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山東省臨沂市費縣東蒙鎮人民政府經管站
在日益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上,農村的生態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需要得到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進行整改,這樣才能夠促進城鄉差距減小,使農村的生態環境和經濟建設都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在農村,很多工廠污水廢氣的排放,耕種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等,都會對農村的環境造成污染,環境受到污染,農耕土壤就無法繼續工作,這無疑帶來了日后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所以,我們要在了解問題和現狀的基礎上,意識到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并采取大量的措施和制度進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由于農村耕種者對專業知識的掌握較少,對農作物施放過量的農藥化肥,土壤肥力被破壞,以及建立在農村耕地上的化工廠越來越多,導致了能夠進行耕種的土壤面積越來越少。并且很多違法亂紀的化工廠建立,污水廢氣排放嚴重,對于農村大氣環境與水資源的污染嚴重,化工廠排放的很多都是毒性較大的化學藥劑,所以會導致土壤和湖泊的永久性無法使用。再就是農村本身的發展就相對落后,在一些偏遠和貧困的地區,能源物質資源十分的匱乏,尤其是水資源短缺,無法滿足正常的農業耕作和日常生活對水資源的需要[1]。
隨著農村經濟的逐步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生活廢棄物逐漸增多,但是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沒有達到較高的水平,生活廢物的胡亂丟棄造成了農村環境的污染。尤其是塑料袋的丟棄,塑料袋在土壤中無法自行降解,甚至會導致土壤的破壞無法耕種;在湖泊中被水中的生物誤食會造成生物的死亡,我國也沒有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力量對這一現象進行解決,就導致了污染現象嚴重。另外人們日常用的電池等沒有專門處理的部門和丟棄點,就導致了人們的亂丟使管理生態環境更加的復雜與有難度,污染了土壤和水資源,給農村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
一些違法化工企業由于城市污染管理嚴格和經濟成本的原因,將工廠建設在偏遠的農村?;S的違法行為,將沒有經過處理的污水廢氣肆無忌憚的進行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污染了農作物的耕作,對糧食、水源都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這種破壞是巨大的,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土壤的無法耕作,人體健康受到威脅[2]。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農業成為農業生產的重點研究方向??茖W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才能達到目前對農村生態環境的要求,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從水源、土地到種植、灌溉,形成一套完整的成熟的可持續性體系。引入智能化自主化農業生產技術,采用高效設備,配合人工作業,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節省了人力資源消耗的同時,合理的運用水資源、土地資源等條件,提高了農業產品產量,保障了生態環境,使整體農業經濟走上現代生態化道路,緊跟時代腳步,推動可持續性發展。
傳統的農業生產耗費人力,天氣、水源等非人力因素對農業生產影響較大,導致整體生產效率不高,經濟效益很難得到保障?,F代化農業生產要求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經濟,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對農業生產進行技術指導。采用高科技自主化設備,在灌溉、種植時大大提高效率,并且根據作物喜好,通過計算機系統設定,合理的控制種植密度、灌溉水量,相比傳統人工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長。針對天氣、水資源等因素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根據現在的各項技術研發,冬季蔬菜大棚、人工降雨、人工培育、室內溫室等項目可以適當解決這些問題,保障基本的生產。人力消耗降低,作物產量增加,種植效率提高,這些生態農業發展特點保證了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響應國家號召,走上小康之路。
環境污染是跨入21 世紀以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的問題之一。傳統的農業生產中,比如土地濫用、秸稈焚燒、農藥噴灑、田地灌溉等,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隨著對農業生產的需求量提升,大量的綠地資源被開發用于農業生產,破壞了土壤狀態,嚴重情況下導致土地沙化,完全失去利用價值。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化肥、農藥,對這些藥劑的濫用,有時可以有效防治,保證產量,但是會導致土壤嚴重污染,嚴重情況下危害人類健康。生態農業模式下,農業機械化水平提升,更多高科技智能化設備投入農業生產,有效的提升產量、效率,無須繼續開發濫用土地資源。通過計算機智能程序,分析作物喜好,對農藥、化肥的用量和灌溉水量進行合理控制,減少土壤和水資源污染。生態農業的發展,提高農民環境保護意識,保證產量,有效的推動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
對于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經濟建設的發展,對于人們對于保護環境的意識要大力增強。國家和政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定期的召開環境保護知識座談會,將環境保護的知識普及到農村里的家家戶戶,讓人們意識到生態環境被破壞后嚴重的后果。并且政府還可以設置很多環保設施,例如設置分類垃圾桶、張貼環保標語、廣播環保知識,時時刻刻提醒人們加強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促進農村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的發展[3]。
國家和政府部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將各項保護環境發展經濟的措施列入規章制度中,明確污染物的安全處理規范,用法律法規來規范企業和人民的各項行為。對于表現好的村莊予以嘉獎與表揚,對于違反規定,破壞環境的行為予以處罰,加大人們對于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度。并且我們還可以組建專門的勘察小組進行監督,定期的排查環境污染狀況,實時進行監督管理,獎懲嚴明。
國家要加大對環保力度的資金投入,投入資金建立一些基礎環境設施,如增設垃圾桶,宣傳條幅等,加強生態農業生產的建設。并且要制定出惠民政策,讓更多的農村工廠企業看到環境保護帶來的好處和優點,對農民鼓勵進行綠色生產、綠色耕種,激發人們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和熱情。將一些做得好的企業和個人進行宣傳和講解,起到帶頭模范的作用,促進更多農村地區建設生態農業的發展。讓人們意識到只有將生態環境建設好,農業經濟才能夠可持續的進行發展[4]。
在農業生態文明的建設與規劃中,切不可紙上談兵,一定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的解決問題,改善問題。生態環境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管理者因地制宜,找到最合適的生態文明管理方案進行保護與經濟發展。并且我們還要有憂患意識,結合他地的環境污染情況,提前做好自身的污染防治,保護好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的發展。
在當今這樣的一個現代化的發展社會,對于生態環境的改進和經濟的建設提高,運用科技手段和創新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萍际堑谝簧a力,我們可以運用科技的力量來解決問題,會使我們更加高效、方便、快捷的提高經濟,保護環境。比如,可以在監管中運用計算機攝像頭,將數據進行第一時間的管理與傳送,在垃圾桶上設置人工語音,鼓勵人們扔垃圾到指定地點,調動人們保護環境的積極性。對于工廠可以設置更加先進與高科技的污水凈化處理設備,讓企業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捷與高效。
由于有些農村較為落后,對農耕的知識掌握也不是太多,技術相對落后。這時我們就可以增設一些綠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農村當地優美的地理風貌,怡人的風景吸引游客的到來,在建設期間就會加大農村對生態文明的重視與建設,同時能夠帶來經濟的飛速發展。同時也不忘不斷開發綠色農業生態旅游及綠色農業耕作,提高經濟效益,擴大生態文明的高速發展。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紹了當今農村環境保護的現狀,并提出了整改的措施和方案,我們一定要提高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將我國建設成為生態經濟和諧發展的大國??傊?,政府不但要加強生態環保知識的宣傳,也要對法律進行完善,避免生態環境受到污染,加大資金的投入,大力完善綠色農業、生態旅游,這樣不僅能夠為農民創造經濟的效益,還會產生社會的效益,帶動更多的人建設好農業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好我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