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梅 成都國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
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工作是分解、執行和監控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管理活動之一。當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普遍在財務預算管理方面存在部分問題,對于財務預算管理效果和企業自身健康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在落實財務預算管理工作時,忽略企業長遠發展,只注重短期活動,未能讓預算管理工作真正有效促進企業的未來發展。預算標準會對企業的整體標準落實情況和企業資源配置情況產生直接影響,高新技術企業當前依然沿用傳統預算標準,只按照財務標準確定研發項目預算,側重成本消耗與資源投入,對于產品及服務質量、技術目標、客戶滿意度及新品開發能力等非財務標準不夠重視,片面的預算標準勢必會對項目研發工作的正常開展產生負面影響。
不合理、不科學、不完善是部分高新技術企業的預算管理組織機構設置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大部分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工作都是由財務部門負責,自身缺乏獨立性,缺乏權威管理機構協調和支持,導致預算管理工作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充滿阻礙。而且企業管理層普遍存在側重開發新技術和拓展銷售渠道、忽略建設財務預算管理組織機構的問題,如此會對構建健康企業內部架構產生影響。
受傳統管理理念影響,導致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側重靜態管理,忽略動態管理,沿用定期預算、固定預算等編制方法,對于歷史數據較為依賴,所有預算指標一成不變,預算完成時,直接將靜態預算指標與實際數值進行對比,整體缺乏彈性,一旦出現成本、銷售量和價格波動幅度較大的情況,就失去考核員工的重要作用。而且由于其偏重靜態管理,導致企業在遭遇突發情況時,無法及時進行調整,預算與實際出入較大,影響項目的正常開展。
高新技術企業必須要遵循明確目標構建和落實財務預算管理體系,目標利潤作為財務預算管理目標的核心,所以企業確定目標利潤時,必須要對企業的外部與內部環境進行綜合考慮,外部環境主要考慮國家政策、融資渠道等市場方面因素,內部環境主要考慮企業自身實力情況,通過合理評估企業的各項資源,確定所制定的目標恰好合適。量本利分析法和利潤增長比例法是確定目標利潤的常用方法,盡管目標利潤是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的核心,但高新技術企業還必須要構建完整的預算管理目標體系,主要分為基礎指標、輔助指標和修正指標三大類,基礎指標涵蓋營業利潤、現金流量及經營活動等,輔助指標涵蓋凈資產收益率、研發費用率等能夠進一步體現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修正指標則涵蓋資產負債率與資產周轉率等。
高新技術企業應當擁有專門的人員和部門開展財務預算管理工作,通過對企業組織結構進行持續優化,確保企業能夠穩定、持續、健康發展。企業必須要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建設預算管理組織體系,按照企業組織管理形式,設置專門的財務預算管理機構,負責企業各部門的預算管理工作,在制定預算時,需要考慮差異化預算管理職能,以保證預算的有效落實。可以由企業規模確定預算管理組織規模,預算管理組織體系必須要由編制、執行、監督和評價4 部分共同組成,并設立預算管理委員會,用于對各預算管理工作進行協調,確保其能夠順利開展。可以對預算管理委員會進行職能細分,預算編制小組負責編制和調整預算,確保其能夠有效符合企業各項業務特征;審計監察小組負責監督和檢查預算的落實情況,并及時發現和指出問題;考核評價小組負責考核指標的落實情況,通過合理采取適當的獎懲措施確保計劃能夠得到有效落實。
針對當前高新技術企業普遍側重靜態管理的情況,企業方面需要積極引進和應用合理、科學的方法,強化自身的動態管理。在遵循符合自身經濟業務特點、生產經營周期、基礎管理水平、管理需求,且符合經濟活動規律的基礎上,合理選擇或綜合使用彈性預算、固定預算及滾動預算等各類預算編制方法。不僅需要考慮企業歷史數據,還必須要從內部及外部環境因素方面進行考慮,確定當前能夠對預算方案產生影響的內外部因素,確保所制定的財務預算能夠更為科學、更具實用性。
例如,應用零基預算,不受當前項目的限制;應用滾動預算,能夠對近期預算進行及時調整,使得其與實際之間的差距大大縮小,還能夠融合應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讓管理人員可以以動態的視角,合理把握企業近期的發展規劃和長期的戰略布局;應用概率預算,能夠確保所編制的預算在當前的不確定環境中具有更高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讓預算指標相關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市場經濟環境下,隨著工業4.0 時代的到來,高新技術企業愈發體現自身的重要性,但同時其所面臨的行業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自身相關風險也在不斷上升。所以作為企業管理人員,必須要能夠充分認識到健全的財務預算管理體系對于保障高新技術企業穩定發展、促進相關項目穩定開展的重要性,并合理采取措施,確保財務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和有效落實,有效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