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 邢臺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管理中心 基金監管科
在最近幾年中,我國的醫保基金支出增長速度很快,完全超過了基金結存的增長速度,也就是說,在實際運營中,醫保基金的持續能力比較弱。尤其是在老齡化不斷加深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需要醫療救助,所以也就增加了這一基金的支出。
目前醫保基金中所存在的問題,公立醫院中,主要表現為重復收費或超標準收費、掛床住院、分解住院、超限制用藥和無指征化驗等。私立醫院中,主要表現為誘導住院、體驗式住院、無指征住院等現象,另外就是對醫療護理文書的書寫與實際情況不符,還有通過虛假增加治療項目來騙取醫保資金的情況。目前我國的醫保基金監管模式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才導致各種事情的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對監管模式進行創新,更好地保障醫保基金的安全,讓這些基金能夠用到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加強對醫保基金監管模式的創新,可以使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提升。如今醫保基金的利用效率較低,所以導致了一些資源的浪費。有些人因為有醫保,所以就小題大做,不僅造成了醫院的壓力,也導致了醫保基金的浪費,所以為了減輕醫院的壓力,使更多真正需要住院的患者得到應有的醫療照顧,就必須要加強創新。
目前對于醫療機構的監管沒有健全的體系,我國有很多監管機構從屬于不同部門,很多時候會出現職責交叉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就影響到了信息的共享,也使得醫保基金的監管缺少統一管理,嚴重影響了實際效果。
信息化是當今時代的一個主要趨勢,而如今的醫保基金監管中,信息化水平較低,這就嚴重影響到了監管效率的提升。很多監管機構仍然是利用人工來進行抽檢和控制,不僅效率低,還容易受到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所以要想做到全面監管,必須要加強信息化水平。
醫保基金的監管工作是具有較強專業性的,所以對于工作人員的能力和素質要求就比較高,而目前這些監管機構中的從業人員能力和責任心都不夠標準,這也會影響到實際的監管效率。相關單位在招聘人員時,沒有一個嚴格的制度要求,這就導致很多工作人員不符合崗位需求,進而導致在實際工作中出現偏差。
由于醫保局剛剛成立,醫保基金監管中沒有一個比較完善的制度作為約束,從基金運行,到資金預算、報銷制度、內控制度等各方面都存在欠缺,而且有些制度并沒有真正落實在實際工作中,這也嚴重影響到了監管工作的開展。
在對監管機構進行設計時,首先要做到職權統一。由于不同部門的監管機構負責的監管內容不同,形成“馬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現象,最好能將這些機構進行整合,使得對醫保基金的單一監管,變成對醫療行為,藥品的統一監管,這樣才能形成合力,使整個監管工作更加順暢。
如今是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所以我們也可以在醫保基金的監管工作中融入信息化內容,提高監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在進行集約化部署的建設時,可以通過政務云平臺和外網來完成這一工作,這樣能夠將財政、公安、稅務、市場、監管以及扶貧等各部門之間的信息進行對接,從而更大范圍內的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使審核監控系統更為完善。
加強監管隊伍的建設,首先就是要招聘具有專業知識的管理人員,這樣才可以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更加順利,不斷提高監管工作的實際水平。另外,要對這些人員進行合理的分工,讓他們能夠在工作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的價值;同時還要進行定期培訓,不斷增強監管人員的責任意識,讓他們能夠切實在工作中履行自身的職責。
加強監管工作的實際質量和水平,其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有一個完善的制度作為保障。首先,這一制度應該滿足國家在醫保基金監管方面的相關需求,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來制定相關條例。在這一監管制度中,要對監管的主體、客體以及各方職責進行明確規定,不同的監管機構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設計和調整,這樣才能夠使制度更合理的應用在實際工作中,增加可行性。
同時也要加強社會監督,引入“媒體、第三方審計機構、醫保義務監督員”等措施,對外公布舉報電話,同時積極鼓勵群眾對欺詐騙保行為進行監督和舉報,對舉報查證屬實的,要給舉報人相應的獎勵,以這樣的方式來優化醫療環境。
總而言之,加強對于醫保基金的監管,是推動醫保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這一基金的監管質量直接影響到了人民的日常生活,所以必須要加以重視,并在不斷的社會發展中及時進行適當調整,使其能夠一直與社會的發展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