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堃 黃河水利委員會山東水文水資源局 張璐 山東黃河物資儲備中心
財務預算是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處于主導地位。單位的預算管理是貫穿于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績效評價全過程的,單位預算管理工作的好壞對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有著直接影響,會直接影響到一下年度單位各項工作的開展,影響到下一年度單位資金的保障。
年度預算一經人民代表大會的批準,即有法律效應,必須嚴格執行,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要在部門預算的框架內完成。“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良好的資金計劃安排,才可以實現有效資源的優化配置,才能使單位資金核算工作有條不紊的展開。部門預算就好像描繪了一副沒有色彩的底稿,核算就像按照底稿將各色各樣的顏色描繪出來,只有將色彩按照底稿進行描繪,才能繪制一副美麗的畫作。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卻存在著很多問題使得繪制這幅美麗的畫作并不是十分順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近年來隨著各單位對預算管理重視的不斷提高,預算編制的細致性、可操作性、準確性都有了很大提升。但有時候,預算的編制還是不夠科學,所編制的預算帶有一定的隨意性。支出預算編制不具體,科目設置不合理,讓會計核算無從下手;一些支出項目前期調研不充分,導致超支嚴重,而另一些支出項目則實際結余過大;收入預算無法準確預計,由于收入的不確定性,導致收入預算很多時候完成不了或者超收。資金使用預測的不準確,直接影響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的效果不理想。
2.會計核算不準確。目前個別基層會計人員專業技能偏低,個別單位預算人員和核算人員分崗,交流較少。當業務發生時,個別會計細化根據自己的習慣應用會計科目。還有的為了使決算數據與預算數據相匹配,隨意使用會計科目,硬性調整決算數據。另外隨著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兩套分錄并行,會計人員經常由于操作失誤,發生記賬錯誤的概率大大提高。
3.個別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對預算理解不夠全面,有人認為預算管理是財務人員的本職工作,和其他部門沒有關系。有人認為預算不夠了可以繼續申請,預算超支可以寫說明,還有的認為自己部門編的預算就應該是自己部門的,預算有余額就可以隨意花。
(1)充分考慮會計核算對預算的適應。編制預算時,要加強與會計的溝通,盡量能夠使會計參加到預算編制工作中去,參照往年類似項目的資金支出明細,確保預算科目的使用與核算科目使用的合理性與可操作性,便于協調預算與核算之間的關系。在編制預算時一定要考慮上年總的支出水平,不能盲目地鋪攤子,爭項目。
(2)進一步加強對決算編制的考評。比較年終決算與部門預算之間的差異,分析產生的原因,為下一年度的預算編制提供參考,從而提升下一年度預算編制的準確性與適用性。
(3)做好預算的宣傳工作。使得廣大職工能夠了解預算編制的重要性與嚴肅性,主動的參加到預算編制工作中來。
(1)進一步加強會計核算的信息化建設,建立一套與預算系統相銜接的會計核算系統。根據每年批復的預算指標,設置好浮動比例,在后臺限定每個科目當年的額度,實現在核算中對預算進行動態控制。
(2)會計核算人員要加強自身業務素質,認真的閱讀單位的當年度預算,充分了解當年的資金安排,做到心中有數。在日常會計核算中,應嚴格按照預算的科目進行記賬,避免在年終時再在進行會計分錄的調整。具備條件的單位可以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對提高會計工作效率、規范會計行為、加強會計監督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做好資金支出的控制。對于經費支出有嚴格限制的科目,例如三公經費等,要加強事前控制,制訂相應的內部管理辦法,或者將指標分解,誰超支誰負責。對一些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的支出,如差旅費,會議費等,要加強事中控制,統籌安排,在預算內據實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