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哲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遼河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材料價格在工程項目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往經驗表明,工程造價系統中,材料費用占到70%左右,需要對材料費用管理措施進行分析,提升項目造價管理能力。相關人員應認識到企業造價管理的重要意義,對影響材料價格變動的因素進行分析,并且明確材料價格風險類型,為工程項目管理人員提供參考。
報價風險主要指建筑材料市場價格不確定,給企業帶來的風險和損失。相關風險類型可具體分為直接風險和間接風險。工程項目招投標階段,需要對原材料的價格風險類型進行明確,根據風險管理措施和招投標文件管理規定,在合同中對材料價格變動問題進行明確,并且劃分相關參與方的責任與義務,防止項目招投標報價中出現報價過低,影響項目整體收益。
市場供應風險主要指市場經濟行為對材料價格的影響,當材料市場供求關系為供大于求時,商品價格降低,企業購進原材料的經濟成本下降。然而,當材料市場的供求關系為供應小于需求時,此時,處于賣方市場,材料市場價格提升,企業需要花費較多資金購買原材料,因此,需要對市場供應風險進行分析,為招投標決策行為提供參考[1]。
工程變更主要是指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施工變化,給企業帶來較多不確定性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材料數量的變動。工程變更問題出現,需要分析變更內容,對新增或減少的建筑材料進行分析,明確其數量和類型,在此基礎上,設計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案,確保工程變更方式合理有效。同時,為避免發生經濟糾紛,需要在項目招投標階段對工程變更問題進行明確,重點關注材料價格變動,致力于將風險因素降到最低。
以工程量清單為主要形式的項目招投標,需要采取固定單價合同,對相關風險進行控制,確保原材料價格穩定,防止出現報價過低,影響項目參與方經濟利益實現。項目招投標階段,需要簽訂固定單價合同,將材料價格納入綜合單價中,考慮到這一因素,倘若在招投標報價中出現報價偏低問題,會造成索賠困難,甚至不能索賠現象發生,影響項目承建企業經濟效益。
為預防報價風險,需要采取必要的管理與控制措施,相關對策可參考如下:一是,加強市場報價機制構建,對材料市場價格做到及時分析、及時掌握,并且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構建網絡報價系統,對材料供應商資質進行在線審核,提升管理工作效率,維護自身經濟利益。實踐工作中,不能僅僅憑借以往經驗和技術,對材料價格進行評估,應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對最新的報價技術和經驗進行總結歸納,致力于在項目招投標階段對材料價格進行控制。二是構建基于企業自身的材料價格系統,并且對影響材料價格變動的風險進行全面評估,為企業經濟效益實現作出有益貢獻。實踐工作中,為控制材料價格出現較大波動,需要健全工程單價量化指標體系,對工程項目施工進行造價控制,確保相關工作在總組織設計框架范圍內開展。
工程項目施工中,對于市場供應因素造成的價格波動,需要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對相關變動因素進行分析,并且制定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對市場價格風險進行控制,促使企業經濟效益實現,發揮管理工作重要價值。實踐工作中,應構建基于市場價格變動工作機制,并且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對原材料價格波動進行預測和分析,在此基礎上,設計管理措施,為企業成本造價控制做出貢獻。
工作中,項目承包商應樹立風險意識,不斷提升自身價格風險管理和控制能力,對于出現的材料價格變動問題,應總結經驗,并且開展技術交流會,通過分析價格變動原因,做到對相關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切實提升價格風險控制能力。施工階段,當原材料的價格變動超過10%后,需要對其進行限制,并且構建有效的風險分擔機制,按照施工承建合同規定,超過約定百分比的價格變動風險,由業主方承擔,實現對材料風險的合理分散。
發包方供貨,也被稱為“甲供材料”,該種材料供貨方式較為多見,可有效控制材料使用成本,實現造價控制目標。同時,采取發包方供貨的方式,也能實現對工程部變更中材料價格有效管理。由發包人提供材料的方式,可提升原材料質量和使用性能,業主方滿意度也極大提升,由此降低不利于因素對項目承建工作帶來的影響。由設計變更或業主變更引起的材料價格變動,對施工企業而言是“雙向風險”這一階段的材料價格通常競爭力較小,會給項目承包商帶來經濟利益,而對其管理和控制不當,也會造成人工和材料費用新增。
此外,價格控制中,以“甲供材料”為主要形式的材料供應手段,對提升工程項目安全性和施工進度具有促進作用。相關人員應認識到材料質量控制重要意義,善于在日常管理中,提升材料供應品質。總之,無論是在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還是在項目變更時期,均需要對材料價格進行控制,關注施工材料的價格和品質,為工程項目建設貢獻力量[2]。
綜上所述,工程項目造價控制中,需要控制造價風險,合理應對市場經濟波動對材料報價影響,并且采取發包方供貨的方式,對風險問題進行有效控制,降低材料價格變動對工程整體造成的不良影響。同時,造價控制中,也應利用先進技術和管理手段,對工程項目材料成本進行控制,確保承建企業經濟利益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