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仁 中共東豐縣委黨校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人才在事業單位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網絡經濟時代的到來,為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持,中共東豐縣委黨校應該把握機遇,借助于現代化信息技術,突破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解決既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提升職工隊伍綜合素質,全面提升人力綜合實力,推動事業單位的創新發展。
網絡經濟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構建,在這一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價值得到充分展現,事業單位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也應該順應時勢,引進現代化信息技術,打造網絡化人力資源管理平臺,借助計算機、互聯網來開展各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網絡經濟現象的出現,其實反映出了網絡信息技術對于經濟主體產生的影響,在網絡經濟時代背景下,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面臨挑戰,同時也迎來了機遇,信息技術的引進,對于人力資源管理有著以下幾個益處:①提升了工作效率。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管理模式中,大部分工作都是人工完成的,比如說在人事信息采集方面,需要人工整理、檢查相關信息,耗時耗力,工作效率低,引進網絡信息技術,構建電子化人事檔案后,各部門可直接將日常工作中電腦錄入的信息傳遞到電子檔案中,再由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應用計算機軟件,進行歸納、分類、統計、分析,工作效率顯著提升,工作質量也得到了保障;②提升了人力資源管理效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范圍廣,在招聘時工作人員常常需要出差,耗費較多的物力財力,應用互聯網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大大提升工作效能,以員工培訓為例,應用互聯網可實現網絡教育,讓員工利用業務時間學習相關課程,這樣能夠減免組織培訓活動產生的費用,同時又方便了員工,益處良多[1]。
找準網絡經濟時代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方向,增加資金投入,完善信息技術軟件、硬件設施配置,選擇合適的數據化模式,構建人力資源管理網絡平臺,完善平臺防御機制,定期優化、升級系統,安裝防火墻、殺毒軟件、IT 監控軟件等,以防信息泄露、數據丟失或被篡改,切實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的安全性。比如說當前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常用的“e—HR”系統,這個系統具有完善的信息采集、整合、分析功能,能夠實現高效的信息管理,各部門在人力資源變動、確定后的第一時間,應該及時將信息錄入到數據庫中,部分信息比如每個月的績效、薪資等信息,應該在固定時間錄入系統,確保人力資源信息采集的規范性和高效性,為后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2]。
建立健全網絡化績效考核制度,確定各個崗位的績效考核指標及評估標準,借助于數據庫整合、分析職工的考勤、工作信息,準確、客觀評估其工作績效,業績突出、表現良好的職工,予以一定資金獎勵,違規違紀人員予以適當處罰,績效考核結果公布在網絡平臺上,供員工查詢,確保考核過程的公平、公開、公正。同時,借助于網絡平臺,展開人力資源規劃,基于事業單位發展決策,科學分析人事信息,把控整體人才儲備狀況及人事流動情況,能夠準確預測出接下來一段時間單位的人力資源需求,從而制定下一年度或下一季度的人才招聘計劃,確保事業單位發展策略有足夠的人才作為支撐點,確保人力資源狀況能夠滿足事業單位的改革與發展需求。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企業在生產運營中所用的管理理念、技術設備在不斷更新,企業員工必須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不斷學習,方可勝任崗位職務需求。事業單位應該借助于信息技術軟件,歸納總結各個崗位工作人員能力要求,對比分析當前崗位員工是否滿足這一要求,優化人力資源配置,讓員工在合適的崗位上,能夠發光發熱。同時,為了促進員工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應該基于人才成長規律與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方案,推動員工的成長與進步。在這一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該采集人事信息中員工學歷、履歷、進修、培訓材料,展開綜合分析,針對性、前瞻性地制定培訓發展計劃,結合企業工作安排,組織員工進行培訓、進修等,全面提升員工的職業素養、業務水平。大力推廣網絡化培訓課程,讓員工能夠隨時隨地應用手機能移動終端學習,在網絡平臺上與同事、同行進行研討,共同進步[3]。
綜上所述,隨著計算機及互聯網技術的推廣應用,一種圍繞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全新經濟形態——網絡經濟得以構建。在這一社會形勢下,事業單位應該關注現代化信息技術對于自身運營管理產生的影響,合理引進信息技術及設施,推動管理模式創新。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構建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平臺,能夠實現人事信息采集、人事招聘、績效考核、職工培訓的網絡化操作,大大提升管理效率,便于工作的開展,對于人力資源的合理分配有著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