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逸詩 惠州學院
我國正在積極面對時代發展所帶來的種種挑戰,將挑戰轉變成自己的機遇。以此發揮出自身對于執法監督、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群眾的社會文化、教育、科學和衛生等方面各項需要的公共服務職能。共享經濟的出現及繁榮使我國經濟有了更大的進步和發展,其增值經濟的最大化正受著大眾的關注。
共享經濟的增值價值主要來源于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共享經濟的增值價值來源于商家盤活那些擁有使用價值但不具有價值的閑散資源;第二部分來源于共享成本中的“交易成本的降低”,共享經濟只是共享使用權,那么其交易成本相對于傳統的經濟形式下的交易成本當然會降低。因此,共享經濟是一種價值增量式的經濟形式。共享經濟的增值價值最主要的來源就是閑置物品的使用價值被塑造成全新的商品,其中凝結了新的勞動,那么這些新的勞動就會形成新的價值,即共享經濟的經濟效益。
共享經濟想實現價值增值必須需要制度保障。那些被閑置的資源的使用價值轉化為商品需要有兩個極為重要的制度保證,分別是特殊的產權制度安排和獨特的組織制度。
第一,共享經濟擁有兩權分離的產權制度保證。在共享經濟當中,“兩權分離”制度表現出商品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或者是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離。這兩種分離是根據商品不同的產權主體關系進行劃分的。供給者與需求者之間的產權劃分是指產品的所有權和其使用權進行分離,而供給者與共享平臺之間的產權劃分是指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產權的分離使閑置資源具有了使用價值,使得某些勞動產品擁有了額外的“分享使用權”和“分享經營權”,這些轉換為產權的分離提供了制度方面的保護。
第二,共享經濟擁有降低產品交易成本的組織制度上的保證。基于現代信息技術支撐的大數據平臺、云計算技術是我們日益繁榮的共享經濟實現實際交換的組織制度保證。這種可以使同質量的商品降低其交易成本就是這種基于信息技術的扁平化組織結構優勢。大數據共享平臺為眾多參與到共享經濟的人們提供了相對公平、透明、對稱的交易市場,因此,這就為我們降低了交易成本。
分享所有權能夠提高社會的整體生產效率、消費水平,使我國經濟市場增加活力。分享所有權對我國經濟效應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商品的生產和消費兩個環節。
(1)對社會的閑散資源進行整合規劃,提高社會生產資料的使用率
共享經濟可以對社會中閑置分散的資源進行整合規劃,使其成為有價值的產品。商家可以通過共享平臺使其產品再次進入商品交換流通中,使得原本被閑置的死資本能夠在共享平臺上盡量得到效用最大化,降低產能過剩而對其產品所有者帶來的風險,因而共享經濟可以說是一種集約型的經濟發展形態。
(2)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相符合,促進大眾的消費水平
第一點,人民自身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我們對物質文化生活的水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意味著大眾消費者對產品的個性化需求正在日益增加。而共享經濟模式的出現,正好與這方面相契合。共享平臺可以通過對大量的、分散的供應主體進行整合優化,作為中介,去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的個性化供給需求;第二點,目前體驗式的消費觀念在我國日益盛行。從主觀層面來看,我國的消費者更愿意去嘗試新事物、新消費習慣。在客觀因素方面,共享經濟使“消費所有權”中的一部分可以轉換成“消費使用權”,這種減物質式的消費理念就代表著消費成本的降低,使得消費者可以在自身預算限制不變的情況下,進行更多的體驗性共享消費。
降低交易成本可以幫助商家高效地提高商品流通環節的周轉效率。共享經濟就可以使交易成本在流通環節降低。基于大數據下的共享平臺,當前的共享經濟形成了從供給者通過大數據共享平臺直接與需求者進行交易流通的扁平化關系,可以使雙方獲得關于商品的信息更加對稱,從而使得消費者降低自身的搜尋成本、議價成本、決策成本及談判成本等。再者,這種大數據共享平臺可以促進信任機制的構建,消費者可以通過對商品所有者進行針對性評價,那么這種評價是更加有可信力的,信任機制就更易發揮其監督的作用,最終就可以使共享經濟的周轉速率加快,提高交易成功率。
(1)手機銀行、網上消費等大數據共享消費業務的快速發展
傳統的經濟形式在經過互聯網技術的沖擊下逐漸開始推廣出與自身業務相契合的創新型手機銀行、電商等線上客戶端。這些線上客戶端可以幫助人們靈活及時地辦理消費、交易等業務,參與線上分享、交易的人不會因為地域的局限而無法進行活動。而共享經濟既利用了大數據共享平臺的便利性,又是將大數據平臺傳送給了廣大消費者,二者相互促進,使我國的經濟發展更上一步。
(2)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日益成熟
互聯網金融改變了人們的支付形態。這就使得傳統銀行業務開始丟棄或是放棄一些基礎性的銀行業務,對自身的銀行業務進行優化改革,特別是在服務銀行中,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業務規模在不斷地進行擴大。基于此,共享經濟的業務也逐漸地從一些小型的消費平臺逐漸轉向了與支付寶、農業銀行的合作上,我國的共享經濟也逐在逐步發展。在2017 年,艾瑞網公布的第三方支付情況的年度數據研究報告表中,我國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規模高達120.3 萬億元,移動支付的規模已經遠超商業銀行的規模。傳統的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與第三方平臺進行合作,搭建一個橋梁來對用戶體驗進行升級,也可以更高效率地提高銀行機構的資金配置效率,這就提高了人們對共享經濟的接受度。除此之外,有的商業銀行還可以通過對金融產品的多元化銷售渠道進行深度挖掘,進而有效推動該商業銀行的經濟收益增長和共享經濟的繁榮。
現如今我國的共享經濟在日常的法律制度方面存在著制度不健全的問題。與共享經濟相關的法律條文目前還是比較少的,這就使共享經濟平常的體制管理難以有著很強的法律條文的約束,大多停留在地方性的規章制度中,缺少綜合性強、嚴謹科學、更加權威的法律法規來約束工作人員進行高水準的監督管理工作。這就使一些心懷不軌、思想不正確之人游走在法律邊緣,尋找法律漏洞來趁機謀私利,飽私欲。
共享經濟作為全新的經濟體制運行模式經常會由于各種規章制度不明確使工作人員出現疑惑,其相關方面的監督工作比較薄弱,特別是涉及大眾層面的,不利于監督。那么,我們需要相關部門對此情況進行實地調查,針對地方實情進行相應的監督管理工作。
目前,制約中國共享經濟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在于我們社會整體的誠信額度較低,這一社會性、思想性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分享經濟”在我國進行更加規模化的商業模式的發展。由于“分享經濟”是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陌生自然人之間的交易,交易的效率從根本上取決于社會的誠信水平,社會成員之間的信任程度越高,則交易成本越低,交易效率越高。
隨著我國信息化發展戰略的不斷推進,我們已身處高科技產品豐富、互聯網技術成熟的時代,那么就應學會積極地運用大數據、云數據等智能技術為商業銀行線上渠道助力。共享經濟平臺或是其他政府部門的相關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聘請專業人員建設數據平臺,使專業人員對各項共享經濟業務數據進行實時收集整理,對違反規定有關社會誠信問題的交易活動進行及時制止并處理。共享經濟的相關管理部門一定要做到與時俱進,科學合理地制定和完善共享經濟信息化的戰略布局,力求將共享經濟業務系統的規劃設計做到效益最大化,為我們的中國經濟助力。
共享經濟時代下的社會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但也有著挑戰。我們必須要做到與時俱進,及時轉變思想理念,對高科技、智能化的新興技術要有著不斷的探索和鉆研精神,相關企業和管理部門要對現在共享經濟的市場變化、市場趨勢進行深度研究,更好地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