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榮芳 芮城縣自然資源局
伴隨著《政府會計準則》的實行,為了適應和貫徹實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我國鄉鎮政府部門的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也隨著發生了轉變。政府會計準則是現代新型核算體系,提高了會計信息處理效率,對鄉鎮政府以及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要求也越來越高,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基層單位固定資產核算以及管理辦法。
鄉鎮政府單位在政府會計準則的政策下,對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做出系統性、規范性、具體性的規范,對固定資產管理更加明確,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使用遵循統一的會計處理規范原則,對各項財務問題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法。政府會計準則改變了原會計制度單分錄會計處理,而是實行雙分錄制,這種方法與企業會計處理方法不一致,把累計折舊從虛提變為實提。這種精準的核算方式和管理辦法能夠使鄉鎮政府財務部門會計在處理固定資產經濟業務時,更加具有針對性,提高了鄉鎮政府固定資產管理的工作效率。
政府會計準則出臺后,會計計量更加完善,對固定資產的計提折舊有明確的規范,更進一步促進了財務會計管理水平。原會計制度計量中包含了原始價值、折余價值和重置價值,政府會計準則明確規定會計計量的計價標準,讓會計計量有規范有條理的計價,例如,接受捐贈、無償調入等固定資產,現會計計量以市場價值和名義價值等方式進行入賬,增加了評估法,這使得入賬價格渠道更加透明化,讓價值計量更加公允和完善。在政府會計準則中,明確指出資產流動以權責發生制為前提,統一規范要求,根據不同固定資產的實際用途做出詳細的會計記錄,從而確定和提升固定資產的核算管理水平,達到降低固定資產的流失現象,做到真正的有章可循。
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發布實施以來,鄉鎮政府財務管理人員對新準則認識不到位,沒有對政府會計準則熟練掌握,在政府實際工作運用不是特別專業,導致政府會計準則運行起來困難,而且受到原有會計制度的影響,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改變。財務部門的會計人員由于沒有進行有效的培訓和對接,沒有系統全面的學習新準則,導致業務能力完全跟不上新形勢,面對一些較大難度的會計業務工作無法勝任,從而影響整個財務工作的進度和核算管理。
鄉鎮政府部門中的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觀念落后,權責不明,員工執行能力不足。領導人員對固定資產管理只注重實際使用情況,沒有注重固定資產的折舊管理和實際損耗情況,長期缺乏對固定資產的盤點和分析,雖然政府會計準則對固定資產管理有了比較明了的規范,但傳統思維下的鄉鎮政府對固定資產的觀念依然比較老舊,在處理固定資產時,隨意性相對較強,導致固定資產購置不合理,出現浪費、閑置等情況嚴重,實際使用的效率低。這些對當地鄉鎮政府部門資源造成了嚴重的浪費,同時也導致財政資金發揮的作用不充分,效益較差。
領導層樹立固定資產管理意識,帶頭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組建資產管理團隊,制定固定資產的管理制度,權責一致原則,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形成人人重視資產管理的氛圍,提高單位及個人對固定資產管理的積極性。在會計人員培訓管理方面,應組織會計人員培訓,學習和熟練運用政府會計準則,對會計人員進行不定期的考核,防止相關會計人員從思想上脫節,對未達到要求的相關人員進行多次培訓,同時把考核的情況記入員工績效考核,增加會計人員的職業責任心和上進心。
在政府會計準則的實行下,鄉鎮政府部門還需不斷完善固定資產的核算和管理模式,適應政府會計準則。提高審批要求,尤其是對固定資產的審批,必須要經過相對比較齊全的手續批準才可以進行批準,從實際出發,通過設立第三方的資產評估小組,加強對鄉鎮政府的固定資產管理的監督,提高使用效率,高度執行實際使用情況與固定資產相匹配,核算出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避免固定資產存在虛假偽造行為,防止不良風氣產生。同時在固定資產的管理模式上,需要不斷發動創新思維,提高固定資產核算方式等等,從各方面優化固定資產管理。
完善鄉鎮政府部門的內部財務監督體系,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對固定資產的每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監控。制定固定資產管理的相關規范,促進內控體系的完善,使工作人員有章可依、資產管理有跡可循,規范好固定資產管理的各個職責。通過審計檢查和監察工作的監督,確保地區落實監督管理工作,讓政府的固定資產發揮出實際作用。
政府會計準則的實行和發展還需與政府單位之間不斷磨合,政府單位對應的應對措施,加大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意識培養,做好會計人員的相關培訓,不斷完善管理內部管理機制,加大內部監督機制,對固定資產管理科學化,這樣有利于實現鄉鎮政府單位財政資金的合理利用,實現固定資產的優化管理,這對鄉鎮政府的發展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