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舟/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金融街、京北方等公司獨立董事
從宏觀(總體)角度看,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或許是階段性、暫時性或結構性的。
例如,本次疫情與春節重合,對旅游、餐飲、娛樂等服務業造成了嚴重影響;同時,延長假期和推遲復工,對工業生產、建筑業和其他行業也會產生一些沖擊。但是,網絡零售企業、遠程辦公或在線教育企業的業務卻較上年同期有大幅增長。
根據中國央行判斷,疫情可能會對一季度的經濟活動造成擾動,但是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經濟會較快地回到潛在產出的附近。對比2003 年“非典”時期擾動的是當年二季度的經濟增長,三季度經濟迅速出現了反彈。所以,央行認為,疫情緩解以后,中國經濟將會迅速企穩,并且前期推遲的消費和投資會有釋放,中國的經濟會出現補償性的恢復。
從微觀(個體)角度看,疫情給不少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帶來重創,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
早在2020 年1 月30 日,今日頭條上就推送了一篇文章,標題是“我的公司只能再撐兩個月”,文中說:“算了一下,工廠年前發了年終獎后,賬上的錢只夠基本支出了。以往一季度虧,二季度賺回打個平手的可能性沒有了。只期盼國家有能力在2 月完全控制住疫情吧。”筆者的一位朋友,在中小企業協會工作,對國內中小企業的情況比較熟悉。他在轉發該文時加了一條評論:“還兩個月,有的公司下個月的工資都發不出來了。”
清華與北大的學者也做過一項聯合調查,結果顯示:在995 家樣本企業中,29.58%的企業估計疫情導致2020 年營業收入下降幅度超過50%,28.47%的企業預計營業收入下降20%-50%;34%的企業現金流只能維持1 個月,33.1%的企業可以維持2 個月,17.91%的企業可以維持3 個月。
所以,2 月8 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于切實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和有關企業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科學、合理、適度、管用的原則制定針對性措施,并作出八條規定要求,切實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
企業要平安地渡過這場危機,就必須保證現金流不斷。而保持公司的現金流有效運轉,是公司財務體系(部門)的主要職責之一。所以,企業的CFO(或總會計師)應在公司董事會和CEO 的領導下,從內外兩方面積極開展應對危機的組織和協調工作。
疫情關頭,財政部、國稅總局、央行、銀監會、人保部,以及各級地方政府都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和扶持政策,以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渡過難關。企業財務體系各層級的財務主管們,應該在公司CFO(或總會計師)的領導下,積極地行動起來。及時、完整、準確地理解和掌握政府相關經濟管理部門出臺的各種優惠和扶持政策,并和具體部門或機構做好溝通,充分利用好政策,為本企業渡過難關作出貢獻。
第一,企業的稅務主管需要及時掌握減稅降費政策,向直接領導或CFO 提出具體的行動方案。2月初,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一系列公告,推出減稅降費政策“組合拳”,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例如,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為擴大產能新購置的相關設備,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可以按月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指與2019 年12 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稅額);對納稅人運輸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 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 年延長至8 年;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
第二,企業的融資主管需要及時地了解央行和銀監會的相關政策,并與開戶銀行以及其他金融中介(如信托、保險、證券、基金等)及時聯系,維護并積極開拓融資渠道,做好疫情期間的融資工作。2020 年2 月7 日,五部委(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審計署)聯合發布《關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強化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資金支持的緊急通知》(財金〔2020〕5 號),通知稱,為強化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資金支持,在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提供優惠利率信貸支持的基礎上,中央財政按企業實際獲得貸款利率的50%進行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1 年。再如,2020 年1 月1 日,央行宣布了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8000 億長期資金。2 月20 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 年期LPR 為4.05%,5 年期以上LPR 為4.75%。以上LPR 在下一次發布LPR 之前有效。而上次1 年期LPR 為4.15%,5年期以上LPR 為4.80%。LPR 下降,加上疫情期間的財政貼息,某些符合財政貼息條件企業在疫情期間的向銀行貸款融資,成本只有2%多。
第三,企業的會計主管應提醒并協助公司人力資源部門的相關主管,共同研究和分析疫情期間政府出臺的社保繳費的免減緩政策。2020 年2 月20日,人社部副部長游鈞表示,人社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研究制定了《關于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明確了免、減、緩三項措施。據初步估計,此次推出的階段性減免企業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的繳費,預計減免規模將超5000 億元,比去年較大幅度降低社保費率綜合方案的力度還要大。
第四,集團各地子公司的財務主管們需要及時了解各級地方政府相繼出臺的一系列優惠和扶持政策,利用好這些政策。各級地方政府會根據中央相關經濟管理部門的政策出臺而對地方政策做出相應的修訂,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和扶持政策。例如,北京市分別于2 月3 日與2 月5 日出臺19項和16項優惠政策,內容提及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和擴大LPR 定價基準的運用,推動2020 年全市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較2019 年再下降0.5 個百分點;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微企業停征特種設備檢查費、污水處理費、占道費等。再比如,上海市為幫助應對疫情,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推遲調整社保繳費基數、延長社會保險繳費期與實施培訓費補貼政策。上海市職工社保繳費年度的起止日期調整推遲3 個月;對不裁員、少裁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返還單位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
首先,企業要保持現金流不斷,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業務的連續性。財務主管(如預算主管、會計主管等),應和銷售主管一起,與主要或重要客戶積極溝通,將到期或即將到期的應收賬款及時收回。也可以根據公司現金流的壓力情況,給予有實力的客戶增加一些現金折扣,激勵客戶提前付款。
其次,財務主管(如預算主管、會計主管等),應和銷售主管、生產主管一同與重要客戶商討供貨時間的適當調整。生產部門、工程技術部門再根據客戶要求的產品或服務交付時間先后,分清輕重緩急,明確開工復工的時間表。
第三,要根據銷售、生產安排,以及企業總體現金流情況,與采購主管(經理、總監等)等商討存貨、固定資產的購置計劃的調整。
第四,絕大多數企業既是下游廠商、最終消費者的產品或服務提供商,又是上游廠商(供應商)的客戶。這些企業也可以與供應商進行商談,將應付款向后推延一些時間,或早一點取得供應商應給予的銷售返點等。例如,疫情期間汽車供應商捷豹路虎為了支持其零售供應商網絡,就提前向汽車經銷商支付了銷售返利,幫助經銷商更好地渡過危機。
第五,財務主管與行政管理部門、資產管理等部門的主管一起與設備、廠房租賃商等進行租金減免商談。
總之,財務主管們應在CFO(或總會計師)的領導下,與其他部門的業務主管、行政主管等共同商討對公司現金流有重大影響的生產和經營計劃的調整和安排,及時評估各種應對舉措的財務后果,為業務部門、公司領導的各種決策提供依據。
春天已經到來,疫情總會過去。本次新冠肺炎的疫情危機將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在本質上)改變國人在生活消費、工作、社交活動上的理念和行為。企業必須洞察客戶、供應商、員工、股東、合作伙伴等利益相關者理念、期望值和行為變化,審時度勢、及時調整和優化戰略,以便更好地實現企業的中長期目標、愿景和使命。財務體系也需要在助力企業應對危機的同時,及時抓住危機中的“機”,并進一步促進企業的戰略轉型和能力升級。
許多企業都有業務連續性計劃,但往往缺乏對業務彈性的考慮。許多企業產品類型單一,產品創新能力、市場適應性能力弱。市場的需求稍有變化,產品的競爭力即銳減;而有些企業則是學習型組織,產品創新能力、市場適應能力強。例如,雖然由于補貼滑坡等因素,比亞迪公司2020 年1 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75.12%,但其燃油汽車的銷售卻同比增長18.28%,“東方不亮西方亮”。2020 年1 月24 日為保障武漢市民的基礎出行,比亞迪和滴滴合資公司亞滴出行合作,承擔了武漢全市40%的運力。2020 年2 月初比亞迪公司又緊急協調資源,迅速組織口罩和消毒液的生產。
企業價值=已有業務價值+創新價值(拓展新業務),或者,企業價值=現有資產價值+期權價值。財務主管可以根據公司的業務發展戰略,及時地編制戰略預算。或者,通過對公司戰略和業務的分析,通過公司戰略預算管理水平的提升來促進公司業務彈性的增加。
疫情期間絕大部分企業的生產和運營都受到很不利的影響,需要大大削減預算;有些企業甚至熬不過這次危機;還有一些企業則抓住了危機中的機會。例如,疫情期間盒馬鮮生的網上訂單數量相較去年同期激增220%,公司知名度大增,品牌價值得到巨大提升。再如,受疫情影響很多單位只能選擇線上辦公,使得阿里巴巴旗下的線上辦公軟件“釘釘”下載量猛漲,甚至超過微信躍居蘋果應用商城的排行榜榜首。所以,對于受行業變化、市場變化影響較大的企業來說,應該盡早進行彈性預算的編制與管理,確定最好、最可能、最差情景下的預算目標和運營計劃,以提高預算管理的效率與效果。
國內絕大部分企業的預算編制,還是采用定期和固定金額的方式;一些企業采取了滾動預算的編制方式;同時采用滾動預算和彈性預算管理的企業則少之又少。在這個VUCA 的時代,筆者認為,企業應該以“滾動+彈性”的方式編制預算,并實施動態(甚至是實時)的預算管理。
如前所述,本次危機之后,我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技術、企業運營方式、產業生態等方面都會發生程度不同的變化。企業需要針對這些變化,作出戰略上的調整和管理能力上的升級。例如,企業的營銷與市場部門需要圍繞品牌、渠道、產品、售后服務要求等進行改變,提升營銷和銷售能力;企業的研發、采購、生產、質量控制、倉儲、配送等核心環節,也需要抓住數字化轉型機遇,提高整體價值鏈運行的效果。財務部門可以通過價值鏈或流程分析,結合企業的流程重組、優化或再造,加強價值鏈成本管理,以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本次危機中也讓人們進一步認識到AI 的快速發展,以及AI 在企業運營中的重要性。例如,武漢市第九醫院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定點醫院,醫院內只接受重癥和危重癥的病人,不允許病患及醫生以外的人員進入,配送快遞的風險也很大。而京東采用“無人車”配送的“無接觸”方式可以避免雙方感染的風險,無人快遞車可以承擔醫院50%-70%的訂單配送量。另外,京東的無人機也在疫情期間投入使用,既為抗擊疫情做出了貢獻,又有利于公司業務發展和品牌價值提升。
不僅是京東,阿里巴巴、蘇寧易購等網絡零售企業,其在倉儲、分揀、配送、售后服務等全供應鏈上的智能化程度都很高。不僅是網絡零售企業,家電制造企業,如格力、美的、海爾、三一重工企業的智能制造水平也在不斷提升,無人工廠、透明工廠也逐漸增多。國內一些著名的互聯網企業,前些年就提出要“ALL IN AI”。比如,2017 年7月5 日,百度開發者大會,百度提出:All in AI;2017 年11 月8 日,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騰訊提出:AI in All;2019 年3 月19 日,小米披露2018 年年報,小米提出:All in AIoT……
企業的CFO 和財務主管們,也必須與時俱進,通過構建和優化本企業智能財務系統,為管理者決策提供更及時、更高質量的信息支持,助力管理者作出更優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