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姣月 遼寧科技學院 外語系
在寫作過程中,最關鍵的問題是人們常常因不注重語境而受漢語習慣的影響,沒有形成英語思維,目前的英語寫作訓練還處于單純側重語言能力訓練的階段,要求用詞恰當、語法無誤等,溝通效果仍差強人意。我們寫英語文章,目的是為了和其他國家的讀者交流思想,但是拋開語言的語境,就會傾斜文章的評判。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運用好語境因素,養成用英語思維的好習慣才能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語境這一概念最早是由人類語言學家馬林諾夫斯基(B.Malinowski)在1923 年提出來的。60 年代,倫敦功能學派代表人物弗斯(J.R.Firth)基于馬林諾夫斯基的研究成果,發展了語境學說。60 年代初,王德春教授給語境曾下了一個定義:“言語環境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其中除了一定的上下文之外,主要因素有:使用語言的時間、地點、場合、對象、使用語言的人和使用語言時所表現的思想”。20 年后,王教授補充說:“語境就是時間、地點、場合、對象等客觀因素和使用語言的人、身份、思想、性格、職業、修養、處境、心情等主觀因素所構成的使用語言的環境”。[1]
馬林諾夫斯基將語境劃分為“文化語境”和“情景語境”。前者是語言活動的文化背景,后者是語言活動的直接環境。胡壯麟對語境進行了系統的分類:即“上下文”;它可以指語篇產生時的周圍情況、事件的時間、地點、方式等,可稱之為“情景語境”;它可以指說話人所在的言語社團的歷史文化和風俗人情,可稱之為“文化語境”。這三者都有助于理解語篇的意義和交際意圖。[2]關于“文化語境”,比較熱門的理論是“高低語境”,它最早是由E.T.Hall 提出的,根據話語傳遞信息的多少,語境分為高語境和低語境。簡言之,高語境也可以理解為我們通常所說的意會。而低語境恰好相反,即為言傳。不同語境的國家其表達方式亦有所不同,所以在英語寫作學習中,要特別重視該文化差異。
中國學生受漢語文化的影響,常錯誤地使用漢語的行文習慣來進行英語寫作。高語境和低語境文化影響下的思維方式也不同,從而影響讀者的理解。在寫作中,高語境更強調行文所傳達的意義是來自場合;而低語境則強調行文所傳達的意義是來自語言。人類語言學家馬林諾夫斯基也曾指出:“離開語言活動的具體環境,要理解或翻譯當地人所使用的語言根本是不可能的。”[3]如,中國是高語境國家,因為大部分人有著相同的文化背景,且人口流動不是很強,所以人們閱讀一篇文章時,就不必去過多了解筆者的背景,所以,人們行文時常可運用不同的詞匯編織美麗而含蓄的文章;相反,如,美國是低語境的國家,因為美國人口移動率很大,如這樣一位教師,出生在德國,父親是墨西哥人,而母親是加拿大人,后來全家移民美國,他又成了美國人,該家庭本身每個人的文化背景都不同,而當他閱讀中國學生的文章時,他認為很多文章觀點不明確,他認為行文應直接明了。這也充分說明了低語境國家的人行文更注重交流的語言。
由于高語境語言重視意會,這就要求習慣高語境文化的讀者會無意識地遵循意會的法則去閱讀,推導出結論,因此,高語境文化背景下的作者會認為他所要傳達的很多信息讀者已了解,而讀者也會通過“意會”地互動,無意識地推導出自己的結論,因而,這樣的文章,大多觀點并未被點明,相應地給低語境文化背景下的讀者留下了觀點不明確印象。英美人一般在遣詞造句上遵循從概括到舉例的原則,即根據結論擺出論據,而在漢語中,我們習慣于從舉例到概括,即所謂的有因才有果。這一點從下面一篇短文即可看出。
Basketball is a difficult sport.① A player must be able to run steadily without rest.②Sometimes players must be willing to bang into and be banged into by others.③
可見,句①是主題句,②、③句是用來說明主題句①的。而在漢語中,我們會表達順序正好相反。
再如下面這個例子,便條:
Dear Lily,
I won't be able to go to play tennis this afternoon,because I am still lying in bed with the flu and unable to get up.In order not to disappoint you,I have asked Amy to take my place.
Tom
這則便條先表達:“下午不能與對方去打網球了”,后提出理由,最后提出解決方案。而漢語表達通常會先說理由,再說意愿。
在教學中,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英語屬于低語境語言,漢語屬于高語境語言,所以在英語寫作中,越是含糊、拖拉地表達,越是會降低成績。如,這樣一個實驗:要求30 位同學寫封信,書信內容要求與對方協商,低價購進產品。結果只有1 位同學開頭便直接提出低價購進產品的信息,而在信中提出要求的同學只有3 位。其余的同學都是過多寒暄。所以因語境的影響,中外的寫作老師對于同一文章,評判的結果也會不同。
“語境思想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性是與其在現代語言學理論中的地位相一致的”[4]。如果我們不注重語境,不清楚閱讀者是來自高語境文化還是低語境文化,就會影響溝通,所以要多指導學生運用語境文化了解西方文化的思維方式,使學生的行文更加符合地道英語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