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 廣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湛江卷煙廠
“管理創一流”活動是貫徹和落實煙草專賣局“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的行業價值觀的關鍵途徑;是煙草行業實現“卷煙上水平”這一基本方針和戰略任務的重要舉措,是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有效保障。從創優到對標,從創優到管理創一流,管理的要求不斷升級,一方面體現了行業對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視,另一方面也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困惑,如何在滿足行業總體要求的前提下,創新工作方法,化繁為簡,實現企業的整體成效,這是一道需要解決的問題。作者根據多年的煙草企業管理經驗,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希望對同行有一定的參考、借鑒作用。
管理創一流,是煙草行業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部署。《關于開展企業管理創一流活動的指導意見》對“五個一流”的任務要求作出具體規定。創一流的基礎管理,要圍繞“建立健全有效的規章制度、清晰的崗位職責、健全的標準體系、順暢的信息傳遞和嚴格的績效管理”五項工作,將基礎管理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創一流的體系建設,要以“突出運用,突出創新,突出解決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指導,深入推進體系“五化”建設,努力形成以質量管理體系為基礎的科學、規范、統一、高效的綜合管理體系。創一流的目標管理,要明確任務要求和實現目標,目標內容要集中涵蓋發展目標、效率目標和創新目標,并以發展目標統領全局工作。創一流的創新機制,要通過加強企業管理創新,建立完善管理配套制度,組織開展管理創新項目與活動,形成獨具行業特色的管理創新機制。創一流的管理團隊,要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兩個至上”行業共同價值觀,以強素質為核心,打造學習型企業,塑造和培育具有鮮明特色的管理文化和管理團隊。
經過對創優、對標和管理創一流的關聯分析,發現企業在管理上或多或少存在以下問題:1.尚未建立統領全局、指引發展和管理工作的目標體系。需要建立目標指標體系,將“創優”“管理創一流”規劃的目標具體化和量化,指引“創優”“管理創一流”實施方向和路徑,評價“創優”“管理創一流”規劃的實施成果;2.績效考核目標設置不明確,挑戰性不強。由于各種管理的要求不一致,會導致目標設置出現重疊,目標指向不清晰;3.創新體系需要完善,成果層次需要提升。針對每類創新的管理制度、流程、激勵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4.缺少人力資源發展規劃和專業團隊培養計劃。由于缺乏針對基層的人才發展規劃和動態調整分析,會導致人才斷層現場發生,企業人崗匹配性不強;5.有待建立整體管理模式。多項管理活動的導入,在帶來一定活力的同時也讓管理變得像一頭大象,步履維艱;6.企業文化需要系統提煉總結。企業文化需要系統提煉總結,形成對內統一思想、指導工作,對外宣傳形象的文化管理體系,編寫企業文化手冊。
為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在管理創一流過程中,將創優、對標、管理創一流工作進行整合規劃的目標具體化和量化,指引規劃的實施方向和路徑。明確了工廠管理創一流的目標和總體思路,提出工廠的目標指標體系,并通過創優指標的行業對標、省內對標分析,結合工廠實際,提出保持領先指標、提升重點弱項指標的要求,明確指標提升的目標值,使指標提升工作有了著力點。針對指標提升、文化建設、創新機制建設、卓越績效模式等重點工作,需要提出開展工作的思路和建立日常運行的有效機制。
基于上面談到的問題,提出抓好兩個關鍵點的工作方法,即“堅持戰略引領,科學制定“創優、對標、管理創一流”規劃”和堅持系統優化,全面實施“關鍵經濟技術指標提升、團隊建設提升、導入卓越績效模式、創新機制建設、企業文化重塑、部門績效提升六大工程”。
1.堅持戰略引領,科學制定“創優、對標、管理創一流”規劃。首先,要進行建模,建立適合企業長遠發展的管理層。其次,要搭建包括“業績目標、生產管理、質量管理、成本控制、安全管理、隊伍建設和管理基礎”等八個維度的一體化式目標體系。將“創優、對標、管理創一流”的要求進行系統整合,建立目標體系,將“創優、對標、管理創一流”工作規劃的目標具體化和量化,指引規劃的實施方向和路徑,評價規劃的實施成果。第三,建立目標分解機制。要貫徹目標分解橫向倒邊,縱向到底的原則,形成各個層級的KPI 量化指標。將創一流目標分解為年度目標,廠級目標分解為部門目標和崗位目標。建立工廠多層次、多條線的目標考核與控制機制,通過目標的專業化分工管理,使工作壓力逐級分解,提高團隊整體運作效率。
2.堅持系統優化,全面實施“關鍵經濟技術指標提升、團隊建設提升、導入卓越績效模式、創新機制建設、企業文化重塑、部門績效提升六大工程”。(1)關鍵經濟技術指標提升。這是企業實實在在的對標工作,通過對比標桿,尋找企業突破自我的切入點。(2)團隊建設提升。通過開展團隊建設提升工作方案,充分發揮每一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員工職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提升專業團隊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專業能力,為創一流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團隊建設提升需要開展四方面的重點工作:制定人力資源發展規劃并實施、開展學習型團隊建設、修訂崗位KPI 指標、完善關鍵崗位競聘制度。(3)導入卓越績效模式。卓越績效模式是全球公認的系統提升企業管理和綜合業績的有效模式。導入卓越績效模式需要按照理念導入、構建自我評價體系、自評與改進、建立管理手冊和申報全國質量獎等五個步驟實施。(4)創新機制建設。創新類型主要包括:科技創新、論文、專利、技術創新、QC 項目、合理化建議及小改小革、管理創新。重點落實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創新類型,細化創新管理。界定創新類型,針對不同類型的創新,分類進行專業化管理,建立與創新類型相適應的管理制度、流程和激勵機制;二是明確創新統籌管理部門,保障各類創新有序開展。明確統籌管理部門,制定年度創新計劃,完善創新制度機制,組織各類創新評審,發布成果及表彰獎勵,推廣應用,成果對外申報;三是完善創新管理體系,保障創新持續開展。建立各類創新項目的量化評價標準,建立評委專家庫,優化整合創新項目評選流程,構建持久有效的創新激勵機制,同時做好企業創新成果資料的歸集、整理、提煉、成果轉化工作。同時,建立部門級、廠級兩級評審和發布流程,使基層創新的成果得以展示,起到啟發員工創新思路、提高員工成就感的作用;四是提升員工創新能力,提高創新成果層次。開展創新培訓,讓員工學習與創造學相關的課程,并深入了解創新方法、工具,不斷訓練員工思維的靈活性、精確性、求異性、發散性、逆向思維能力。同時,開展創新的外部標桿考察學習,開拓員工創新的視野。(5)企業文化重塑。需要從愿景、企業精神、核心理念、企業形象、員工行為規范和子文化管理模型等不同層次重新塑造企業文化的總體架構。(6)部門績效提升。這是基層開展工作的具體指引??梢詮囊韵隆傲鶄€一”方面去落實。一是查找一批短板。旨在通過“爭當標桿,不做短板”活動,樹立一面鏡子,暴露短板、展示亮點,全面、直觀、形象地反映管理現狀,通過發現短板、克服短板、補齊短板,樹立標桿、參照標桿、追趕標桿。實施路徑為:橫向對比找短板—深挖細究析短板—集思廣益查短板—跟蹤落實補短板。二是確定一批課題。需要建立創一流工作跟蹤機制。通過對創一流相關經濟技術指標實施跟蹤,每月進行指標對比分析,與定額對比,與標桿值對比,找出差距,查明原因。同時對立項的課題進展情況實施跟蹤,及時了解課題進度,分析影響進度的原因、協調和反饋,保證課題實施進度和效果。實施路徑為:對比分析—課題實施—跟進事項—檢查考核。三是修訂一批文件。通過定制通用標準基礎之上的“個性文件庫”,達到統一下具有針對性的標準,使各部門管理提高有序化程度,發揮出最好的功能。實施路徑為:分類—分析—修訂—固化。四是提煉一批管理工具。管理工具是管理者開展工作的得力助手,是評價一個企業管理精細化、規范化程度的依據。針對部門業務管理的關鍵過程,設計管理工具箱結構,補充新的管理工具,匯總形成部門管理工具箱。管理工具按照“方法簡介(含流程、表單)”“應用領域”“應用要點”“應用效果”四個方面進行描述,將各部門的管理工具箱收集到OA 系統中進行管理,固化工廠的管理知識和經驗,為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奠定基礎。實施路徑為:建模板—補工具—固經驗。五是打造一批管理亮點。通過明確自身管理中的特色和優勢,提煉出簡約、先進、實用的特色管理模型,在一些管理領域中樹立管理標桿,為全行業的管理提升貢獻出的智慧和方法。實施路徑為:收集——提煉——樹立。六是塑造一種文化。形成符合企業發展戰略要求,具有時代氣息、特色鮮明、健康向上并為全體員工認同的企業精益文化體系,促進企業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員工素質進一步提升、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進一步增強、企業生產生活環境進一步優化,展現充滿活力的現代化企業形象、優質的品牌形象、健康文明的員工形象,實現企業發展與員工發展相和諧,企業文化優勢和競爭優勢相促進,用文化促進規范,用文化提高效率,用文化提升活力,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優勢和發展質量,推進企業持續平穩健康發展。實施路徑為:搭框架—征案例—編手冊。
當今,管理科學日新月異,對企業的要求也不斷升級。但管理都是相通的,那就是有問題的地方就有管理,管理是為解決問題而存在。因此,在精益生產發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本文并沒有直接采用精益生產的理論,而是另辟蹊徑,從不同角度對企業現有的管理提出整合、優化的思路和方法。因為對每一名企業管理者來說,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用有效的手段、最直接的方法解決系統性的管理問題,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以最少的投入,創造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