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
氣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評價體系構建研究
徐旭曼 王仕星 孔學祥 朱士高 董江(1∶1)
天氣氣候研究
相似路徑兩臺風(1513和1521)引發浙江暴雨成因對比分析
王忠東 曹楚 程瀛(1∶6)
近年來臺風登陸臺灣島后路徑偏折的若干統計特征
張靈杰(1∶15)
杭州市四季氣候變化特征分析
胡云麗 陳斌(2∶1)
近60 a灘坑流域極端降水的氣候變化特征分析
史珩瑜 任晨平 朱占云 王菊芬 方楠 丁雨鑫(2∶6)
最小二乘法在洞頭區極大風速訂正預報中的應用
武豐民 吳舒婷(3∶1)
1812號臺風“云雀”路徑突變特征及大尺度成因分析
肖王星 董群 錢燕珍 吳福浪(3∶8)
頻率匹配法在浙江臺州ECMWF細網格降水產品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朱昊 翁之梅 楊詩芳 謝成玉(4∶1)
衢州市暴雨時空分布特征分析
王健疆 陳江鋒 龔理卿(4∶5)
浙江省2015年多梅年和2018年少梅年大尺度環流特征的對比分析
王麗娟 鄧方俊(4∶9)
公共氣象服務
淺議手繪漫畫在氣象科普中的優勢
董旭 李惠(1∶20)
氣象科普微視頻的服務應用思考
崔潔 金希 鄭博聞(1∶23)
GB/T 37926—2019《美麗鄉村氣象防災減災指南》國家標準解析
張瑩 江杰 葉戴麟 黃瀟 孫佳怡 萬奎 駱麗楠 陳中赟(1∶27)
浙江氣象融媒體業務發展的實踐和思考
劉娟 張眉 徐海軍 徐瑤(1∶30)
互聯網+背景下智慧氣象業務與服務眾創架構研究
王興 周娟 卞浩瑄 曾康(2∶17)
臺風“利奇馬”影響期間氣象微博服務分析
張眉 劉娟(2∶23)
融媒體時代天氣如何玩轉直播
袁超 劉娟 劉丹妮(2∶27)
“義新歐”商貿氣象服務初步研究
符仙月 周燁堃 何鋒(3∶15)
5G時代浙江短視頻氣象服務發展探析
王穎 劉娟 徐瑤 張眉(3∶19)
浙江省水文氣象服務業務系統設計與實現
陸明 張玨 張瑋瑋 朱占云(3∶23)
水上項目競賽氣象服務的需求調研和建議
鄭錚 趙昶昱 徐彬 錢燕珍(4∶30)
生態環境氣象
教材中的閱讀內容是極為有限的,學生雖然能夠在課堂上有所收獲,但是卻不能展開全面、深入的閱讀實踐,學生的能力不能得到鍛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當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使其可以在廣泛的閱讀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英語能力與素養。例如在《Saving the Earth》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將網絡上相關的教學資源引入課堂,也可以為學生介紹優質的資源讓學生在課下觀看與學習,例如與環保相關的視頻、國際新聞等,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將會對地球保護問題產生深刻的認知,并進一步加強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與認識。
寧波北侖港區空氣質量特征及污染空氣成因分析
俞科愛 董群 陳從夷 朱佳敏 陳磊(2∶12)
桐廬縣PM2.5預報技術研究
楊栩 汪洲 俞軍華 江濤(4∶19)
臨安區域大氣本底站黑碳氣溶膠濃度觀測研究
單萌 徐曉飛 董一雷 俞向明 岳毅(4∶25)
氣象現代化建設
精細化暴雨監測預報及風險預警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李爽爽(3∶29)
勵臣儒 李從初 姚浩立 楊豪 徐振宇(3∶36)
技術報告
省級氣象裝備運行監控系統設計開發
張東明 王志誠 汪章維(1∶35)
新型自動氣象站數據傳輸監控及保障系統
姚浩立 李從初 許皓皓 徐振宇(1∶39)
3次南海秋季臺風在寧波沿海強天氣過程對比分析
張晶晶 俞科愛 徐彬 陳迪輝(1∶43)
氣象巨災保險的現狀、挑戰、機遇與參與對策研究
李穎 李瓊 邱靜怡(2∶30)
杭州市防雷安全監管現狀分析
劉敏 邊學文 方琴(2∶36)
DFC1型光電式日照計與暗筒式日照計的對比分析
楊煥強 張桂珍 孔萬林 盛暉(2∶39)
牛頭山庫區人影技術思路及效果分析
尹先龍 王鑫凱(2∶46)
2019年梅汛期一次大暴雨過程成因診斷分析
章瑩菁 徐柳韻 申屠行鐘 孟倩(3∶40)
湖州地區2017年7月中下旬極端高溫過程分析
周之栩 尹浩(3∶45)
海洋氣象漂流浮標運行監控系統設計研究
張東明 曹曉鐘 汪章維 王志誠(4∶34)
浙江“03.21”致災強冰雹的超級單體風暴過程分析
吳福浪 董群 白松竹 肖王星 張晶晶 沈欣(4∶38)
水位觀測儀探析與改進
丁妙增 陳愛蓮(4∶44)
氣象科技動態
北極海冰消融或加速病原菌傳播
(1∶48)
大氣中微粒導致熱帶地區云層變薄
(1∶48)
396項最高溫紀錄被打破意味著什么
(1∶封三)
研究發現全球風速正越來越快
(1∶封三)
其 他
《浙江氣象》2020年總目次索引
(4∶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