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園園 宜興市融媒體中心
自1986 年中國接入互聯網,截止到2019 年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了8.54 億人,普及率達61.2%,淘寶、抖音……各類軟件應運而生,為互聯網的未來注入了新鮮活力。疫情大考,正如王驍所說:“幾億人在線辦公,所有學生在線上課,生活物資網上實現的宏大場景,都是建立在中國強大的互聯網之上的。”在這種情況下,傳統電視媒體主持人借此東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自然勢不容緩。
且說抖音短視頻,現代社會的快速急促是它興起的溫床。從改革開放初期的“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到如今的996 工作制,資本吝嗇于給予人們大塊的時間。而少則15 秒,多至一分鐘的短視頻,則滿足了人們短暫放松的需求。娛樂至上的浮躁,以及人們對此的強烈追求,構成了抖音短視頻的第一把“火”。
如果說抖音以一種只屬于年輕人或怪異鄙陋、沒有文化的形象出現,并以讓人沉迷的負面影響,在一段時間里讓人敬而遠之,但現在的抖音卻越來越以一種全新的姿態面對現在、迎接未來。
越來越多類型的內容、越來越專業的知識、越來越精細化的區分選擇,抖音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頻優勝劣汰,觀眾也養成了較為刁鉆的口味,而這把“火”里自然有傳統主持人轉型網絡主播的功勞。
其一,傳統媒體往往都具備較為專業的管理模式,由于其發展時間較長,其實踐經驗更為豐富,所選用的主持人要比其他媒體形式的標準更高,其中涉及專業水平和其他素養。因此,通常情況下,傳統媒體的主持人為專業出身,其擁有較為豐富的知識儲備量,經過專業化、系統化的訓練。在此種媒體環境下,由于其本身的專業能力較強,有學習新內容的能力,因此,其整體的提升效率較高。
其二,傳統媒體的主持人經過專業院校的培訓,正式入職后經歷較多的實踐性訓練,因此,對于新興起的新媒體傳播者而言,實踐經驗更為豐富。另外,傳統媒體傳播的內容獲取方式更為嚴謹,可信度相對較高。由于傳統媒體播出內容需要經過后期加工,應用的稿件也經過仔細推敲,因此,節目播出時,其傳播的內容通常具有較強的真實性以及深度。
其三,傳統媒體經過長期的發展革新,因此,其在節目的內容以及整體結構等方面的設計都較為成熟。通過不斷的更新換代,能夠留下的節目通常是受到觀眾喜愛的節目。同時,此類傳統媒體節目整體呈現的專業程度較高,主持人也經過長期的實踐訓練,擁有較高的專業水平、應變能力等,在主持人的專業方面相較于新媒體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不會同新媒體主持內容一樣,出現同質化的不良情況,更容易實現個性化的發展,滿足受眾的需要。
要知道,傳統主持人有著過硬的主持功底、良好的口才和強大的控場能力,而且也善于調動氣氛。這樣一群人的出現,也使得網絡主播們不斷提升自己,制作更精良的作品,從而帶動整個行業質量的提升。
央視主持人朱丹會在提前來到直播,親切地和觀眾聊天,一起討論懷孕的注意事項等;同是央視主持人的康輝,也玩起了vlog,展示神秘的央視大院、中國外交的前線、公務護照……
溫州臺的主持人葉瓊,以風趣幽默為特色,zcfhxy 評論到:“在融媒體平臺做一名「網紅」可能是未來主持人宣傳和包裝自身形象的手段,而網紅的身份和融媒體節目的形式可能會充當未來大型節目的線上導入環節。主持人的‘倒戈’不會是主持人身份在互聯網時代的消亡的開始,而是主持人身份轉型、重塑的進行時。”
主持人在用最接近年輕人的方式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更加貼近生活、為觀眾喜聞樂見。而他們所代表的央視等傳統媒體,正面臨著相似的轉型。
再說直播帶貨,這種特殊的促銷方式,與抖音短視頻一起,推動了品牌重塑與消費轉型。
2020 年5 月9 日,李湘在淘寶進行了一場珠寶直播。作為湖南衛視的當家主持人,卻轉型參與了電商直播,在很多人感到驚訝的同時,也察覺到了傳統主持人轉型網絡主播的必然。
情感類談話節目《選擇》《在說誰》的主持人王芳,在6月18 日起在抖音平臺上拉開了一場“艱苦卓絕”的營銷戰。
由搜狐網提供的數據:6 月19 日,蘇洵如何給蘇軾、蘇轍起名的小知識,點贊3 萬;6 月21 日,你家孩子為啥語文沒學好,點贊3·4 萬;6 月23 日……在這樣一次一次的短視頻中,王芳收獲了滿滿的流量與支持,新書因此火爆了起來。由王芳所著的《穿過歷史線,吃透小古文》一月加印4 次,22 萬套,110 萬冊……而在王芳沒有直播帶貨的時候,只賣出了4000 套,對比驚人。
央視主持人朱廣權在疫情期間與李佳崎一起為湖北帶貨,喊出“我為湖北胖三斤”的口號,讓直播更公益,更有社會責任感。
而主持人的優秀的領處臨場應變能力也帶動了主播行業的質量提升。
就像主持人沈濤的直播,有人說他賣的醬比維婭的貴,在短暫的尷尬后,沈濤毫不在意地笑道:“你知道維婭直播間的貨多難搶,再便宜你買不到有什么用,不如安心在我的直播間,想買多少買多少,等你多光顧我幾次把我也捧成大主播我的價格也就低了,所以價格低不低還是要靠你支持啊兄弟!”一下子,尷尬的價格危機就輕松化解。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對主持人的要求不僅局限于傳統模式下對其專業素養的要求,如咬字、播報內容等方面的準確性,還需要主持人本身擁有其他才能,以體現出個性化的特點,給觀眾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例如,唱歌、舞蹈、滑板、乒乓球等。通過個人其他方面的技能,在常規的節目中,找尋合適的時機展現個人其他的專業性,以形成個人的垂直領域。觀眾的記憶便是主持人實現發展的動力。
個性化是當前各行業都在追求的目標。在融媒體背景下,主持人若想實現個性化的發展,樹立獨特的個人品牌,達到難以替代的高度,需推動個人與參與節目本身實現品牌化的交互關系,由傳統形式上的主持人向“融合型”轉變。要求其不僅要具備傳統媒體模式下主持人的基本素養和專業能力,還應拓展個人在節目中涉及的領域,如記者、專家、后期等,以塑造立體化的個人品牌。“融合型”的主持人,打破常規的“采編播”的模式,參與到節目運行的整個環節,結合融媒體特點實現的合理化改變。
總之,在融媒體環境下,固守傳統和坐以待斃不是傳統主持人的應有姿態。應該在原有的條件下,及時更新觀念,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技能,拓展傳播能力。同時利用好各種新媒體,處變不驚,為媒介形態的深刻變革做好應對的準備,化挑戰為機遇,在來勢洶洶的全媒體大潮中屹立不倒,勇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