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韞慧 河北旅游職業學院
2010 年,承德市明確提出建立“避暑山莊和合承德”的城市文化品牌。“和合承德”四個字,簡約而精準地概括出承德各民族一脈相承、和諧共融的歷史淵源。“和”,即和平、和諧、祥和;“合”,則有結合、融合、合作的內涵。“和合承德”文化品牌,切合承德實際,符合承德民族文化特征。承德,正是因“和”而建,因“合”而興。
承德地區處在中原腹地與北部草原的過渡地帶,東北區又與山區交匯。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承德地區已經出現了人類活動的跡象。根據《春秋》記載,山戎、東胡等少數民族開始在此活動。考古發現已經能肯定地推斷出匈奴、鮮卑、契丹等民族在此長期留居活動。公元九世紀,女真人取代了契丹人對承德地區進行統治。南宋末年,蒙古察哈爾部在承德豐寧一帶生存,至今仍存留百余處蒙語地名為見證。元明時期,韃靼、突厥、契丹、靺鞨、等民族共居在此。到了清代,承德迎來了前所未有地發展。1703 年,清朝政府在此建立行宮。隨后,康乾二帝命人建立外八廟,大批滿、蒙、回、漢族人涌入承德。
二十世紀后期,承德改省建市,一直是全國少數民族分布較多的地區。少數民族多達55 個,是河北省少數民族分布最廣、占比例最大的地級市。全市共有三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其余五縣中也均含有民族鄉或民族鎮。
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歷史契機造就了承德地區的民族文化共榮。這片土地,風雨變幻的同時,也見證了多民族雜居,密切交往,融合統一的形成與發展。歷史的車輪在軌道上前行,每一個民族都在此留下了自己的印跡,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
在避暑山莊之外,群山之中坐落著北方最大的皇家藏傳佛教寺廟群。康乾二帝為了加強與少數民族的聯系,在避暑山莊之外興建十二座藏傳佛教寺廟即“外八廟”寺廟群。清政府正是用宗教的手段將漢、蒙、滿、藏等多民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承德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1713 年,康熙五十二年,蒙古諸部王公為慶祝康熙皇帝六十壽辰請旨建造溥仁寺、普善寺。1755 年,乾隆二十年,清政府平定了西北邊疆準噶爾部噶爾丹煽動的武裝叛亂,乾隆皇帝下令仿造西藏三摩耶廟之式建造普寧寺以作紀念。1764 年,在武烈河東岸,依照新疆固爾扎廟修建了安遠廟。名為“安遠”,其意在安撫不遠萬里,用鮮血和意志完成民族融合壯舉的達什達瓦部。此后不久,土爾扈特部在渥巴錫的帶領下突破沙俄的重重阻隔,毅然歸來,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土爾扈特部的愛國行動親撰《土爾扈特部歸順記》、《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碑文兩篇,立碑于承德普陀宗乘之廟內,為綏服蒙古諸部,仿達賴喇嘛所居拉薩的布達拉宮建普陀宗乘之廟。而后又為迎接六世班禪前來祝壽,建造須彌福壽之廟。
宗教寺廟建成之后,宗教活動也隨之興盛。而今,宗教活動在承德地區仍然經久不息。20 世紀80 年代十世班禪即親赴承德舉行佛事活動。而后,十一世班禪多次來到承德弘揚歷世班禪愛國愛教的光榮傳統,為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為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做出貢獻。
除此類盛大活動之外,普寧寺作為北方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每年定期舉行法會。
宗教作為交流的途徑,對于民族融合、民族發展有著非凡的意義,它為建造多民族共榮共興起到了橋梁的作用,連接了多民族文化促進和諧統一。承德地區宗教信仰,已經與少數民族文化互相影響,融為一體,不可分割。
承德地區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有著歷史延續性、宗教特殊性,更在新時代煥發著新的活力,具有新時代的發展多樣性。
承德地區少數民族數量多、人口密集、文化形式多樣,單單少數民族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就高達一百多項,涵蓋了非遺的十大部類,期中有傳統音樂方向的清音會、豐寧滿族民歌;傳統舞蹈方面的隆化二貴摔跤、霸王鞭;傳統美術有豐寧滿族剪紙;還有姚式太極拳、珍珠球等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等。
承德地區少數民族文化非遺文化項目多,保護與傳承也采取了多種方法。首先,在承德高校中,建立“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設立重點研究項目,建立社團,開設與本土“非遺”項目相關的專業和課程。其次,大力推廣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范圍,為增強學生對本土非遺的文化認同,承德地區展開“非遺”進校園活動,在中小學系統推廣。如隆化鎮回民小學在每天的體育活動課時間向三年級以上學生傳授省級“非遺”項目“霸王鞭”。圍場則將省級“非遺”項目“珍珠球”列為該縣特色體育項目。不僅將此項目在體育課上推廣,還編制了教材,并發展為全縣中小學體育比賽項目。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不斷深入發展也給承德地區傳統文化帶來了新的發展前景。隨著交通便捷,連接北京、天津、沈陽等地的飛機、高鐵極大縮短了路程時間,這就使承德地區少數民族文化多了“走出去”的機會。許多項目在北京開展活動,引來了更多的關注。
新的時代環境不僅能夠為保護和發揚承德地區“非遺”探索新的方向,還能夠為本地少數民族旅游文化創意產業提供新的契機。承德逐步打造避暑山莊及“外八廟”品牌文化,將少數民族文化融入旅游文化中,與時尚科技結合,賦予新的使用價值。現已推出“二貴摔跤”、豐寧剪紙為文化符號的系列創意產品。
承德在新時代的背景下,不斷挖掘、傳承、發展著本土少數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在新歷史的洪流中仍然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