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芳 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金融部
企業所得稅的法律頒布實施以來,一些特殊的稅務處理跟目前現行的會計準則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可能在一些時候對一些商業活動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在進行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債務重組過程中,就需要對企業所得稅的稅務處理進行明確和規范的處理,以避免在重組過程中,或者重組之后出現一些問題。當面臨大量債務且無資金流進行償還的時候,為了維系企業持續經營的能力,企業一般會選擇進行債務重組。在債務重組的過程中,由于牽涉到債務人和債權人兩方,所以很多問題需要達成一致才能夠使得債務重組達成。而這類商業活動中,所得稅的處理就較為特殊,會計標準和稅務處理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本文,筆者就企業債務處理中財務會計處理和稅務處理的差異進行比較研究。企業重組的稅務處理較為特殊,會計處理辦法存在一定的差異,下文筆者就這些稅務處理之間的差異實行探討。
企業所得稅的標準實施以來,一些特殊的稅務處理跟目前現行的會計準則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可能在一些時候對一些商業活動產生影響。債務進行重組時,如果出現債務人實際給債權人支付形式為資產或者現金等價值低于企業賬面實際所需要支付的債務值時,在進行會計處理時,這部分差值,在會計處理上會被納入當期的損益,類似于進行捐贈。這種處理辦法會將企業財務賬面上的債務價值與給債權人實際所支付的價值進行了相結合。而從稅務角度而言,其處理辦法與會計角度有一定差異,這將會把資金收付之間的差額以及稅收產生的成本作為其收入的一部分,之后再將企業產生的實際收益進行稅費的扣除,從而得到折損收益或現金收益的處理方式。
(1)作為債務人。債權人在財務非現金資產的使用方式時需要對這部分資產進行估值,在進行估值的時候,按照稅法的規定,其最終價值需要扣減相應的稅費,這個稅費應該由債權人來進行承擔,故扣除稅費之后的剩余資產價值才能夠算作債權的清償資金。由于可能涉及的稅費較高,對于債權人的成本較大,現行的稅法規定債權人可以到當地稅務機構申請延期繳納,最長不超過五年。(2)作為債權人。在債權人會計報表中,非現金資產的支付需要視為實際賬面價值,但是否會帶來收益,這個需要來進行綜合評判。另外在扣完稅費之后的剩余資產價值,與所支付的資產會存在一個差值,這個差額會視為收購所帶來的損失,在會計上會對收入產生一定的影響。另外,所獲得的債權價值與稅費支出之和需要跟債權人之前的賬面價值進行比較,如果產生一個差額,這個差額就視為稅收資本。
(1)作為債務人。會計準則規定,債務人若將其債務轉換為資本來等同于進行債務清償時,應該將債權人放棄所持有債務人用來償還債務的賬面價值和進行重組之后的進行對比,其中產生的差額被作為資本的公積金使用。而在稅務準則中規定,上述的這部分差額應該視為企業重組所獲得的收益,進而應該納入所需要繳納稅款額。(2)作為債權人。債權人在償還方式上進行轉變,當出現償還債務轉為債務資本償還的形式時,這種方式的采用可以使得債務人享有應有的股份,從而確保償還資本與其前面的賬面價值中間有一個差值,這個差值將為資本公積金,因此,其債權人在債務關系的影響下可以享受其應當享有的股份,同時,還可以將納稅的義務進行保留。
(1)作為債務人。在債務人和債權人進行債務重組方案的溝通過程中,可能還會涉及對一些格式化的現有條款進行修改和修訂,從會計角度而言,這就可能造成財務的賬面價值會跟債務人未來應付給債權人的金額存在一定的差異,若當前者(賬面價值)大于后者(債權人應付金額)時,需要將差額計入未來的應付金額中去,并且在重組動作完成之后,這個差額要視作為營業外收入。而若前者(賬面價值)小于后者(債權人應付金額)時,則不需要做任何額外處理。(2)債權人。對于債權人而言,若修改現有條款造成其目前出現賬面價格高于應收金額時,應該把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減少到未來的應收金額,以此來保障當期有損失的記錄保存,若在出現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小于或者等于到未來的應收金額,將沒有必要實行稅務上的處理。
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競爭加劇,生存也越加困難。企業在經營時,因為內部以及外部因素的影響,企業針對自身的債務沒有辦法實現如期償還,這樣會使企業的資金流出現問題。從上文的論述發現,當企業實行債務重組操作時,出現的會計和稅務處理方式會有一定的不同,在企業進行債務重組之前和過程中,需要仔細分析對這些差異的認識,進而采取最為合理的辦法,實現雙方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在企業進行債務重組的活動時,進行稅務規劃以及會計處理的程序相對來說比較復雜,有些時候還要將債務重組的情況結合起來,針對稅務規劃以及會計重組采用科學的辦法,以此來確保債務重組活動可以順利開展下去,同時避免在這一過程中債務人和債權人在利益上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