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宏 鄭州頤和醫院
全面預算制度,在醫院財務會計管理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提高會計管理效果,提升資金的使用率。通過考核與監督,提升預算管理制度,保證財務會計管理質量。本文就醫院財務會計全面預算管理的考核及監督進行全面分析。
全面預算管理主要有四個特點:第一,全面性。財務預算、專項預算、經營性預算等都是財務會計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一部分,被涵蓋在醫院的各個環節與部門中。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實現醫院運行信息集約化管理,提高財務管理效果,保證各個部門財務信息交流有效性。第二,全員性。全面預算管理中,需要醫院所有人員都參與其中,無論是醫務人員,還是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都應參與其中預算管理中,主動配合財務管理工作,以此提高全面預算管理效果。第三,全程性[1]。全面預算管理,需要貫穿在醫院所有的運行,對所有工作行為進行管理控制,保證資金的使用率,以此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的目標。第四,目標性。醫院財務會計管理中,通過科學目標的制定,實現全面預算管理,以此保證財務管理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醫院財務會計,全面預算管理考核機制建立非常重要,在考核機制建立中可以通過以下兩點入手,以保證考核機制的全面性。第一,明確考核制度建立思路,并圍繞此進行工作。全面預算考核工作可以分為季度考核與年度考核,對財務性指標與業務指標進行考核管理,了解醫院運行中存在不足,制定科學手段提高財務管理效果。其中季度考核對象主要是全面預算執行效果,年度性考核對象則是全面預算的落實情況與完成情況。考核結束后,制定獎懲措施,并對落實效果不佳的部門或者負責人進行獎懲,以此提升工作人員對預算管理的重視,提升其配合意識,為高質量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支持。年度考核與季度考核的結合,將醫院的財務情況與業務情況整合在一起,推動考核制度順利實施。其次,對預算執行與完成情況的考核。醫院財務運行中需要進行綜合性考核,對醫院各個部門全面預算管理效果與落實情況進行評價,并將此作為員工薪酬制度制定的標準,以此落實全面預算管理內容,提高管理效果。通過考核制度的建立,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保證全面預算管理效果,促使醫院財務工作更加穩定發展。
全面預算管理監督中,需要明確監督工作的重點,并圍繞此開展相關的工作,以此保證監督工作的全面性。醫院財務監管中,可以將以下幾點作為監督重點:第一,監督預算控制制度實施情況。預算機制的建立,是為了使財務管理工作變得更加規范,工作流程更加明確,是保證醫院全面預算管理落實的前提[2]。若是預算編制落實不到位,在后續的工作中就會出現資金亂用或者資金浪費的情況,無法實現全面預算管理。因此應重視預算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管理,保證工作人員根據預算要求進行相關的財務工作,以此提高全面預算管理效果。第二,加強對預算管理過程的監管。在預算管理落實的過程中,需要科學的制度手段進行監督管理,以保證制度的落實效果。財務管理中,可以通過過程監督管理,了解醫院運行情況,為醫院財務運行提供依據。第三,加強對預算管理情況的結果監督。通過這一內容的監督管理,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財務運行質量,保證全面預算效果,體現監督管理工作的意義。
動態預算監督手段的應用,提高發現問題的有效性,促使醫院財務預算工作開展。全面預算管理中,加強對信息技術的管理,借此增加各個部門、科室之間的財務信息交流,利用此實現動態管理,解決實際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動態管理,避免出現預算目標與實際費用之間出現較大的偏差,提高資金利用率,保證醫院運行成本。實際監督管理中,成立專門的部門,主要負責全面預算管理信息收集與分析,及時反饋相關的內容,提高監管效果,保證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質量。
信息化交流平臺建立,為群眾提供反饋的平臺,目的是提高監管效果,避免出現違法亂紀的行為。在醫院財務全面監督管理中,若是只依靠財務部門的監管,會出現監管不到位、片面的情況,無法展現出全面預算監督管理的作用。通過群眾的參與,可以了解更多與全面預算管理的信息,解決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能夠使醫院所有人員都參與到全面預算監管中,為醫院更好發展提供動力[3]。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建立信息溝通平臺,引導企業醫院職工參與其中,加強各方溝通頻率與效果,以此保證監管效果。
總而言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中,應結合全面預算管理特點,制定監督考核機制,借此提升醫院的管理質量與財務管理水平,為醫院后續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利用科學的監督、考核制度,提升醫院財務管理效果,促使我國醫療體系穩定、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