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維 韓盼盼 郝杰 國網安徽銅陵市義安區供電公司
我國是人口大國,工業生產規模位于全球第一,這也導致全社會用電量龐大,2018年我國用電量就已經占全球用電量近四分之一,為美國用電量的1.64 倍。截至到2019年末,中國全社會用電量仍持續增長5.6%。總量達到72255 億千瓦時。激增的用電量為企業供電質量提出更多要求,做好線路維護是必然工作。
電力系統在運作過程中,必然會出現故障,供配電線路故障也是電力能源消耗系統中客觀存在的一種現象。因此做好系統檢修與維護工作十分重要,只有分析出常見故障類型,并對應制定好策略,才可以科學完成維護,提高整體電力供應質量。目前,供配電系統中常見配電線路故障有:1.接地故障;2.短路故障;3.線路損壞等等,此類故障在發生后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處理,很容易導致整體供電系統癱瘓,給群眾用電質量甚至生命安全帶來威脅。首先,引發接地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例如:1.自然災害,包括洪水、地震、山體滑坡、網架設備坍塌斷裂等;2.人為失誤,包括質量管理薄弱、人為破壞、線路預埋深度不夠等等。其次,短路故障的出現大部分是由于人工操作失誤而造成的,例如:將低壓電接入到高壓設備中,導致荷載過高,設備短路。當然,我國目前大部分供配電線路都暴露在室外,自然損壞、絕緣老化、雷電擊穿絕緣等問題也會造成短路,短路故障的危險性更強,很容易引發火災、爆炸等事故。最后是線路損壞,供配電線路暴露在自然環境中,很容易受到腐蝕、動物啃噬,雖然很多線路覆蓋區域屬于電力保護區,但是因為線路覆蓋面過大,工作人員想要完成實時監管比較困難,甚至還有一些人會偷竊線路,造成電路損壞[1]。
想要提高電力供配電線路的運行質量,就必須要做好線路日常運行管理工作,根據地區實際線路設計情況制定管理制度。供電企業要對線路維修人員做好培訓工作,詳細闡述輸配電線路維修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對應工作內容,明確維護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這樣才能保證在實際工作中,操作流程的科學化與專業化,提高工作質量及工作效率。例如:維護人員可以根據輸配電線路的分布情況來劃分管理區域,根據故障出現的位置調度人員檢修,避免浪費搶修時間,提高搶修效率。另外,還要優化現有輸配電線路設計,根據地區情況分析地理位置、地質情況、自然氣候等因素,合理分布線路設施,為后期工作人員檢測提供便利,節約維護費用。
我國幅員遼闊,地質環境、自然氣候多元化,很多地區處于高寒或高溫地帶,自然氣候對輸配電線路的運行狀態也有著重要影響,而這種自然因素也無法避免,當出現雷電時,擊中輸配電線路后,很容易造成短路故障、火災,最終出現大面積停電問題,給區域群眾用電及人身安全帶來風險。所以需要工作人員安裝防雷裝置降低故障風險,規避雷電天氣對輸配電線路造成的損害。可以通過架設耦合電線來提高線路耦合作用,降低絕緣子電壓問題發生的風險,使電壓分流。另外,還可以安裝自動重合閘,這樣有利于提高線路抗雷效果,確保供電效果的穩定性。最后,需要合理選用供配電線路種類,確保線路自身帶有一定避雷效果,減少雷擊后的危險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裝防雷裝置時,要根據線路位置來選用不同參數的避雷器,例如:對雷電頻發的地區選擇適當提高瓷橫坦的額定電壓,并且要使用專業的焊接設備,對支撐瓷橫坦的鐵架與鋼筋進行穩固處理[2]。
強風天氣時會給輸配電設備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嚴重威脅,所以工作人員應做好防風措施,提高電力線路的牢固力度,以免配電線路受到損害。在維護電力桿塔的穩定性時,可以使用硬質材料來增加電路桿塔的重量,這樣配電線路的拉線效果也會得到提升,避免出現因為強風天氣而導致電力桿塔傾斜、倒落的問題。防污處理主要是針對輸配電線路絕緣子而進行的一種保護措施。在雷雨天氣出現時,電力線路絕緣子很容易發生導電問題,引發電流泄露危機,因此工作人員需要定期對電路絕緣子進行防污處理,例如:將蠟油或硅油等材料均勻的涂抹到絕緣子表現,這樣雨水落到設備表面后就會滑落,不會造成絕緣子設備表面無損,同時也能有效規避電流泄露問題的出現。
目前,電力企業中檢修人員所采取的巡查手段比較多元化,包括:定期巡視、隨機巡視、特殊巡視、登桿檢查等等。不管使用哪種巡視方法,工作人員都需要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做好記錄。例如,在夜間開展交叉性巡檢時,要對桿塔上進行全面的檢查和巡視,如果線路出現故障,也可以通過各種巡檢工作來及時找出故障的地點以及主要原因,并且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周圍的地理環境以及人為因素。將所有巡查總結的記錄及故障原因上報,并且把腐蝕、拋股、斷股等問題納入檢查線路檢查內容中。針對雷雨、強風等惡劣天氣,要加強巡查密度,及時排除線路故障因素[3]。
電力輸配電系統運行過程十分復雜,很容易受到環境、天氣、人為等多種因素影響而出現運行故障,一旦故障范圍擴大,會給地區用電質量及工業生產帶來嚴重影響。因此做好線路日常維護工作能夠高效排除各類故障,減少輸配電運行風險,為地區用電的安全性及穩定性提供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