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露香 浙江航空服務有限公司 顧玉勤 杜文虎 上海水星家紡海安有限公司 洪萍萍 浙江航空服務有限公司
金融領域屬于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具備較大作用力,以此為互聯網金融發展奠定良好基礎。2013年為互聯網金融元年,金融監管機構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提供政策環境,注重理念融合與自由發展,認同了互聯網金融發展方式。2014年,互聯網金融進入到政府工作報告中,為互聯網金融提出創新發展模式,能夠尋找市場定位。監管部門的重視,為互聯網金融提供決策支持,此后互聯網金融進入到國家金融行列。然而由于金融經濟存在城鄉二元化特征,導致金融經濟出現金融空白和金融排斥問題。為了緩解金融排斥問題,需要探索新的發展模式,確保市場主體可以享受到高效的金融服務,全面提升社會福利水平。
互聯網金融的定義與外延存在較多爭論,通常認為是互聯網載體的金融活動與關系總稱。網絡銀行、手機銀行、網絡信貸與理財平臺,均屬于互聯網金融的表現形式。因此互聯網金融屬于金融領域和信息領域的聯合創新產品,主要表現在信息處理模型和支付方式上。金融的本質在于資金融通與借貸交易中介,互聯網屬于先進科技手段,結合金融能夠處理金融行業存在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對稱問題。
在金融快速發展過程中,開始衍生出普惠金融概念,金融業的未來發展在于低收入群體、微小企業和偏遠地區,能夠將金融空白群體納入金融服務體系中、金融普惠注重皮面效應,實現金融服務對象擴展。金融包容性屬于二維概念,能夠展現出金融發展期間的廣度與深度。注重金融普惠性,能夠將所有群體納入金融體系中,此時會導致金融發展存在偏差,影響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還會加大監督管理難度。在金融體系中,商業銀行缺乏能力和動力承擔社會責任,投入成本比較大,不滿足商業化經營理念。但是金融包容性展現出兼收并蓄、合理互融理念。因此,金融包容性屬于包容性經濟增長在金融領域中的應用,不僅包含服務寬度擴展,還包含深層次挖掘。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信息基礎支持下,互聯網金融迎來全面發展機遇。與傳統金融模式相比,金融包容性不僅帶來技術脫媒和金融脫媒,還能夠高效契合包容性發展理念,以此實現金融的包容性增長。
基于廣度層面分析,互聯網金融不會受到地域限制,可以通過ICT技術連接到傳統金融服務中,以此減少服務成本,還能夠擴大金融服務對象,有效彌補貧困群體的金融空白,加大金融滲透度。
基于供給層面分析,銀行等機構能夠有效緩解地區金融排斥,避免弱勢貧窮群體納入金融體系供給層。金融機構具備逐利性特點,擴大物理網點的成本較高,從而導致偏遠地區無法享受金融服務。在互聯網技術和通信技術發展中,能夠有效處理金融服務問題。傳統金融機構借助網絡技術,能夠為偏遠地區提供手機銀行和網絡銀行等便捷服務。
基于需求層面分析,日常生活對于非現金的需求量加大,電子轉賬和刷卡消費業務均可以在電子化設備實現。隨著電話人工銀行、ATM取款機和手機銀行的出現,人們可以隨時享受到金融服務。
互聯網金融與其他傳統形式的支付方式不同,可以明顯降低先進金融服務的信息不對等和交易成本問題。針對縱向金融包容性問題,金融發展期間存在的問題,可以展現出不包容所致發展不均衡問題。正是由于存在不包容問題,從而導致低收入群體投資渠道,農村金融缺乏信貸支持,無法緩解收入差距,還會加大城鄉差異。
互聯網金融在縱向深度上,不僅可以應用低成本與規模效應,促使金融服務交易成本降低,同時借助技術手段對金融產品及服務進行優化開發,確保居民可以享受金融產品所致資產收益增加,以此改善金融消費者的福利。在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發展中,可以簡化網絡信貸的審批流程,避免出現信息不對稱問題,還可以緩解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風險,解決微小企業和農戶的貸款難問題。
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展,有效處理企業資金歸集問題。第三方支付平臺屬于獨立資金中轉平臺,能夠為企業處理跨地區的資金問題。其一,公司與經銷商貸款收付的空間跨度表達。其二,貨物和貨款時間不同步,極易導致買賣雙方在無機制約束下,產生錢貨兩失問題。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建立合作關系,有效處理上述問題。企業收款方式主要包含網銀轉賬、銀行轉賬、現金與刷卡等,上述方式均會受到時間與空間限制,從而產生人力成本及時間成本。針對偏遠地區客戶,成本費用更高。經銷商分布在各個地區,所有網點使用同一張銀行卡轉賬的可行性低,傳統刷卡收單方式無法確保資金安全,經銷商還需開設銀行卡,通過轉賬方式歸集資金,此時資金回籠效率較低,并且會產生較多成本。在引入第三方支付平臺后,可以和經銷商綁定多類銀行卡,在確認收貨時就可以劃轉資金。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行使催收賬款權利,將不同銀行匯集資金打到銀行對公賬戶上,以此提升資金歸集效率。企業選擇某一家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以此提供終端接口,通過該接口可以實現資金賬戶和多個銀行的連接,能夠打破不同銀行的限制。同時,統一資金流和信息流,能夠簡化企業財務對賬煩瑣性,全面提升資金首付的安全性與便捷性。在第三方支付平臺幫助下,銀行可以處理客戶資金歸集問題,以此加強客戶粘性。通過梳理流程可知,第三方支付平臺為企業提供資金歸集服務,可以減少多方面工作,以此降低交易成本。
對于個人客戶而言,不僅包含普通賬戶查詢與轉賬,基于互聯網模式,可以加深電子商務化水平。在出現余額寶理財產品后,多數電商平臺與金融企業開始進入大第三方支付市場,從而出現“平安理財”“微信理財通”等,為移動互聯網用戶提供便捷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在余額寶產品影響下,金融產品電商化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傳統銀行理財具有銀行成本,可以設置理財最低金額,排除了低收入群體,居民的零散資金缺乏投資渠道。所以,傳統金融體系不包含低端理財產品與服務,客戶零散資金缺乏投資平臺,因此無法實現增值效益。對于淘寶網和微信等運營商來說,在打通平臺后,可以匯集客戶零散資金,以此實現碎片化理財。對于碎片化理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其一,支付寶網上支付平臺通過客戶發力,針對虛擬賬戶的小額資金,開發具備收益的理財產品。其二,微信等通信運營商,可以在手機軟件上接入不同理財產品購買渠道,確保客戶可以隨時管理活期資金。上述方式都和余額寶比較相似,只是應用不同的介質。不管采用哪種理財方式,都可以實現碎片化理財,隨時管理資金,也可以購買金融產品,提升資金有效利用率。
綜上所述,現代技術能夠為互聯網金融發展提供創新來源。互聯網技術為金融領域帶來信息對稱提升、交易成本下降等優勢,因此能夠促進互聯網金融擴大創新。通過分析互聯網金融支付方式與資源配置模式可知,互聯網金融的支付方式完全不同于傳統金融,同時借助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能夠使互聯網金融有效補充傳統金融的空白,以此減少信息不對稱與交易成本高等問題,緩解金融排斥問題,全面提升金融包容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