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鋒 山東黃金礦業(萊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礦
當今社會,經濟發展質量顯著改善,經濟發展活躍度持續提升,使企業財務管理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當前形勢下,必須宏觀審視企業財務內控管理的現狀問題,精準把握財務內控管理關鍵要點,多措并舉,綜合施策,切實提高財務內控管理效果。本文就此展開了探討。
財務內控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構成部分,對于強化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效果,優化財務管理流程,提高資金使用率等具有關鍵價值。長期以來,廣大企業高度重視財務內控管理的建設與發展,在體制機制優化、過程方法優化、組織措施保障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與研究,在財務內控管理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現實成就,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實踐經驗,為企業有效參與市場競爭,豐富自身內涵注入了強大動力與活力。盡管如此,受主客觀等多方面要素的影響,當前企業財務內控管理中依舊存在諸多方面的短板與不足,主要表現在內控管理制度缺失,財務風險評估不到位,財務管理監督管理方法滯后等,阻礙著財務內控管理效果的優化提升。
企業財務管理具有典型的系統性與整體性特征,在該特征要求下,必須以完善而系統的財務內控管理制度為基礎,縱觀當前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實際,普遍存在著內控管理制度缺失,既有內控制度缺乏時效性與針對性等共性問題。部分企業在財務管理中依舊沿襲傳統保守陳舊的財務內控管理理念,僵化固化的財務管理模式根深蒂固。
市場環境的復雜多變使企業財務內控管理面臨著更多的風險與隱患,部分風險要素是隱性的,而部分風險要素是顯性的,這需要以高效穩定的財務風險評估體系予以應對。實踐表明,多數企業在財務內控管理中未能及時構建財務風險評估機制,無法對潛在的風險隱患要素進行精準識別與研判。
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經濟利益,充分挖掘既有資產與資源的重要價值,這離不開監督管理職能的建設與應用。部分企業過度注重資金的支付結果及總額管控,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作用發揮不充分,監督管理的針對性不夠,收支管理缺乏具體標準與目標要求。
要結合企業自身綜合競爭實力及所處市場的位,構建完善化、系統化、層次化的財務內控管理規章制度體系,對既有現行的各類管理制度進行全面梳理分析,對不符合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實際需求,不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趨勢,不符合自身綜合實力優化提升的條款規定及時予以修訂。通過制度化的方式,將企業財務內控管理體系中的各項基本要素固定下來,明確財務內控具體任務目標、方法措施、流程控制等,為企業內部各部門賦予不同權限與職責,凝聚共同提高財務內控管理實效的強大合力。
為防止財務管理中的徇私舞弊行為,必須對不相容的職務采取相互分離控制的管理模式。在此之前,必須全面詳細地分析企業內部不相容崗位和職務具體清單,對其各自權限與職責進行嚴格界定,構建相互影響、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內控管理機制,將內控相互牽制的作用與價值進行最大化。由于不同的企業具有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的經營業務規模、不同的內部組織架構,因此應合理審慎地選擇集體決策審批或聯簽事項的管理體系,明確各部門辦理業務和事項的審批權限范圍,各分管高層領導對分管業務版塊負責,杜絕拆分交易。
企業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是關系到國有企業能否健康、良性發展的關鍵因素。在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中,金融創新能夠很好地提高企業抵御金融風險和預防腐敗的能力。但由于影響企業的風險因素太多,每一個因素都可能給企業帶來嚴重的影響和損害。因此,有必要建立潛在風險的預警體系和度量方法。一旦通過預警系統發現風險因素的征兆,及時進行干預,并通過相關的預案進行處理,使風險得到控制和在萌芽狀態下消除。
企業還應設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監督檢查等專項審計部門。對各部門業務的執行情況和流程進行審核,確保國企各部門和員工嚴格按照規定開展工作。通過日常審計工作,報告和處理潛在問題,將企業內部管理和財務管理納入規范、嚴格的軌道。此外,在進行內部審計時,有必要引進第三方專業審計機構,利用其專業、獨立、權威的優勢,對企業進行全面審計,得出權威、科學的審計結論。同時,針對職責混亂、制度缺陷、管理不善等問題提出專業審計意見和改進建議,促進企業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的完善,提高工作水平。
綜上所述,受管理理念、內部架構、組織流程等多方面要素的影響,當前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實踐中依舊存在諸多方面的薄弱環節與不足之處,制約著企業財務管理整體水平的優化提升。因此,有關人員應該從企業財務管理的客觀實際需求出發,充分遵循財務內控管理基本規律,建立健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構建系統性的財務風險評估體系,切實優化企業財務管理成效,為促進企業實現未來長遠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