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 黑山縣自然資源服務中心
近年來,土地儲備供應管理制度逐步被完善,對土地測量提出了較高要求,在這種情況下,要想達到有效控制土地資源的目的,就必須有效運用地籍測繪,尤其是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我國土地儲備供應管理的相關工作已進入到了嶄新的時期,政府對該行業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土地儲備供應管理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多,因此,應該充分認識到地籍測繪的重要性[1]。本文主要根據筆者的實際工作經驗,從多角度針對土地儲備供應管理之中地籍測繪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同行業人士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鑒。
通過深入分析土地測繪結果,可以制定出比較合理、科學的土地儲備供應計劃,在此基礎上明確城鎮與鄉村土地儲備供應目標。例如,近5 年某市收儲土地、供應土地分別為22000 畝、21000 畝,土地出讓收入達1075000 萬元,在土地收儲供應管理工作中,地籍測繪為其提供了準確資料。可見在土地收儲供應管理工作中,地籍測繪可為其提供基礎資料。在土地收儲供應管理過程中,地籍測繪為其提供了有力支持,某市以地籍測繪明確項目、片區,運用遙感技術、全球定位系統與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為土地收儲供應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其實際工作中,從土地開發整理到土地入庫再到土地供應,將土地測繪技術與大量數據結合起來,即可對大量土地信息進行動態審查[2]。
隨著近年來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多行業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撐,土地儲備供應管理工作涉及的領域較多,如:土地計劃、土地收購、土地開發整理等,很顯然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體系,可見地籍測繪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下文著重針對該領域之中地籍測繪工作的重要性進行探究:
當前我國土地問題比較突出的方面集中在民生與建設等領域之中。通過調查研究可以發現,可利用土地資源利用不合理、土地數量不夠精確、項目用地保障度不夠等問題在當前比較明顯,運用以前常用的技術進行測量不再可行。從20 世紀80 年代開始,地理信息系統開始在土地儲備管理供應工作中應用,運用該技術可用于檢測土地數量與未被開發的土地數量之中,測量方法簡單可行,還可以明確其所在位置[3]。
我國區域發展平衡性不佳,地理位置存在較大層差,目前可掌握的土地資源管理信息與資料還不夠,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運用地籍測繪對我國土地資源進行研究分析。在實際工作中,運用地理信息技術可快速了解到存量土地、依法收回的用地、舊城區改造土地等情況,評價上述信息可更好的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從而顯著提升相關政策的科學性與有效性。
運用計算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可實現對地理信息的收集、存儲以及運用。地理信息系統可為共享資源、合理配置資源提供技術上的支撐。例如,目前我國正致力于城鄉一體化規劃工作之中,所謂城鄉一體化是指將農村村民、城鎮居民、城市與農村、工業與農業作為一個整體,對其進行研究分析、統籌謀劃,只要做到這一點,并運用地籍測繪技術,即可用其測量土地具體位置,為有關部門提供制定土地儲備計劃提供前提與基礎,從而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發展[4]。
在對土地資源進行測量時,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可對某地、某物進行合理規劃,同時從大量資源之中選出更好的,進一步發展工程和項目,為土地資源合理配置的實現奠定基礎。
要想對土地儲備供應管理的相關工作進行推進,就必須掌握目前我國的相關資源,而要想將土地管理工作做好,同時掌握好有關信息,就必須將地理信息測繪工作做好。大量工作實踐證明,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可明確我國有多少土地、多少土地是可以用的、多少土地是不可以用的、多少土地是需要大力開發的。從地理國情監測角度來看,專業人員可利用地理信息技術,通過利用數字衛星模型將實地信息情況傳輸到計算機上,在此基礎上打造出四維立體模型,僅用一張圖,將點線面結合,即可實時了解土地資源改變。在該背景下,土地檢測工作可更為快捷、精準,在此基礎上能夠更好地推進土地管理工作中對數字化技術的運用[5]。
通過上述內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土地儲備供應管理工作中,對地籍測繪的運用明顯增強了有關部門決策的科學性,也對土地資源合理配置、土地儲備準確性提供了支持。運用地籍測繪以后,我國土地利用管理事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目前在這一方面已獲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地籍測繪是近年來我國國家工程項目發展應用的具體表現,為以后的土地儲備供應管理中入駐高新技術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極大地推進了我國土地管理工作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