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暉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泉州供電公司
2004-2018 區間我國電網工程累積實現了5.6 萬億元投資,近幾年一年的建設投資便可以超越5 千億元,電網工程呈現智能化特點。和建設投資猛增同期呈現的是眾多工程管理問題,例如:招投標、合同糾紛、施工細節管理、成本浪費問題、施工環保問題等等。針對這些問題致因展開剖析,是確保這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的關鍵。以下從問題剖析、應對措施兩個角度展開論述。
工程管理質量和前期招投標有著緊密關聯,因為若是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在找投標環節涉及的總成本預算不科學直接影響后續施工管理。研究顯示,前期總成本預算會影響到后續施工管理成本的90%。但目前存在一些投標單位為了拿到工程而壓價問題,這對于后續施工形成明顯影響,會導致偷工減料等,直接影響工程質量以及建筑壽命[1]。
合同糾紛當中主要是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合同糾紛、總承包公司和分包公司合同糾紛。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在工程管理當中合同管理水平低,沒有任何研究合同細則,導致后期出現了工程質量問題互相推諉。在長期的訴訟過程里,問題建筑因為缺乏維護而進一步破損,嚴重地影響了電站等工程功能發揮,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
電力工程涉及了諸多施工領域,例如混凝土、腳手架、鋼筋工、設備安裝等等,其中有非常專業的技術要求。需要項目經理做好技術交底,并且于施工過程里進行細節管理。然而目前大部分工程細節管理并不到位,造成了施工安全問題、隱蔽工程返工等等。
其關乎了財務的成本管理。一般都是事前預算,事后結算,缺乏事中監督控制導致了成本浪費嚴重。進一步說各個環節,包括施工工人在內沒有建立成本意識,導致各種資源利用率低。或者庫房管理水平差,易耗品領用審核不嚴,導致這些易耗品消耗過快造成了嚴重成本浪費。
在施工中需要不斷處理廢水、廢土、廢渣、廢氣,以降低工程對自然的負面影響。但因為施工監督水平差,或者大部分電力工程遠離城市以及居住區,導致施工環保的重視程度低。施工過程里出現破壞森林、湖泊、大氣等行為。
我們認真分析可以發現出現前文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第一,電力工程招投標法律法規缺乏,或者說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的法律還有待健全;第二,工程管理制度問題,即制度不嚴密,導致了各個環節管理存在馬虎大意;第三,管理者綜合素養問題,因為綜合素養不足,導致了細節管理以及環保問題等;第四,現代管理技術不足,例如缺乏目前國家鼓勵采用的建筑工程BIM 技術,導致細節管理、成本管理不足,使得工程出現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2]。
需要積極地推出詳細的電力工程招投標規范文件,避免明招標暗定標、圍標、陪標等現象的發生,使得有資質有實力的施工企業獲得施工權,確保電力工程市場可以科學化運轉。這一項艱巨任務需要各層政府來完成,和政府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有關,因為其實現轉變后,可以確保市場機制真正地發揮調配作用。
必須要責令電力工程項目部結合具體項目實現嚴密的管理制度建設,從財務、采購、庫房、施工、材料(合同、水文資料等)、安全、第三方合作單位(工程監理、設計單位)等管理詳細入手,要積極落實崗位責任制,將崗位表現以及績效和激勵掛鉤,確保各環節各部門積極落實制度。例如要求在總承包、分包合同簽訂時必須要認真閱讀理解每一條內容,明確權、責、利,盡量降低后期因為工程質量而出現的彼此推諉概率;需要庫房嚴格管理物料,憑借物料申請單來領取物料,減少沒必要的損耗;需要采購部門必須要有詳細采購申請單,并且獲得批準方可采購,采購后的材料必須經過再一次檢驗才能入庫,不準許不符合標注的材料進入工程;財務必須執行事前預算、事中監督核算、事后結算工作機制,確保資金安全和有效利用;要積極啟動安全措施,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發生率;建立第三方單位交流溝通制度,降低施工變更可能性。
現代的電力工程管理比較復雜,因為目前我國火力發電建設規模在縮小,取而代之的非火力發電工程等開始增加建設規模。特別是在建設當中存在很多的智能化設備的融入,其關聯尖端科技,這些需要電力工程管理人員必須了解這些知識,具有對應的管理能力,否則就是外行管內行,不容易提高管理效率。例如智能配電工程當中,若是管理者不清楚智能配電機制,看不懂設計圖紙,就無法做技術交底,可能就會導致施工當中出現各種問題。因此,作為管理者必須要跟上形勢,多利用互聯網工具來實現隨時隨地學習。同時,也需要電力工程施工企業多面對國內外電力有關院校招聘人才,進行專門培養和儲備,提高管理者隊伍水平,確保工程健康順利開展。
積極地推廣落實國家鼓勵推行的建筑施工BIM 技術。該技術具有投資大、智能型、細節化等特點。因為投資大會導致其普及慢,關于這一點需要電力系統能夠承擔投入資金,建立統一平臺,發揮該技術具有的工程設計、施工管理、項目協同、運維等功能,實現工程科學化管理,降低傳統施工管理粗放帶來的材料浪費、環境污染、資金管理不足等問題的發生概率。實現綠色施工、安全施工、高質量施工[3]。
電力工程管理因為存在諸多內容,管理難度大,容易出現不同問題,其對于管理者來說是一種考驗。故此解決該類工程管理問題,必須要從人才這一角度入手,積極地培養一批高端管理人才,使得其可以實現該類工程的系統化管理,能夠熟練掌握BIM 技術,使得工程管理獲得足夠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