導致不同程度的損壞,使其原有的固態形式轉化為流動形式,軟土地基的這種特性會威脅到水利項目本身的安全性或穩定性。
通常如果地基受到建筑物體負荷問題的影響,會使其自身受到壓迫,導致出現下沉或變形問題。建筑物體施壓給軟土地基加快沉降的速度。鑒于軟土地基中含水性強的緣故,其建筑規模會不斷擴大,自然所受壓力會不斷增大,應特別重視軟土地基的沉降問題。
該類技術大多應用于處理厚度為2~3cm 的軟土層,在實際施工時,可先對表面的軟土層進行清除,此后再更換成穩定性更強的物質??商鎿Q的填墊層物質可為卵石或者砂石等。這類物質具有較高的密度和強度,且透氣性較為理想,可壓縮性較低,因此不僅能夠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強度優勢,還能在壓縮性和透氣性等方面達到標準要求,從而良好實現壓實處理,以此提升地基的穩定性和承載力,降低沉降現象的發生概率,促進軟土層能夠順利完成排水固結。
實施水泥土加固,便是在加固的過程中發生的物理和化學反應,其與混凝土的硬化原理還具有一定的區別?;炷劣不撬嗯c填充物質所產生的水化和水解,其發生凝結的速度較快。而水泥加固土中的水泥量不高,最多可為加固土的1/5,水泥產生的水解等化學反應也在活性介質內完成,其強度提升的速度較混凝土更低。
當前工程所使用的攪拌樁布樁方式可為格構式和柱狀形式。以前者為例,通常應用于軟土地基和粉砂中能夠產生更為理想的效果。軟土地基發生沉降的原因主要為側向出現變形的情況,通過研究結果可知,在軟土地基中使用懸浮的攪拌樁,便可有效對軟土的側向進行控制,從而降低發生沉降的概率。實際實施項目工程時,還應同時考慮到攪拌樁與其他的管樁綜合使用所產生的技術問題,在同一工程內便需使用多個地基的處理策略。為切實縮小不同建筑物連接點的沉降差異,技術人員應側重對技術進行優化使用。在地基應力較小的條件下,可不設置攪拌樁的褥墊層,在選擇具體的土沉降參數時,需結合工程的實際需求,從總體層面了解掌握攪拌樁的質量情況,使用多種檢測技術對其進行科學的檢測。
如果地下水位中有較多的黃土和雜填土,便可使用該類方法。通常使用該項技術進行處理,一般深度為3~15m,過深會影響壓實的效果。在軟土地基中加入灰土樁,再使用錘擊將鋼管嵌入土層中,使土層中的土體向側向壓實,形成樁孔。此后將管拔出,向樁孔按照2:8 或3:7 的比例回填灰土,最后壓實,與樁間土形成符合地基,從而共同承受外力的載荷。還可使用沉管或者爆擴等方式完成打孔,實施完畢后再對孔底進行壓實,此后使用灰土等原料,在含水量標準的情況下完成回填,此后完成夯實處理。從實踐可知,灰土的質量相對較輕,因此其能夠以較快的速度滲入到疏松的土層中,從而將其壓實到軟土地基之后,便可與其他的土層接觸形成對孔隙的補充,從而提升地基的強度。但需注意,混合料應攪拌均勻后使用,盡量避免處理深度過大的軟土地基,從而保證施工質量達到預期要求。
有關施工單位應密切關注水利工程項目施工中軟土地基的處理工作,制定較完善的施工方案,選擇最優的處理技術類型,全面提高水利結構的穩定性以及承載能力。使用科學且合理的施工方式,有效提高軟土地基的處理效果,對各個工作環節進行優化,以滿足行業的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