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宇封
體育課作為增強學生體質的重要途徑,教師的專業化程度直接影響到體育課的教學效率,而新課改對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體育教師如何實現專業化成長,提高自身素質則成為學校、社會和體育教師自身共同關注的話題。本文以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其專業化成長的現狀及問題,提出促進小學體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策略。
2010年7月29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正式實施,《綱要》明確規定,要全面提高教師培養質量,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該政策的出臺將推動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升到了國家政策層面,并使之成為新一輪教育改革的重點和社會關注的焦點,而新課改的實施則為專業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但是從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來看,國內多數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程度較差,而且出現了明顯的發展失衡現象。因此,研究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對提高小學體育教師自身的專業化程度、推動小學體育教學的深入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1 體育教師專業化的概念
所謂體育教師專業化指的是體育教師在從事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必須經過體育教學的專項培訓,并掌握能夠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體育專業知識、素質和技能,從而實現專業自主,同時不斷提升教學素養并最終成長為一名合格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之路。
1.2 小學體育教師專業化的要求
1.2.1 實現自我轉變
新時期,小學體育教師要實現自我轉變,實現專業化成長。這種轉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第一,轉變教育理念。在以往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普遍認為體育教學就是讓學生跑跑步、打打球,在他們的認知中,小學體育課程就是一項可有可無的存在,只要上完課自己的任務也就結束了。新時期,小學體育教師要轉變這種落后的教學理念,要充分認識到體育課在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日常教學當中;第二,轉變角色認知。在部分小學體育教師的傳統認知中,小學體育教師是游走于教師隊伍邊緣的角色,只是為了遵從素質教育要求的存在而存在。新時期,教師要轉變自身的角色認知,要認識到體育教師是和語文、數學教師等同等的存在,是實現學生全面成長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1.2.2 提升內部素養
為了貫徹《綱要》對教師專業素質的高要求,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在全面了解學校體育教學現狀和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前提下,創新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容,并將自我認知融入到體育課程當中,從而實現專業成長。除此之外,小學體育教師要應該具備良好的觀察力和深入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及時總結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及時做出針對性的整改,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
2.1 缺乏持續的發展動力
近年來,中國的基礎教育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學生的素質教育在教育中所占的比例逐漸增大,這其中就包括小學體育教育,但是小學體育教育比例的增加更多的是體現在上課節數的增加上,由于學校缺乏針對體育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制度,從而導致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失去了專業化發展的動力。
2.2 缺少高效的專業指導
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在遵從新課改要求的基礎上,根據坐在地區和小學的體育教學要求和現狀,開展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學。但是受到教學資源和教師自身專業技能和知識儲備的限制。目前,大多數教師無法在獨立自主的情況下完成該項工作,他們需要政府和學校提供的專業指導,這種專業指導的形式可以是培訓,也可以是先進教師的現場教學指導。但是就目前來看,大多數學校的小學體育教師都缺乏上述方面的專業指導,而且這種情況在鄉鎮及偏遠的農村地區更為常見。如果小學體育教師長期面臨專業指導缺乏的局面,其專業化成長進程必將受到阻礙,從而對他們的教學水平產生影響。
2.3 專業成長空間不均衡
《綱要》的實施為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礎,但是政策在實施的過程中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傾斜,這種傾斜主要表現在城鄉體育教育的投入上。從小學體育教學的基礎配套設施和教學資源的完善程度來講,城市要遠高于農村,這就使得城市的小學體育教師擁有比鄉村體育教師更廣闊的成長空間。但是對于農村教師而言,長期面對這種資源的不均衡和機會的不對等,會使得他們對自我成長的前途感到迷茫,從而喪失了自我專業成長的積極性。
3.1 學校層面
3.1.1 建立科學的教師評價機制
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幫助體育教師實現自我的專業成長。小學體育教師的授課性質和其他科目教師不同。因此,學校在幫助每位體育教師根據自身的性格、能力和專業水平的高低,制定個性化的專業發展目標,然后根據目標開展個性化的專業評價,以此來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為小學教師的自我成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3.1.2 搭建專業發展平臺
學校有責任為體育老師的專業成長搭建專業的發展平臺。首先,鼓勵體育教師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并為其科研課題的確定提供指導意見;其次,豐富校園體育活動的形式和內容,為師生創造一個積極向上的體育文化環境,培養小學生的體育精神,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最后,對于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發現的難題,學校可以幫助教師進行分析、總結,然后進行科學的調整,以此方式為體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平臺和幫助。
3.1.3 加大對教師的專業培養
小學校要加大對在職體育教師的專業培養,培養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第一,帶教。該方式適用于新入職的體育教師,帶教的方式可以幫助他們迅速進入到體育教學的實踐活動中來,縮短適應期。示范教師的專業能力可以為新入職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帶來榜樣效應;第二,課程探討。小學校可以定期組織開展體育教師進行課程探討,就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討,在傾聽、思考和交流的過程中,提高對體育教學專業化的認知;第三,專業培訓。專業培訓不僅可以提高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同時為他們了解國內外最先進的體育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提供了機會。通過培訓,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將這些先進的教育理論和自身的教育實踐相結合,在對體育課程的不斷優化中,實現自身的專業化成長。
3.2 教師層面
3.2.1 增強科研意識
小學體育教師要遵從教學大綱和新課改的要求,以教學實踐為基礎,深入挖掘教材內涵的同時,加大對新教學內容和方式的研究,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除此之外,還要對新教學內容研發和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科學探究,以科學嚴謹的態度解決體育教學現實問題,提高自身專業化水平。
3.2.2 提升主動學習意識
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小學體育教師亦是如此。他們要提高自己主動學習的意識,積極學習國內外先進的體育教學思想、理念和技術,并將之與其教學實踐相結合,致力于實現教學專業理論的多元化,加速教學專業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相互融合。而這些則是實現小學體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基礎和必然條件。
3.2.3 增強實踐能力
體育課是以實踐為主的課程,小學體育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教齡,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和專業化發展方向。當教師自身的實踐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通過該校內的帶教和校外的參觀交流,在不斷的學習中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從而為專業化成長創造條件。
3.2.4 重視道德培養
人們習慣把教師比喻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小學體育教師首先應該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建設,做到以身作則、愛崗敬業,并在工作中建立職業榮譽感;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一視同仁”,關心每一位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為學生設計出適合他們身體特點的體育活動內容,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總之,只有具備良好道德素質的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體育教師,才能在自己專業化成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推動教育和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改革,也是提高中國教育水平的歷史性決策。面對小學生身體素質的連年下降,小學體育教師肩負著提升小學生身體素質的歷史重任。為了能夠勝任這一歷史使命,小學體育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迫在眉睫。本文研究表明,小學體育教師只有提升科研意識、加強道德培養,并將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同體育教學實踐相結合,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并在該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專業化成長,為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水平,增強小學生身體素質、實現素質教育的偉大目標提供助力。
(作者單位:浙江省諸暨市江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