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靜 河南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大數據、互聯網+時代下,社會發展迅速,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要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智能化手段、財務機器人能高效完成基礎的記賬工作,社會已經不需要只會記賬的會計人員了。為了使職業教育適應現代化經濟建設,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該方案中明確要求職業院校從2019 年開始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怎么在1+X 制度下培養出復合型會計人才是亟須解決的問題。
2019 年1 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 號,以下簡稱《方案》),指出了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為完善職業教育體系、更好發揮職業教育的作用,該方案提出從2019 年起,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術等級證書”(以下簡稱1+X 制度)制度試點工作。2019 年4 月,教育部等四部門為了更好落實1+X 制度試點工作的開展,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2019 年11 月,教育部辦公廳等三部門對1+X 制度試點工作的運行提出指導意見。
1+X 制度是我國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完善職業教育體系的一項制度創新。其中“1”是指學歷證書,“X”是指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方案》中指出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反映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可根據職業技能水平的高低劃分為初、中、高三個等級。X 證書與我國現有的職業資格證書是不同的,X 證書側重于職業能力,就業準入標準,而職業資格證書更注重理論性。以會計專業為例,現有的職業資格證書初級會計師資格證更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與考核,考核內容也是偏重于理論知識,而已推出的與會計專業相關的X 證書,比如“財務共享”證書就更側重于技能的考核與學習,通過技能證書的獲取可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通過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發現目前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在課程設置中出現重理論而輕實踐的現象。課程設置中公共課和專業課占比高,而實訓課占比低。除此之外,在實施階段,大多數院校的實訓課也是流于形式,以案例或題目練習的方式,根本達不到實訓的目的。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信息化手段高的方式來進行財務處理,例如財務機器人、財務共享服務等。而我們職業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滿足不了企業的需要,學生掌握的技能落后于企業的需求,導致學生就業困難。
目前職業院校多采用“2+1”或“2.5+0.5”的人才培養模式,職業院校的學生有0.5 或1 年的時間需要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頂崗實習是學生把理論知識轉化為職業技能的關鍵途徑,但是由于大多數學校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學生沒有真正參與到頂崗實習。對于會計專業而言,企業財務部門是核心且保密的部門,由于校企合作不緊密,學生很難通過頂崗實習提高自己的會計技能。
師資隊伍的建設是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職業院校要培養出復合型、應用型的人才需要“雙師型”教師。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教師隊伍中雙師型教師的占比較低,而且部分雙師型教師也是理論上的雙師而非真正有實踐經驗。職業院校的教師缺乏企業工作的經驗,在學生培養過程中就可能出現教學脫離實際,內容落后于企業需求等現象。另外現有的教師培訓時間短,實踐少,滿足不了培養雙師型教師的要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也從核算會計轉變為管理會計,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為了滿足社會需求,提高育人質量,改革在所難免。高職會計專業的改革需要多方配合,僅依靠高職院校本身,改革難以貫徹落實。1+X 制度的出臺,為高職會計專業的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指明了改革方向,保障了改革效果。
高職會計專業的改革需要更多的雙師型教師、需要院校的支持、需要行業標準、需要企業參與、政府支持。2019 年1 月,國務院印發的《方案》中明確雙師型教師的質量提升方法、健全國家職業教育制度框架、提倡校企深化合作、明確行業標準。這些都為高職會計專業的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為高職會計專業順利改革保駕護航。
1+X 制度的出臺,明確了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向,高職院校要培養出能適應經濟高速發展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也要向培養復合型應用型會計人才轉變。高職院校要根據1+X 制度,結合本專業適用的X 證書考核要求調整現有人才培養方案。
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學校培養高質量人才的前提。高職院校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升雙師型教師的質量。一方面,高職院校在未來的教師招聘中要注重對教師實踐能力的考驗,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對現有的教師加強培訓,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會計專業的教師在培訓過程中要加強對新知識、新技術、新軟件的培訓,確保教師能力滿足行業最新需求。為保障1+X 制度的落實,高職院校的教師也要加強對X 證書的培訓,包括理論知識、考核方式、教學能力等。高職院校要把教師的培訓作為常態化的工作、提升教師培訓質量、確保培訓效果。
1+X 制度是為了讓高職院校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在改革過程中要結合1+X 制度梳理人才培養方案,重構課程體系,保障人才培養方案適應1+X 制度。對高職會計專業來講,要結合現有的X 證書,以及院校獲取的X 證書試點內容梳理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把X證書所需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要求與課程進行對比,找出異同點。把X 證書所需的理論知識課程安排在一年級教學,為二年級學生考取X 證書打好基礎。適當增加X 證書相關課程,利用好“學分銀行”,避免課程重復,增加學生學習負擔。
1+X 制度強調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考取X 證書,提升學生職業技能。通過深化校企合作,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讓學生盡早接觸實務工作是提升技能的有效途徑。職業院校加強與當地企業合作,采取共贏的合作方式,打造產教融合型實訓基地。例如會計專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等實訓基地,和企業深化合作,建立“真賬真做”的實訓基地。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實訓提高職業技能,畢業后盡快適應工作;另一方面,企業可以減少用工成本,提高用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