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廖碧翎,林小紅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廣州 510010)
習慣性流產(RPL)是指婦女與同一性伴侶發生連續3次以上的妊娠胚胎丟失。RPL發生率為1%~5%[1],已成為臨床上最常見的不育癥之一;其治療難度大,給產婦和家庭帶來極大的身心傷害。RPL的發病機制非常復雜,可能的誘因包括子宮畸形、遺傳因素、免疫異常、感染等[2]。最新研究表明,T淋巴細胞介導的母胎界面免疫異??赡芘cRPL的發生有關[3]。妊娠狀態類似于同種異體移植過程[4],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使胚胎不被母體排斥;當免疫耐受破壞后,母體對胚胎產生排斥反應,最終導致流產。T淋巴細胞是一組來源于骨髓的多功能干細胞,按照表面CD抗原分為不同的亞群;其中CD3+T細胞幾乎存在于所有T細胞表面,是成熟T細胞的主要標記物[5]。研究表明,RPL患者外周血CD3+細胞明顯高于正常孕婦,正常孕婦孕前CD3+細胞水平升高是孕期流產的高危險因素[6-7]。本研究通過分析RPL再次受孕患者和正常孕婦早孕期CD3+細胞水平的差異,并隨訪妊娠結局,旨在評價CD3+細胞對RPL患者不良妊娠的預測價值。
選擇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就診于我院婦產科的RPL再次妊娠早孕期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年齡20~36(28.5±3.9)歲。納入標準:本次受孕前發生3次以上自然流產的育齡婦女,患者及配偶間無染色體異常,患者性伴侶精液檢查正常。排除標準:生殖道畸形,內分泌疾病,血小板增多癥或血栓前狀態,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或局部感染,陰道霉菌、衣原體、支原體或滴蟲陽性,異位妊娠,生化妊娠,妊娠滋養細胞疾病。
選擇同期于我院常規產檢的無既往自然流產史正常早孕婦女50例為對照組,年齡20~39(28.6±4.7)歲。研究對象均經血HCG、B超檢查證實本次妊娠。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前征得所有孕婦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研究試劑與儀器: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標記的小鼠抗人CD3單克隆抗體、別藻藍蛋白(APC)標記的小鼠抗人CD4單克隆抗體、藻紅蛋白(PE)標記的小鼠抗人CD8單克隆抗體均購自丹科醫療器械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FACSAria II流式細胞儀(BD,美國);溶血素、肝素抗凝管(BD,美國)。
2.樣本采集:兩組患者均于早孕期抽取新鮮外周血1ml,RPL組抽血時停經時間39~68(53.6±5.6)d,對照組為39~74(54.6±7.5)d。血液樣本采集后置于肝素抗凝管,輕輕混勻3~5次,貼上相應標簽,常溫送檢。
3.流式細胞儀檢測外周血CD3+、CD3+CD4+、CD3+CD8+T細胞數量:取50μl外周血,分別加入10μl FITC-CD3單克隆抗體、10μl APC-CD4單克隆抗體和10μl PE-CD8單克隆抗體,避光反應20min。加入1ml溶血素,避光反應20min,2 500rpm離心5min,棄去上清液。加入200μl磷酸鹽緩沖液輕輕振蕩混勻,2 500rpm離心5min,棄去上清液,載入加入200μl磷酸鹽緩沖液。利用流式細胞儀檢測CD3+、CD3+CD4+、CD3+CD8+T細胞數量,檢測操作參考儀器及試劑盒說明書。
4.資料收集與隨訪:記錄RPL組和對照組年齡、體重指數(BMI)、孕次、產次、停經時間以及外周血CD3+、CD3+CD4+、CD3+CD8+T細胞數量。隨訪孕婦妊娠結局,按照是否成功分娩分為RPL成功分娩組(24例)、RPL再次流產組(36例)和正常成功分娩組(48例),分析影響RPL再次流產的危險因素。
采用SPSS 19.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3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影響RPL患者不良妊娠的獨立危險因素。利用受試者工作曲線(ROC)及曲線下面積(AUC)評價CD3+T細胞對RPL患者不良妊娠的預測價值。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RPL組患者中24例成功分娩,36例再次流產;對照組1例失訪,1例自然流產,其余48例成功分娩。3組間年齡、BMI、產次、采血時停經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RPL再次流產組、RPL成功分娩組孕次顯著高于正常成功分娩組(P<0.001)(表1)。
表1 各組一般資料比較()
表1 各組一般資料比較()
注:與正常成功分娩組比較,*P<0.001
組 別 例數 年齡 BMI(kg/m2) 孕次 產次 停經時間(d)RPL再次流產組 24 28.1±3.9 21.44±2.33 3.22±0.42* 0.11±0.32 53.0±5.7 RPL成功分娩組 36 29.2±3.9 22.05±2.31 3.17±0.48* 0.13±0.34 54.5±5.4正常成功分娩組 48 28.7±4.8 21.12±1.84 0.19±0.39 0.19±0.39 54.8±7.6
RPL再次流產組外周血CD3+和CD3+CD4+T細胞比值顯著高于RPL成功分娩組和正常成功分娩組(P<0.05);RPL成功分娩組外周血CD3+T細胞比值顯著高于正常成功分娩組(P<0.05),但兩組間CD3+CD4+T細胞比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組間CD3+CD8+T細胞比值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圖1、2)。
圖1 各組孕婦外周血CD3+、CD3+CD4+、CD3+CD8+T細胞比值比較
圖2 孕婦CD3+流式檢測散點圖
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CD3+、CD3+CD4+T細胞是影響RPL患者再次流產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0.05)(表2、3)。
CD3+T細胞臨界值為79.02%時,預測RPL患者再次流產的AUC為0.836[95%CI(0.717,0.919)],顯著高于CD3+CD4+T細胞[AUC=0.630,95%CI(0.495,0.751)](Z=2.432,P=0.015),對應的特異性為91.7%,敏感性為63.9%(圖3)。
表2 RPL 再次流產危險因素賦值
表3 RPL再次流產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圖3 CD3+和CD3+CD4+T細胞預測RPL患者再次流產的ROC曲線
生理妊娠類似于同種異體移植,整個妊娠過程即是母體對胚胎免疫耐受的過程。正常情況下,胚胎作為同種異體移植物,可以存活至分娩結束。在妊娠的任何階段,母體自身免疫功能發生改變,會破壞母體和胚胎之間的免疫耐受平衡,導致胚胎移植失敗而發生流產[8]。T淋巴細胞是機體重要的免疫調節細胞,在機體體液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研究表明,T淋巴細胞與生殖免疫有關,T淋巴細胞亞群的平衡對正常妊娠有著重要作用,一旦平衡被打破,即可引起母胎之間免疫失衡,最終導致妊娠失?。?]。
T淋巴細胞介導的生殖免疫機制較為復雜,目前已知妊娠母體的胚胎基因有一半來自于父系;由于胚胎細胞表達了異體抗原,使母胎之間發生免疫排斥,因此母體需要發生免疫耐受才能避免胚胎被母體排斥,從而維持正常妊娠過程[10]。T淋巴細胞介導了由胚胎誘導的母胎天然免疫反應,CD3+幾乎表達于所有成熟T細胞表面,是T細胞的主要表面標志。既往研究表明,CD3+T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可以直接影響滋養細胞的分化和增殖,從而影響胚胎的發育[11]。此外,CD3+T細胞還可能通過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誘發血栓性事件而導致妊娠失?。?2]。本研究顯示,無論是否成功分娩,RPL患者外周血CD3+T細胞明顯高于正常成功分娩組,并且RPL再次流產組外周血CD3+T細胞明顯高于RPL成功分娩組,提示CD3+T細胞升高可能與RPL發生和RPL不良妊娠結局有關。
研究表明,伴胰島素抵抗的RPL患者外周血CD3+和CD3+CD4+T細胞水平明顯升高,且CD4+T細胞異常的患者更容易發生反復自然流產[12-13]。Wang等[14]稱孕婦CD4+T細胞增多時,會增強母體對胚胎的免疫排斥反應,而CD8+T細胞會抑制CD4+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因此CD4+/CD8+T比值穩定對維持正常妊娠起著重要作用。Kwiatek等[15]研究顯示CD3+CD4+T細胞升高可以增強母體的免疫功能,導致母胎排斥反應而誘發流產。在正常妊娠過程中,CD3+CD4+/CD3+CD8+比值(Th/Ts)保持動態平衡,從而維持正常妊娠[16]。本研究發現,RPL再次流產組外周血CD3+CD4+T細胞明顯高于RPL成功分娩組和正常成功分娩組,但是3組CD3+CD8+T細胞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CD3+CD4+T細胞升高可能與RPL不良妊娠有關,而CD3+CD8+T細胞與RPL患者妊娠結局無關。目前關于CD3+CD8+T細胞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爭議較大,梁仲城等[17]稱反復流產患者明確存在外周血中T細胞、NK細胞、CD4/CD8含量分布及T細胞CD4CD25異常表達。Grimstad等[18]則在研究中發現流產和成功分娩的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在妊娠早期CD3+CD8+無明顯變化。CD3+CD8+在RPL患者分娩結局中的作用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本研究采用多因素回歸分析影響RPL患者再次流產的危險因素,結果顯示CD3+、CD3+CD4+T細胞是影響RPL患者再次流產的獨立危險因素。ROC分析顯示CD3+T細胞預測RPL不良妊娠結局的AUC顯著高于CD3+CD4+T細胞(0.836vs.0.630),其臨界值為79.02%,說明妊娠早期CD3+T細胞高于79.02%的RPL患者再次流產的風險明顯升高。Talukdar等[19]報道稱孕婦妊娠前高CD3+T細胞水平是妊娠后流產的危險因素。Du等[20]認為無論妊娠結局如何,孕婦妊娠后外周血CD3+T細胞明顯高于妊娠前,提示CD3+T細胞與妊娠過程有關。本研究由于受試對象入選時間原因,未分析RPL患者妊娠前后血清CD3+T細胞變化情況,在接下來的研究中我們也將在這方面做一些深入探討。
綜上所述,RPL患者再次妊娠早孕期檢測外周血CD3+T細胞將有助于預測患者妊娠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