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陽 遼寧建筑職業學院
2008 年,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波及全球,全球200 多國家都進入了艱難的復蘇階段。在此背景下,我國對外貿易的規模和速度明顯降低。然而與傳統的對外貿易相比,這個時期的跨境電子商務猶如一顆耀眼的明星高高升起。(2014-2018 年我國傳統對外貿易每一年度的平均增長率為6.97%,而跨境電子商務高達33.1%)。如今跨境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我國對外貿易改革的重要著力點。
1.良好的宏觀經濟和經濟政策的優勢
我國經濟經過了幾十年的高速增長之后,目前進入了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階段。政府的管理政策也由原來的拉動內需向保證供給傾斜。例如近年來提出的“三去一降”“一帶一路”等政策都能欸給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了便利。同時涉及跨境電商的電子法規也逐步完善,這讓跨境電子商務的政策風險和法律風險有了重大的降低極大的促進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
2.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
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保障。近年來,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使得我國社會消費水平有了空前的提升。隨著中國經濟結構常態化,90 后,00 后進入社會的大舞臺,新一代的年輕人的消費與老一代人天差地別。中國經濟已經逐漸由以往的高增長,高儲蓄的狀態像全新的階段靠攏。這樣的變化也極大的提高了居民的消費水平。
1.通關問題
通關是跨境電子商務的一大難題。其原因總結有二:第一、跨境電子商務涉及非常廣泛的商品種類,以及高頻次的交易次數,并且單次交易體量有限。所以,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在通關等環節時容易造成大量擁堵。第二、跨境電商所帶來的巨量包裹、快遞等會給海關帶來很大的工作壓力。
2.跨境支付問題
支付是交易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因為跨境電子商務在地點上的特殊性導致了支付成為一道難題。跨境支付需要滿足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這兩個交易的基本要求,然而現在還遠遠達不到人民所期待的心理預期。這勢必會大大打級居民交易的積極性。
3.信譽問題
長遠的商業活動需要信譽的保障。電子商務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由于其具有較強的虛擬性和開放性。這使得跨境電子商業的面臨著巨大的信譽風險,如果交易的某一方選擇了欺騙另一方,那么在跨國電子商務中追回損失相比傳統商業活動就難的多。
跨境電子商務的實施需要有一個完整的法律支持。這個法律應該從規制角度施行,一邊開展試點工作,一邊總結完善。找出一個符合中國現狀適應時代的法律法規之后,將其推廣在全國范圍內。
商業活動的運行需要一個成熟的管理平臺使其良好有序的進行,跨境電子商務亦是如此。面對跨境電子商務的全球性的商業活動范圍和其無規律的交易時間,普通的傳統監管已然無法保證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管理。此時,便需要一個成熟的網絡監管平臺專項管理跨境電子商務。首先,這個平臺應具有公平性,透明性,權威性等特點。其次,我國政府應該充分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以及物聯網等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將跨境電商的網絡管理平臺打造成新時代商業管理平臺的先鋒軍。最后,還是應將工作落實在商品身份的識別和信息安全方面,保證交易的安全性。
跨境電子商務,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占比越來越高,發揮著越來越高的作用和日益強烈的影響力。為了讓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走出去,首先,應該利用我國在其他國家的影響力,來增強在我國跨境電商在國際上的話語權。爭取與各國在,貿易關稅,知識產權,商品識別,支付等問題上達成一致。其次,我國可以從大國強國的國家定位出發,聯合各國打級電商違法等問題,推動和諧的國際化電商發展進程。為全球跨國電商的安全做出一份貢獻。
我國的各地政府要積極地引導各種規模,類型的公司,企業,對海外市場的擴充,盡可能大的占據市場份額,以此為基礎建立我國跨境電商在國際中的強勢地位。首先,我國應深刻的研究歐美等國家特別是跨境電商發育成熟的國家,將他們的優勢以及劣勢加以分析,了解在運營中的具體方式,再結合我國的國情以及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研究,為國內企業做好良好的發展規劃。其次,對于跨境電子商務發育薄弱的俄羅斯、東盟等國家,我國可以為其提供技術、資源、理念以及管理模式上的支持,爭取將中國規則發揚光大,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和鄰國達成良好的互動,有利于兩國的合作與發展。最后就我國自身而言,應進一步加強開放和創新,讓國外的優秀企業更自由地進入我們國家,扭轉進出口貿易失衡的階段,為我國的跨境電商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質的跨越。
跨國電商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他實現了商業無國界化,交易全球化的優點,同時也以其高效率,成本的操作優勢極大的改善了傳統貿易操作煩瑣,交易流程過久,以及交易范圍受地區性影響過大的短板,進一步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針對在經濟新常態化下的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本文提出了建立健全跨境電商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跨境電商的網絡管理平臺、爭取提高在電商國際上的話語權、引導國內企業轉型升級這四點希望能為中國的跨境電商的發展做出一份貢獻。同時也因為本人的學術水平有限,本文研究仍有很大缺陷,希望能夠在以后的實踐中得以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