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冬, 胡 克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 湖北 武漢 43006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病情進展急劇,是導致患者肺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患者呼吸道癥狀明顯加重,表現為痰量增多呈膿性、咳嗽、喘息加重,及時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其通氣功能,是救治AECOPD的主要目標[1]。特布他林是常見的支氣管擴張劑,是治療COPD的基礎用藥,糖皮質激素能有效抗炎癥,谷胱甘肽能有效清除機體自由基[2]為研究特布他林聯合糖皮質激素與谷胱甘肽在治療AECOPD中的效果,開展如下研究。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醫院2017.12~2018.12間收治的150例符合上訴納入及排除標準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臨床資料,根據臨床用藥方案將其分為A組(特布他林,n=35)、B組(特布他林+糖皮質激素,n=61)及C組(特布他林+糖皮質激素+谷胱甘肽,n=54),其中A組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齡46~77歲,平均年齡(62.34±11.09)歲,COPD病程1~5年,平均(2.66±0.45)年;B組患者男35例,女26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63.05±12.13)歲,COPD病程1~5年,平均(2.74±0.37)年;C組患者男29例,女26例,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62.98±12.44)歲,COPD病程1~5年,平均(2.71±0.49)年,三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納入標準:患者符合201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策略修訂版[3]中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診斷標準;年齡45~80歲;患者具有危險因素接觸史、相關病史,經臨床聯合癥狀、體征及輔助檢查確診;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后,肺功能測定提示FEV1/FVC<70%,提示存在不可逆氣流受限。排除標準:排除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等其他肺部疾病者、合并嚴重免疫系統疾病者、嚴重過敏變態反應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及受試藥物禁忌者。
1.2方法:A組患者進行特布他林霧化吸入,特布他林(阿斯利康,進口藥品H20140108),2次/d,15~20min/次;B組患者在A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布地奈德(阿斯利康,進口藥品H20090903),1次/d,1mg/次;C組患者在B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谷胱甘肽,谷胱甘肽(重慶藥友,H19991067)靜脈滴注,1次/d,1.8g/次。三組均連續治療2周,2周后觀察其治療效果。
1.3治療效果評估標準: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且幾乎無肺啰音為顯效,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得以緩解,但肺啰音未消失為有效;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肺啰音未消失為無效,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數]×100%,見表1。
1.4觀察指標
1.4.1肺功能:分別于治療前后進行肺功能檢測,檢測指標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s用力呼氣容積(FEV1)及FEV1/FVC,為避免誤差,肺功能檢測由經驗豐富的同一技師操作。
1.4.2臨床癥狀:包括咳嗽、咳痰、氣促,其評價標準按照表1標準進行計分。
1.4.3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
1.4.4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口咽部不適、呼吸困難、心悸、胃部不適等。

2.1三組治療效果統計:三組治療有效率差異顯著(P<0.05),其中C組治療有效率最高,其次為B組,A組治療有效率最低,見表2。
2.2三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經治療后,咳嗽、咳痰及氣促積分在A、B、C三組中呈依次下降趨勢,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1 AECOPD患者臨床癥狀評估標準

表2 三組治療效果統計

表3 三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分)
2.3三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檢測結果:經治療后,FVC、FEV1及FEV1/FVC水平在A組、B組、C組中均呈依次上升趨勢,且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4。

表4 三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檢測結果
2.4三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經治療后,血清CRP及TNF-α水平在A、B、C三組中呈依次下降趨勢,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5。

表5 三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2.5三組藥物不良反應統計:三組藥物不良反應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6。

表6 三組藥物不良反應統計n(%)
COPD是呼吸系統常見病,COPD多發于中老年人群,在40歲以上群體中COPD發病率高達8.2%[4]。疾病累及呼吸系統,將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導致其喪失勞動力,而AECOPD患者咳嗽加重、痰量增多、氣流受限、呼吸肌疲勞等臨床癥狀均更為劇烈,AECOPD是慢阻肺患者入院治療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加大患者疾病經濟負擔的重要因素[5]。及時有效地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其通氣功能是治療AECOPD的主要目標,本研究發現,特布他林聯合糖皮質激素與谷胱甘肽能有效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減輕咳嗽、咳痰、氣促等臨床癥狀,減輕機體炎癥反應,提高疾病治療有效率。
支氣管擴張劑是治療COPD的基本用藥,特布他林是一種腎上腺素能激動劑,屬于可選擇性激動β2受體,能有效舒張支氣管平滑肌,抑制內源性致痙攣物質與內源性介質的釋放,進而緩解支氣管水腫,還可提高支氣管黏膜纖毛上皮廓清能力。本文A組AECOPD患者經特布他林治療后臨床癥狀得以好轉,旦單一用藥效果并不能滿足臨床需求。
由于大部分AECOPD是由感染引起的,故AECOPD患者機體炎癥反應強烈,炎癥因子水平較高,本文三組患者治療前血清CRP及TNF-α水平便明顯高出正常水平。而炎癥因子將加劇患者氣道炎癥,引起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平滑肌收縮痙攣,使得氣道狹窄加重,呼吸性氣流受限,肺泡動態性過度充氣,加重咳嗽、咳痰等臨床癥狀。糖皮質激素具有快速強大的非特異性抗炎功效,可有效抑制毛細血管擴張、減輕滲出與水腫,抑制白細胞浸潤與吞噬作用,在減輕患者炎癥反應中發揮積極作用。本文B組患者在特布他林治療基礎上加用糖皮質激素,發現B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更高,與楊振英等[6]研究結果一致。
另外,治療AECOPD時,自由基的清除需要消耗機體大量的谷胱甘肽,而適量的補充還原型谷胱甘肽在輔助抗炎中發揮積極作用。CRP是肝臟產生的一種急性時蛋白,其在伴有炎癥組織壞死疾病的急性期常常會升高,是丹櫻感染最敏感的指標,TNF-α可誘導炎癥反應、促進中性粒細胞黏附、增強對細胞外彈性蛋白的溶解活性,在AECOPD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文C組患者在特布他林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的基礎上使用谷胱甘肽,結果提示C組患者治療后血清CRP及TNF-α水平最低,而治療有效率最高,與嘉婷等[10]研究結果一致,提示加用谷胱甘肽能有效提高抗炎效果,進而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特布他林聯合糖皮質激素與谷胱甘肽能有效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并降低機體炎癥因子含量,提高治療有效率,且藥物不良反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