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田林 鄄城縣審計局
由于新媒體目前發展極為普遍,對于政府審計中可能在獲取審計證據拓寬思路有極大的幫助,這一點在新的審計準則中也有體現,與審計相關的輿論信息可以被當作在審計過程中的線索,輿論監督的信息能夠為政府審計提供更廣闊的思路,同時推動了政府審計的民主化與法制化。
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明確了審計工作是涉及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重大工作,同時決定成立中央審計委員會,作為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中央審計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審計署,和審計署合署辦公,客觀決定了新形勢下審計機關具有黨的工作機關和國家行政機構的雙重屬性。從國家審計的權力屬性上看,國家審計權具有政治性、獨立性、權威性等諸多屬性,但政治性是其首要屬性;從國家審計機關的定位上看,審計機關既是黨的工作機關又是國家行政機構,但首先是政治機關;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健全黨和國家監督制度的安排部署看,審計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構成,但最終是服務于政治監督的。這些關于審計工作和審計機關的新定位客觀決定了新時代國家審計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為政治功能的有效發揮奠定了基礎[1]。
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就審計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觀點新思想,為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更好地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指明了基本方向,為進一步做好新時代審計工作、充分發揮審計的功能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國家審計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專門經濟監督力量,國家審計始終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新時代如果提升國家審計的政治功能主要通過以下幾方面做起:
在開展國家審計部門審計的時候,搭建數據平臺是開展審計工作的基礎,這種方式可以對國家的審計工作起到幫助和推動作用,讓審計變得更加高效。審計部門人員在整合審計數據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數據信息的實時性,能夠準確到一個時期,這個時期所發生的一些審計事情,作為登記和理解的數據信息,用來進行比較和說明,這樣可以對審計部門的數據進行認識和理解,從而加深對審計內容的認識。這樣可以更好地認識審計數據內容,讓審計變得更加高效。在經濟新常態下開展審計工作,在采集審計數據的時候,要注意和其他部門搞好關系,能夠建立起密切的合作關系,能夠采集到準確和真實的數據,這樣才能對其他部門的工作進行正確的評價和指導,讓審計內容變得更加具有價值和意義。審計部門要將各部門的數據放在一起,建立各個部門之間的數據聯系和存儲,及時與其他部門進行溝通和交流,來完善審計部門的職責和功能,這樣對于審計部門的發展來說很有幫助[2]。
在進行國家審計工作的時候,在開展審計工作之前,國家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審計部門法律的規范,提升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讓審計人員意識到在審計過程中違反法律原則會對審計工作產生怎樣的后果,這樣讓審計人員從心底里意識到觸犯法律對審計結果會造成不良的后果,從而防微杜漸,約束自身的行為。相關審計部門制定法律規范的意義在于,讓審計人員遇到具體問題的時候,能夠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的原則,讓審計人員能夠依法辦事,切實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規范自身的行為。
在大數據環境之下,國家審計部門想要保障審計工作質量,就應該積極與其他部門進行有效協作。樹立全局意識,并完善各個部門之間數據信息的共享機制。信息化大數據環境之下,因為數據信息規模較大,不同單位的數據信息情況較為復雜,僅僅依靠審計機關是很難完成審計工作的。所以,政府審計單位需要在積極帶動下與各個部門而產生聯系,共同挖掘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充分利用大數據信息處理技術保障各個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對國家審計工作進行統籌,對各個部門的數據進行協作與共享,加大各個部門的數據溝通配合,深入利用數據信息挖掘技術,挖掘出審計單位的隱性價值,并提出有效的未來發展戰略,展現出政府監管的免疫系統功能[3]。
在信息化時代不斷進步和發展的當下,新時代人才必須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水平。國家審計機關應該在本單位積極開發互聯網技術,配備專業水平較高的人才,并且做好以下幾個層次工作。首先,加強學習計算機領域知識,注重學習審計與大數據交叉相關知識。定期對審計工作人員開展培訓,尤其是應該對具備信息化基礎水平的青年人才開展培訓。著力提升審計工作人員的大數據采集、大數據整理與分析等能力。其次,還應該積極招聘具備大數據處理、應用能力的審計人才,并設置相關的大數據處理工作部門,彌補國家審計工作當中大數據人才缺失的問題。在專業大數據信息處理部門和審計工作部門的協調之下,為國家審計工作帶來便利、提升政府審計工作質量[4]。
政府審計作為承擔相應政府職能的載體,需要對于國家相關部門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準確性進行督查,同時也是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的一面鏡子,能夠使得政府經濟職能在陽光下運行,也是保障社會經濟運行的有效利器。媒體監督是借用媒體的力量,借用社會公眾的力量對于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的監督,借用媒體傳播,對于提升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信息的傳播透明度有很大的提升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