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曉云

“紫陽的老年體育工作一直以來比較薄弱,自從陳主席走馬上任以來,老體事業才發生了新的變化。”這是干部群眾對縣老體協主席陳貴源工作的評價。
2013年4月,時任縣人大常委會調研員的陳貴源,臨危受命擔任了縣老體協主席。上任伊始,面對縣老體協的“三無”(無辦公地點,無工作人員,無經費)現狀、各鎮一片空白,他提出了“先治‘坡’,后治‘窩’”的工作思路,就是先把工作搞上去,把活動搞起來,再回過頭來把“家”搞好。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干的,身先士卒,開始一心撲在老體事業上。
要搞好老體事業,沒有黨政重視是搞不起來的。陳貴源深知這一點,于是他多次向縣委、政府書面提出搞好全縣老體工作的建議,得到了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把老體工作列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預算了老體經費,安排了工作人員,落實了辦公室。兩辦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老年人體育工作的意見》,建立了老年體協工作領導責任制。縣委常委、組織部長一屆接著一屆分管老年體育工作。
工作中,他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采取突破一點,帶動全面的方法,抓好老體基層組織網絡建設。他親自帶隊到高橋、向陽兩鎮抓點示范,形成了建立鎮村老體協的經驗,縣委、縣政府先后在高橋、向陽兩鎮召開了全縣老體工作現場會,助推了全縣老年體育協會的穩步發展,鎮村老體組織實現了全覆蓋。2016年黨委、政府換屆選舉,針對換屆期間老體協領導變動大的情況,縣委組織部向各鎮黨委及時發布了在換屆選舉期間切實加強老年體協工作的通知,隨后17個鎮22個社區175個村(社區)改選、充實了老年體育協會。對鎮、村、社區老體協提出了組織規范化建設要求,明確了組織網絡建設、掛牌要求、活動室、廣場建設、骨干隊伍、制度建設等五個方面的具體要求。近幾年來,鎮級老體協都是由各鎮黨委副書記兼任老體協主席,由于本身工作任務重,無暇顧及老體協工作。針對這一新情況,2019年陳貴源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帶領縣老體協一班人逐鎮調研,調整充實鎮老體協班子。各鎮黨委副書記由兼任老體協主席改為分管領導,老體協一班人,選由身體健康、組織能力強、愛好文體活動、家住本鎮的退休或退二線的干部、職工組成。較好地解決了基層無人抓的問題,做到了有牌子、有章子、有專門的辦公室、有人抓、有活動、有經費,使基層老體協工作大見成效。
同時,他采取以點帶面的方法,在縣城形成了多形式的老年活動隊伍:建起了中老年籃球隊、佳木斯隊、冬泳隊、橡筋操隊。成立了太極拳、乒乓球、象棋、柔力球、自行車等專項協會。經常性開展各類大、中、小型文體展演活動。近幾年來先后承辦過“三省市籃球友誼賽”“四省市冬泳賽”“四地市乒乓球賽”等大型活動十余次。同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組織各健身團隊積極開展對外學習交流,與周邊縣市交流互動。縣城各專項協會自告奮勇地到農村、進社區和敬老院慰問演出,既帶動了基層文體活動,又展示了老體隊伍的實力。
“打鐵先要自身硬”,工作中,陳貴源要求別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帶頭做到,處處起表率作用。2013年他剛任縣老體協主席,一個人扛起了老體協的重擔,單位沒人寫文件,他就自己寫,沒人寫新聞稿,他就自己琢磨完成,加上時不時下鄉搞調研,那真是里里外外一把抓。2016年1月,在陜西省老體協的關懷下,紫陽縣建立了老年體協網站。面對這項新工作,陳貴源帶頭學習網站管理和現代傳媒技術,主動參加省老體協網站管理員培訓班,很快就學會了網頁制作、圖片文字上傳的基本要領,并置身于老體活動的全過程。率先垂范帶頭寫稿件,全方位宣傳老年體育工作,彰顯了老年人的精神風采,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提升了老年體協的社會影響和文明形象。
“退休以后還忙得不亦樂乎,真的讓人無法理解,又不多拿一分錢,到底圖個啥呀?”面對一些人的不解,早已聽慣了嘮叨話的他總是笑著說:“圖個啥呀,就圖個健康快樂!”追求健康快樂的人們記住了紫陽縣老體事業開拓者的樸實話語,因為他的“不亦樂乎”,紫陽的老體事業一步步迎來了發展的春天,而他本人也被安康市體育局評為2011-2015年安康市群眾體育先進個人、被國家老體協表彰為2011-2016年度全國老年體育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