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純 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碩士研究生
進入21 世紀,中國設計的民族性、本土性問題被中國設計師高度重視。中國風、地域性、本土化和傳統文化等詞不斷被提起。從傳統文化中獲取設計靈感的趨勢不可避免,但卻帶來了另一個問題—“模仿”,我國應提取靈感和元素進行文化傳承,而不是模仿傳統建筑空間及裝飾設計。程泰寧院士曾說過,中國文化精神的缺失已成為中國設計千篇一律的突出問題,其源于中國設計文化未能真正地在舊的基礎上達到立新,而中國現代設計也未能形成自己的體系,人們習慣以西方的價值標準作為設計評判標準。而最近幾年來,確有將中國傳統文化運用恰當的案例,但總體來講對于繼承和發揚傳統的方式仍有待改變。
下面選取新石器時期的彩陶文化,以設計的方式傳承中國原始彩陶藝術的內在精神。故選用設計藝術的方法—創新移植法,將原始的彩陶紋樣應用于現代的空間設計中,既訴說中國傳統文化,又賦予設計空間深厚的精神內涵。
移植法一般為生物學和醫學概念,其基本解釋是將幼苗或樹木移到其他地方栽種,在醫學角度解釋為將人的器官、組織或細胞移植到另一個人的某個部位以取代失去其功能的部位。后來將移植的基本含義進行深層次的研究論述,又引申在思想領域,比喻吸取他處經驗、優點和正確做法等[1]。
移植包括原理移植、技術移植、方法移植、結構移植、功能移植和材料移植6 種基本的方法。這6 種移植方法均適用于設計領域,而選取哪種類型的移植方法,則根據設計對象來決定。例如,結構移植可以用于產品設計領域,即將某種東西的結構形式或結構特征,部分或全部應用于另一種產品的設計與制造;服裝設計則可采用材料移植方法,即將材料轉用到新的載體上,以產生新的成果等[2]。下面主要探討創新移植法在空間設計中的應用,利用原始彩陶中紋樣裝飾的功能移植到現代空間裝飾功能中,以達到傳承和美化效果。
設計是一個民族文化精神和處世哲學的外部物化表現,也是一個民族價值觀的體現。德國嚴謹、西班牙熱情、意大利古典、英國優雅、日本簡潔,而現在還沒有一個詞可以概括中國的設計。當一個國家的設計產品能代表其民族文化且被世界所認同,則標志這個國家的設計進入高度發展的行列。而當前中國的設計仍不具備既被大眾和市場所認可的條件,也無法恰當表達中國的傳統文化。
雖然近年來中國設計師一直在挖掘和探索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設計,但是成功達到其傳承效果的微乎其微,大部分浮于表面。“中國風”設計的熱潮并沒有讓中國的設計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處于孤芳自賞的狀態。這樣不僅不能帶動中國設計崛起,反而阻礙了設計的發展。波伊爾(Griあ Boyle)說過:“設計并不是僅限于簡單的造型工作,設計師應把‘需求’轉變為解決方法,將‘概念’轉變成現實。”但中國設計離波伊爾所理解的設計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設計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
彩陶藝術作為新石器時期的燦爛文化,最早距今約8 000 年。其紋飾讓人直觀、深刻地有了美的感受。在人類文明之初,藝術觀念經歷了一個技藝時期,這一時期藝術創作是進行一種實用性的活動。陶器起初創造的目的本就不是為了審美,而是實用。隨著人們自我意識的覺醒及其精神活動的分化,人類的藝術觀念在藝術實踐活動中逐漸成長起來,這就進入了“美的藝術”時期。故彩陶的產生代表了人們具有了美的意識,其發現在藝術發展進程中具有相當的美學價值和藝術價值[3]。
彩陶藝術分為3 個時期,其紋樣種類豐富多樣。在仰韶文化時期半坡類型的彩陶紋樣中,魚紋是彩陶藝術的主要紋飾,這是由于當時畜牧和漁獵占有重要位置[4]。此外,還有鳥紋、魚鳥紋和太陽紋。
到了馬家窯文化時期,發展了天旋地轉的曲線紋飾,增添了弧線、圓點等圖案構成因素。后期直線、方格、菱形、云紋、三角折紋及卍字紋逐漸增多[5]。
彩陶裝飾圖案是一種易于提取的象征符號形式,圖案的裝飾遵循點、線和面的規律。彩陶的裝飾紋樣簡單、形式豐富,可以直接對其提煉并移植應用到空間設計中,對于現代空間設計元素提取有著極高的使用價值。但要深刻理解空間設計理念與彩陶藝術紋樣裝飾在藝術上和文化上的匹配度。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吸收消化現代空間創新設計與傳統歷史文化的深層內涵。
形態移植,即將物體的原始形態移植到空間中,就是將彩陶的外在形象運用到合適的空間設計中,從而得到具有彩陶元素的空間特征,對于原始的彩陶文化進行了再利用和傳承。在形態移植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地具象移植物體形態,要進行簡化提取,要使設計的空間具有生動、形象、自然、直觀等特點[6]。
紋樣移植,即將物體上的裝飾紋樣進行提煉并移植運用在空間裝飾或者立體表現中。
4.2.1 簡化
簡化在于細化和組合圖像的基本屬性,并移除必要的項,以突出圖像的典型特征,這是藝術作品中最簡單、最困難的方法[7]。簡約是現代藝術形式所追求的一種態度或風格。在現代空間概念中,這種類型的簡化結構通常用于將中國原始的彩陶紋樣元素引入設計中。然而,這種引入是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其中最精華的內容融入空間設計中,成為室內空間設計的主題,但是這些必須借助現有技術進行合理化和重建。中國原始彩陶藝術紋樣的核心特點是簡潔,如簡單的線條和幾何圖案,具有直觀、生動、豐富的形狀。因此,彩陶紋樣圖案不需要過于簡化,可以直接用作符號,或者可以用作進一步的組合變化的基本元素。提取圖案符號時,可以將其細化和組合以突出顯示主結構,并保持其平滑度和鮮明特點。
4.2.2 抽象
抽象是指對原始彩陶紋樣圖案的放大、加強和修飾。內部空間設計中的主題項必須從空間加載的內容中查找提取,并且設計元素的位置必須通過符號格式、配置和組合來進行。因此,抽象不應該直接用于空間設計,因為這些符號是從傳統藝術中提取出來的。而是應以抽象的方式傳遞消息,并將其與空間內容的形式一起傳遞,以激發人們對各種問題的看法。
從傳統藝術中提取的合法化符號還需要一個新的結構,以便為未來的設計提供新的思維方式,再成為一個裝飾元素。原始彩陶紋樣的組成要素是抽象的,這突出了其最基本、典型的特征和修飾特征[8]。其是在現代空間設計中創建的,目的是表達現代風格和傳統藝術特征的裝飾形式。從新石器時期衍生的彩陶藝術具有抽象的特性,有些是對動物形象的抽象模擬,也是其功能的再設計。對于簡潔的彩陶藝術符號而言,夸大和抽象方法的裝飾和視覺影響更加強烈。
4.2.3 變形
變形是在創作過程中蓄意或無意地變形目標元素。其可以是基于原始彩陶紋樣裝飾中的圖案變形,幾何紋是彩陶紋樣中使用最為廣泛的圖案,種類豐富,包含三角形、正方形、菱形、圓錐、弦形和回形等。在空間設計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幾何形狀來細化變形。此外,彩陶藝術中的裝飾紋樣十分豐富,不僅是在幾何紋飾上,而且在動物紋、人物紋和植物紋等方面。這一圖案同樣適用于現代空間設計,不僅豐富了其表現形式,而且豐富了現代空間設計的內涵。
4.3.1 移植在空間頂面和地面上
以簡潔的直線或平滑的曲線作為基本元素,可以直接運用或者加以變形,或者通過加強凹凸效果來增強三維效果,或者通過重復與排列增強形式感。另外,在狹窄而深的空間,如走廊通道,可以結合彩陶紋樣直而曲的形式,做成平行格柵式的頂面造型,同樣體現了彩陶藝術紋飾中重復與規律的美感[9]。
4.3.2 移植在立體空間中
可以通過不同材料、色彩甚至光線來進行組合運用。例如,以小的圓筒燈以直線排列,并且以點成線的方式傳達一種秩序美感,再配合光影效果可以展現豐富的層次感;也可以運用幾何紋的排列組合,通過排列的疏密變化形成律動感或漸變的效果,增強形式感;或者將點、線、面3 種元素進行重新組合、排布,構成新的畫面形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眾對于本土化和民族化的設計越來越重視,中國的傳統紋樣魅力逐漸被現代設計師所發覺。而新石器時期的彩陶紋樣是中國傳統紋樣的重要部分,紋樣題材較為豐富,有其獨特的美學價值。因此,彩陶紋樣需要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對其藝術價值進行挖掘。將其形態、紋飾、意象移植到現代空間設計中。上文對彩陶紋樣中具有代表性的紋樣進行了研究,探索在現代審美環境下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的結合點,賦予彩陶紋樣新的活力。
貝聿銘說過:“我們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國的建筑的根還在,還可以發芽。當然光尋歷史的根是不夠的,還要現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東西,能用的東西接到老根上去。”建筑如此,空間設計亦如此。將古老的文化適當移植到現代空間中,有利于傳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