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山 亳州市新農村建設開發有限公司
在進行投資時,企業決策存在的風險與該決定需要進行的一些控制活動是相互的。在企業中,項目投資決策活動關系到企業經營管理的效果,推動著企業的持續發展。企業通過對項目投資決策的合理科學分析以及對企業項目投資過程風險的有效系統控制,達到企業投資決策的科學合理。
有些企業并沒有建立科學完善的投資策略和約束機制,這大大增加在投資項目的風險。很多企業是投資決策由一把手直接決定,投資項目失敗的風險由企業承擔,相應的投資決策制度往往成為逃避責任的依據。投資決策一味的遵循領導的意愿進行管理,缺乏相應的監督管理及問責機制,使得企業對投資風險一開始就無法加以管理和控制。
一個企業如果做出了錯的投資決策可能會對該企業的整體發展造成不好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造成經濟收益的減少,還可能會直接導致許多企業的內部現金流中斷,從而造成嚴重的企業財務危機。然而還是有許多企業存在這在投資前只憑著自身的投資經驗卻不進行實際考察或者不了解自身企業存在的一些經濟問題,只會隨大流過于追求企業投資的多元化。這也造成了企業在進行投資后所需的后續資源不能夠及時跟進,只能大量使用企業主營業務資金,從而嚴重影響企業主營業務的正常經營,最終造成企業的資金鏈斷裂的情況。
許多企業在進行投資時對于投資項目分析不夠透徹,從而造成了企業投資所獲得利潤與所投資金不成正比。企業在投資項目時最為主要的目的是能夠從投資客體上獲得正比的投資收益。然而,投資項目的經營風險將會對企業的整體風險造成直接性的影響。部分企業在進行投資項目注重項目的財務狀況,而財務狀況只能展現投資項目過去的經營情況,對未來的發展不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部分企業過于樂觀的高估項目未來現金流入、低估項目未來現金流出,沒有做到全面透徹的分析。
部分企業中管理人員往往只能看到當前市場經濟熱點,沒有意識到當前市場經濟環境的復雜變化,沒有認識到企業的實際管理能力,缺乏對投資項目風險的合理估計,一旦企業出現投資問題,無法及時采取措施加以應對。企業管理人員的投資項目風險意識薄弱,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沒有做到跟蹤管理,對投資項目實際經營中與預計的差異沒有及時的采取措施和糾偏。
企業在進行風險測評時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進行,其主要分為三種方法:一是企業風險分析法,它的原理就是將一些復雜的信息經過解析剖查之后,成為許多小的模塊,可以讓投資企業更容易理解。通過使用這種方法,可以讓投資企業對該項目中存在的一些風險展現在眼前。二是企業風險調查法,該方法是對專業人員進行調查。在一些情況下,進行風險調查人員由于經驗不足導致調查分析之后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進行調查法時,通常是使用一些專家進行調查,廣泛應用有頭腦風暴法和德爾菲法。三是幕景分析法,它將在進行投資項目時所存在的不同變量因素,以及許多風險的幕景通過繪畫的方式描繪出來,可以很直觀的看出具體的情況,可以很快地找出關鍵因素,便于為投資項目決策者的判斷提供有效分析依據。
項目風險預估是指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風險發生之后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以及嚴重程度進行一定的評測和計算。這種方法需要相關的技術人員運用到較多的概率學和統計學方面的知識,其主要內容是對風險發生的精確定量和概率估計,對風險發生危害基準定量設計。企業管理者自身的技術知識及行業信息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導致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有一定的差距。而對于專業投資管理人員而言,由于他們所擁有的投資信息數量更多,可以合理的根據所擁有的數據以及信息進行分析,使他們所選擇的投資項目一般都會比普通的投資項目風險發生率要低。信息量的大小會影響投資者對項目風險的準確評估,而相同的投資風險項目,在不同的投資者在進行評估投資風險過程中,可能存在著非常大的估值差異。風險預估的方法有主觀風險估計法,客觀風險估計法合成風險估計法等。
這種方法比較簡單,也就是將投資時所產生的風險規避掉,將投資項目處在低風險的環境中,遠離掉所有的風險影響因素。這種方法也是比較消極的一種企業風險處理的方法,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失獲取經濟利益的直接機會。這種方法大多適用于三種情況:一、風險發生后造成損失的概率非常大;二、風險發生后所造成損失的概率,以及造成嚴重后果的概率都很大;三、選擇其他的風險管理方法所需要的成本都很高。
它是在發生損失之前對風險進行一定的控制處理,以及發生風險之后的控制管理。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方法,一是對局部或整體進行控制的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就是可以準確無誤地找出潛在風險因素,并及時的采取相應的措施,將這些風險因素降至最低。通過這種方法,有效地把經濟風險發生的概率以及風險所造成的嚴重程度控制到最低,也是目前在企業風險處理當中使用最多的一種方法。二是風險管理轉移的方法,它就是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風險轉移到其他各種企業以及其他經濟組織。例如向銀行辦理保理業務,也就是將收賬款的風險轉移給銀,這類方法在大部分的企業中也是非常常用的,但是并不是所有風險都可以通過購置保險來進行轉移的。三是降低損失法,也就是在發生損失之前或者發生損失過程中采取一定的預防和處理措施,來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和降低風險發生后所產生的后果,也就是在風險發生后,給企業所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通過不斷優化企業投資項目組合,企業能夠避免風險變得過度集中,降低企業投資的非系統性的風險。企業投資要不斷的關注被投資投資項目的運營狀況,運用聯營等多種投資方式來選擇最合適的投資組合,同時對不同投資組合進行利用綜合性各自的風險和收益。通過調整不同投資者的組合結構來有效控制不同投資組合風險。
總而言之,企業經營風險會隨著企業的投資活動的增加而增加,企業的投資項目決策是企業進行日常經營風險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投資項目決策時要合理估計項目未來經營收益,建立完善的投資決策機制,保證企業投資決策的科學化。在投資項目實施后,通過不斷的分析項目的各種風險,并采取措施將其有效地控制。風險與收益之間往往是正相關的關系,要想使企業內的投資收益提升至最大,就必須充分了解和掌握企業內部的經營風險,以及在進行投資時所出現的問題,不斷完善管理控制結構,使風險所造成的影響在企業的可承受范圍之內,使企業得到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