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縣交通投資集團,浙江 湖州 313100)
一是黨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領導人對美麗中國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指出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強調要堅持綠色發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二是交通運輸部的明確要求。2016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暢通高效、綠色智能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動交通運輸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三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具體部署。浙江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作出“建設美麗浙江、創造美好生活”的重大戰略部署,明確提出:“提升公路建、管、養、運一體化發展水平,著力打造美麗公路”,并提出打造都市經濟、開放經濟、海洋經濟、美麗經濟四大交通走廊。
浙江公路自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但總體尚處于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尚未呈現質變的成果。目前依然存在著有效供給不足、運行效率不高、服務水平待提升等多方面不足,且伴隨著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承載力下降的外部環境壓力,公路事業必須轉型升級。公路建、管、養、運一體化是其關鍵,因此,建設浙江美麗公路是公路轉型升級的重大舉措。
一是沒有考慮公路創新人才的需求。公路要發展更離不開對人才的依賴,所以要把人才作為一項重要而長久的工作內容來抓。目前,眾多公路部門的用人機制仍存在論資排輩的現象,有能力的人才無法及時任用,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沒有把創新人才資源開發作為長期的重要發展戰略,沒有重視創新人才的繼續教育。二是沒有重視對創新人才的發展設計。創新人才正值風華正茂、充滿自信的時期,合理設計了自己的職業規劃,但卻被因循守舊的發展環境束縛,錯失了人才適用的最佳時期,忽略了人才創新能力和發展目標的有機融合。這是導致美麗公路創新人才奇缺的基本原因。
人才結構的合理配置與充分發揮創新人才的引領作用,是提升產業結構的能動力量。從目前公路部門的人才隊伍現狀看,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尤其是一線養護職工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領軍人才、設計人才、信息人才、研究人才等。目前,公路人才的結構性矛盾沒有解決,科技人才過多地集中在下屬單位和非生產領域。同時,創新人才的培養、引進、使用、配置、投入機制不夠完善,創新人才流動、激勵、生長的環境不夠優化,創新人才價值得不到充分發揮和體現。這是導致美麗公路人才結構配置不合理的根本原因。
一是工資待遇比較低。工資待遇是對公路創新人才的價值肯定,是創新人才的基礎保障,體現了單位領導對創新人才的重視程度。但部分單位對創新人才的工資報酬定得比較低,必須等他們拿出創新成果,有了經濟效益才能提升工資;二是缺乏激勵機制。部分單位對創新人才獎懲不明,缺乏激勵機制,才智與才干得不到主動發揮;三是缺乏發展平臺。部分單位沒有給創新人才創造發展平臺,在經費、物質上投入都不到位。這些是導致美麗公路人才奇缺的關鍵原因。
人才驅動是推動轉型升級的核心動力。當前,如何主動引領新常態,審時度勢,改革破難,全面鍛造升級“人才鏈”,將成為重點突破、以點帶面、“一子落而滿盤活”的核心突破口。
機關人員是黨委領導的參謀、助手、智囊,承接著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的基本任務,崗位特殊、責任重大。要注重在平時工作中“幫”:多提醒、多引導、多傳授;要注重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帶”:壓擔子、壓任務、壓責任;要注重在具體工作中“教”:明確具體標準、具體要求、具體時限。以培養一批“出主意切實可行,辦事情滴水不漏”的機關“能人”。
培育工程技術尖子人才既可通過崗位學習、課題研究、在職深造等,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工程技術人員的業務能力;也可通過研討交流、送學培訓、參觀見學等,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不斷拓展工程技術人員的知識結構。雙管齊下培養一批能看得出問題、能提得出見解、能想得出辦法的教授級、專家型人才。
執法人員與人打交道,面對的都是問題和矛盾,要特別注重法律規章的學習,爭取達到上級要求爛熟于心、法規條文爛熟于心、工作流程爛熟于心、廉潔規定爛熟于心,做一名真正的“法規通”“一口清”;要特別注重執法藝術的塑造,從理論上鉆,從實踐中悟,從經驗教訓中汲取,努力打造公路交通的“名片”和“窗口”。
一是愛黨,固精神之本。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站穩政治立場,把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提升為民服務水平。二是愛業,鑄精神之翼。只要在崗一天,就要為公路事業的發展和榮耀全力付出,為推動單位發展、提升單位形象盡心盡力。三是愛廉,強精神之力。要做到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著眼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做到既要勤政、更要廉政。
一是敬法為本。敬畏法律,守住底線,不越紅線,對自身的行為自覺警示、躬身自省。時時處處有原則,面對誘惑不動心,面對利益不貪心。二是知法為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法律法規是公路管理的依據,也是工具。營造學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圍,保證執法公平公正,切實提高隊伍的依法行政能力。三是崇德為先。積極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崇德向善,加強道德修煉,能夠明辨是非曲折、明辨好壞對錯、明辨善惡美丑。
一要培養良好的工作態度。切實增強干部職工的事業意識,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在奮斗與奉獻中獲得內心的滿足和自我價值的實現,推動行業持續發展。二要有勤奮踏實的工作精神,做到三“勤”:“手勤”就是要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及時把每一件事情落實好;“腳勤”就是要多深入基層、多搞調查研究,及時了解和掌握工作動態,爭取工作的主動性;“腦勤”就是要結合工作勤于思考,敏銳地判斷事物發展的方向,運籌帷幄而決勝千里。三要有敢為人先的工作斗志。大力弘揚“求臻”精神、“亮劍”精神和“創新”精神,把精力用在實干上,把智慧用在創新上。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圍繞工作的熱點、難點、疑點和薄弱環節,通過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不斷推出新經驗、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