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利娟 重慶四環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所謂“多規合一”,主要指的是將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土地資源規劃、城鄉規劃、環境規劃等多個規劃有效結合,同時運用到某個區域中,確保該地區的各類規劃問題得到良好解決。通過加強“多規合一”,并做好空間規劃重構工作,能夠顯著提升社會經濟整體發展水平,確保空間資源得到高效配置,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因此,本文重點探討“多規合一”到空間規劃體系重構措施。
第一,規劃體系數量較多。當前階段,不同區域的規劃體系數量超過百種,不同類型的規劃體系,主要由不同部門編制而成,部分規劃體系間存在排斥與雷同現象,使得不同部門間無法協同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規劃目標不同,有的部門規劃部門目標較為單一,有的規劃部門目標過于綜合。
在“多規合一”理念下,從全局性角度來分析問題,找到規劃體系落實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影響規劃體系實施效果的各類因素。由于“多規合一”具備較高的綜合性,能夠幫助各個部門全面考慮各類問題,將多種規劃有效綜合,構建合理的戰略指導體系,確保社會經濟穩定運轉。
第二,不同類型的規劃,其所依據的法律體系存在較大差異。結合社會發展規劃體系內容得知,因為不同類型的規劃體系,其所依據的法律法規體系存在較大差異,影響“多規合一”體系的順利實施。從實踐角度來分析,為了確保此類問題得到良好解決,有關部門要制定出完善的規劃體系,進而更好的明確城市發展趨勢,提高空間規劃水平,真正實現統一指導戰略目標[1]。
為了確保“多規合一”背景下的空間規劃體系得到有效重構,要求相關部門以總體規劃為核心,加強統一規劃與指導,并優化既有的發展方案,針對城市資源規劃,進行全方位分析,做好資源評估工作,并找到城市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加強資源配置,真正實現“多規合一”目標。
此外,有關部門還要將近期規劃目標和長遠規劃目標有效結合,確保城市規劃得到良好落實,提升城市資源配置率。同時,單項規劃與綜合規劃的有效結合,能夠實現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推動各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確保城市空間布局更加完整。
為了確保多規融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政府有關部門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成立專業的領導小組,并制定出完善的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規劃工作目標,調整工作內容,確保人員安排更加合理[2]。
第二,構建多個試點分區,針對“多規合一”體系的實施情況,對規劃體系具體內容進行有效完善。
第三,明確各個省、市、區的具體工作責任,促進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加強協調,提高各項規劃體系的實施效果。通過進一步明確各級職能部門的工作職責,可以顯著提升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完整性。
第四,加強動態更新,做好過程引導工作,確保各類規劃體系得到有效落實。
以“多規合一”為基礎的國土空間管理規劃,相關人員通過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對既有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進行改進,并加大國土空間規劃力度,做好統籌規劃工作,實施動態監管,快速找到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存在的缺陷,并及時優化[3]。同時,有關部門還要加大國土空間規劃宣傳力度,從政策角度入手,根據該地區的人口與環境保護情況,制定出健全的財政稅收政策。
“多規合一”項目具有較高的綜合性,影響范圍比較大,為了確保“多規合一”國土空間重構水平得到顯著提升,有關人員還要加強數據處理力度,通過應用先進的數據信息技術,提高數據處理效率,并從總體角度出發,樹立總體規劃目標,并將總體規劃目標進行分解,遵守動態監管原則,制定出更為完善的重構空間規劃機制。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重構,能夠滿足政府治理體系的落實需求,在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有關部門需要嚴格落實國家相關治理體系,并加大治理力度,以此作為工作核心,確保空間規劃管理體系得到有效實施,以政府管理體系為核心導向,加強資源控制力度,確保各個部門的引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減少資源的浪費。
除此之外,政府相關部門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職能服務能力,對既有的國土空間規劃管理流程進行完善,根據具體情況,對現有資源進行科學管理,加大資源調配力度,完善管理方案。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對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進行嚴格審批,并做好相應的把控工作,明確國土空間規劃審批依據,優化審批流程,在提升審批工作效率的同時,保證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得到全面落實[4]。
對于政府相關部門來講,要不斷提高政府權威性,對既有的空間規劃體系進行完善與改進,并加大執行力度,維護良好的治理秩序。針對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工作人員要積極解決。例如,在鄉鎮空間發展規劃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以鄉鎮居民的實際生活為核心,在此基礎上,對現有的基礎設施進行全面完善,并加大建設力度,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服務,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國家有關部門還要加大行政機構改革力度,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的權責,確保行政機構得到有效整合。
綜上所述,通過對“多規合一”到空間規劃體系重構途徑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例如加強總體規劃、做好多規融合工作、整體和分布統一應用等,能夠促進城鄉經濟可持續發展,減少國土資源的損耗與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