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新定義了基礎設施建設;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簡稱“新基建”)。至此,新基建已經成為被各行各業密切關注的重大熱詞。
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首次就新基建的定義和內涵作出解釋。新基建被定義為: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而新基建的內涵主要包括3個方面: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三是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
國家發改委對新基建的最新解釋,與原來我們對新基建的理解相比,涵蓋范圍更大,也更具有延展性。新基建將對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起到巨大的支撐作用,特別是在助推轉型升級、科技創新中必將發揮引領作用。
其實,在傳統的基礎設施領域——交通運輸行業,新基建已經開始融合發展并取得了一定突破,無人駕駛汽車、北斗衛星應用、智慧高速公路建設、城市大腦等。在推進新基建過程中,交通運輸最為緊迫的是補齊短板,以新基建為牽引,實現真正的智能交通系統。本期我們約請交通運輸新型智庫聯盟的專家,分享交通運輸與新基建融合發展的觀點,供行業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