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良(浙江興達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紹興312000)
不同種類的化工產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人們提供了更多便利。但是化工產品的生產過程由于要涉及多種類化學物質,此過程不僅繁瑣、還具備一定的危險系數。因此加強化工生產安全系數非常重要,需要得到生產技術管理工作的支持。
進行化工生產時,如果技術管理工作落實水平不高,未達到相關標準,那么就可能給化工生產過程帶來安全隱患。尤其是一些危險性較高的生產環節,本身就處于不穩定狀態。如果不能把好技術管理關,就會導致隱藏的風險系數不斷增高,甚至達到爆發點。
如果將技術管理工作,落實得更加高效。維護所有生產環節的安全穩定,那么危險及有害因素爆發概率就會被降到最低范圍內。此時,所有生產環節都可滿足安全生產標準要求。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化工生產中的各類危險及有害因素雖然可以將其引發事故概率控制在適宜范圍之內。但是,并不能完全消除。例如涉及腐蝕性化學材料、易燃易爆設備的生產過程等,因此只能配置更為適宜的風險控制措施,而技術管理工作則在風險控制措施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能夠保證這些風險因素持續處在受控狀態里。
安全生產對技術管理的指引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化工技術管理工作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秩序與流程落實,不可盲目開展。管理行為只有得到指定流程或標準的監管,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而流程與標準也才能夠保證生產過程更加穩定、安全。其次,落實化工生產操作過程中如果潛藏不明危險及有害因素,就可能會導致生產工作無法按照正常秩序開展,甚至出現超出控制的情況。因此,這些工作必須得到管理手段的控制,維護生產操作的穩定與安全。因此,二者指引關系非常牢固。
生產技術方案如果不達標,那么整個化工生產過程就會潛藏很多危險及有害因素,引發安全事故的概率較高。但是,在依據安全生產要求進行方案設計時,這些工作人員可能會在現代化工生產中依然使用傳統設計方法落實相關方案設計,這會導致這方案結果無法滿足現代化工生產安全的標準與要求,進而導致危險及有害因素處于不受控狀態。,不僅無法保證生產效率,還可能威脅生產一線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如某化工企業在進行安全方案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依靠主觀意識與經驗落實設計操作,最終得到的設計方案無法滿足企業實際生產安全要求,導致該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爆發火災。企業不僅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事故中還出現了人員傷亡。
如果化工生產過程中的一線生產人員不能嚴格按照相關技術標準操作,同時保證操作流程的高效與穩定,勢必會在生產過程中因為操作失誤或疏忽大意引發安全事故。雖然在化工生產過程中,只要涉及到人為操作,生產過程就會潛藏安全風險。但如果人員具備較強的安全意識,并嚴格按照正確的操作規范對自身操作活動進行指導,那么人工操作失誤概率就會被降到最低。即便出現安全問題,也不會發展到引發事故的地步。但從目前的化工企業生產操作現狀上看,人工操作失誤概率仍然較高。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人員綜合素質水平不達標、安全生產意識不夠、并未按照操作技術標準指導操作等方面。
化工生產需要得到大量設備的支持。與此同時,設備的運行狀態還會對他還會對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產生影響。因此,企業必須重視設備維護,并保證設備的能夠在生產過程中維持較為穩定的運作狀態。但從當前的化工企業生產現狀上看,仍然存在部分化工企業出于節省成本的目的,并未定期開展設備狀態檢修操作。同時,一些大型設備在長期的高負荷運作過程中,已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疲勞現象,必須及時維護或更換相關磨損較為嚴重的零件,在設備、設施設計過程和使用過程中強化安全生命周期概念。但由于企業管理層的檢修操作存在滯后性,導致這些危險及有害因素未被及時發現,或直接被忽視,潛藏的危險系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大。
為了讓化工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方案具備更強的科學性合理性符合化工生產實際,需要設計人員進行方案設計時,對整個生產流程進行詳細的細節掌握,然后配合仿真軟件,對制定出的方案進行測定。也就是將生產環節的各部分組成信息輸入到仿真軟件中,而后組合成一個真實的生產環境模型。再將設計方案輸入到模型中,進行測試,查看設計方案模型能否對危險因素進行更加科學高效的控制,有效降低危險及有害因素引發安全事故的概率。如果完全可以滿足企業安全生產標準,證明方案具備可行性,可高效對化工企業的生產過程進行控制。與此同時,為了保證技術管理工作也可以高效開展,維護化工企業生產過程的安全。化工企業還必須對方案設計人員的資質綜合素質水平進行評估,只有達到標準,才能參與方案設計流程。如果不達標準,則嚴禁此類人員進入。這不僅是在對企業負責,也是在對生產一線上的工人生命安全負責,絕不可掉以輕心。
人工操作過程中出現誤操作或是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將這種不穩定性以及誤差概率進行范圍控制。因此,為了此項工作可以獲得更好的控制效果,化工企業必須配置監測技術,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嚴格的監控,并依據監控結果評定生產操作的科學性與準確性。如果發現操作不夠規范,存在較大的風險,那么應及時進行改進,達到標準后再使用。通過適宜的監控技術,可以讓人工操作的危險性更低、同時保證各項生產操作更為流暢,將生產效率提升至最高。化工企業中的生產一線人員還要在生產工作落實過程中將安全意識時刻印在自己的頭腦里,化工企業可以對員工操作進行定期審核,通過審核后納入到技術管理體系中。為加強人工生產操作的安全意識,提升自我管理水平,讓技術操作失誤的概率更低,讓整個生產過程更加安全,必須定期進行技術操作與安全責任意識培訓。
在對化工生產設備進行狀態檢測時,為了讓設備風險因素得到最大限度降低,化工企業必須配備適宜的設備維護與檢修管理體系,定期開展。同時,維修管理操作維護設備的過程中,企業還要對維護技術人員進行相應的技術操作培訓,跟上設備的改造、升級速度。嚴格按照操作檢修維護技術內容進行設備維護,可讓設備故障導致的風險因素被降至最小。與此同時,設備使用完畢后還要例行檢查,如果發現問題應立即上報,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排除危險因素,落實檢修操作。同時以半年為單位,對設備進行全面檢修。對于那些已經老舊且不能滿足安全生產標準要求的設備,應及時更換或是更新。與此同時,還要對設備檢修工作人員定期開展維修技術水平測定管理工作。如果設備檢修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未達標準沒有通過檢測,那么應及時進行技術培訓,提升其專業技術水平。從源頭上防止設備檢修過程中出現馬虎大意,或是因為綜合素質水平不達標而導致設備運行過程中潛藏較大的安全風險。這不僅可能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達到時長標準,對于生產一線的操作工人來說,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
化工生產技術管理工作與安全生產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密,二者相互影響。生產技術管理決定安全生產水平一線工程的人生安全,安全生產則影響著化工生產技術的革新速度。同時,在提升生產效率、產品質量的過程中,要注意生產方案設計仿真與人員配置合理、監測技術與應用與人工技術駕馭、加強設備檢修與維護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