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森
摘要? ? 本文對林業生產中造林和撫育技術進行探討,包括制定可行的造林方案、整地、選擇種植方法以及開展幼苗、幼林、中齡林撫育等,旨在通過科學合理的營林方法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的生長量,從而促進成林達到造林的目的,以推動林業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 ? 林業生產;造林;撫育
中圖分類號? ? S753;S725?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5-0153-01
定邊縣地處陜西省西北角、榆林市的最西端,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鄂爾多斯荒漠草原的過渡地帶,屬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多風、夏季多干旱。經過歷代人為的破壞和自然環境的演替,定邊縣生態環境逐步惡化,水土流失嚴重,土壤沙化、鹽漬化嚴重。多年來,省、市、縣各級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在防治土地荒漠化方面成效顯著,然而與生態環境建設仍存在巨大差距。林業造林能夠緩解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壞問題,對于防風固沙起到很重要的作用[1]。本文對于林業中的造林和撫育技術進行探討,旨在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的生長量,達到造林、成林的目的,以推動林業產業的發展。
1? ? 造林的意義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一直是定邊縣的重要問題。植樹造林可以起到阻擋風沙、提高土壤質量、減少泥沙流出、增強山地坡地的穩定性、緩解由于強降水造成的水土流失的作用,使耕地有天然的保護墻,同時可以改善和凈化被污染的空氣和土壤,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業發展,使農民的收益得到保障。
2? ? 林業生產中的造林技術
2.1? ? 制定可行的造林方案
林業的生產受到地域、氣候及地質等條件的影響,因而在造林前需根據當地環境條件進行研究,制定可行的造林方案,使林業生產既能起到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又能發揮良好的經濟效益[2]。同時,在設計造林方案過程中,還要根據當地環境選擇適宜的樹種,以保證林木成活率。
2.2? ? 整地
為了給林木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需要對造林土地進行整理,如除雜草、對土地進行深翻等,使得土壤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2.3? ? 選擇種植方法
綜合考慮定邊縣的氣候條件和地質條件等因素,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林木種植。如果造林土地的土壤條件較好,可通過播種的方式進行造林。這種方法操作簡便、省時省力、效率較高。
3? ? 林業生產中的撫育技術
3.1? ? 幼苗撫育
根據當地的地質條件和環境選擇樹種,并采取正確的方法保存種子。種子處理之后才能進行播種。種子發芽后,要用草席進行覆蓋,當發芽率達到70%以上時,可以逐漸將草席撤掉,直至種子全部發芽。
樹苗在幼苗時期,很容易受到氣候、人為活動等外界因素影響而死亡,因而需要精心撫育。要按時對幼苗進行澆水,并根據幼苗的出苗情況進行補苗。在夏季,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曬措施,防止強光照射幼苗;秋季時,需要為幼苗施磷肥,以促進其生長;冬季注意防止幼苗受到凍害,可通過搭建防風棚、覆蓋草席等措施進行保暖。幼苗期內,苗木對于水分的需求并不多,澆水要適量;當幼苗進入生長期后,需要提供足夠的水分以促進其生長,此時要定期給幼苗澆水,保證所澆灌的水量可以滿足根部充分吸收所需要的水分[3]。遇到比較干燥的天氣,要適量增加澆水次數,避免由于缺水而造成幼苗不能正常生長發育。
3.2? ? 幼林撫育
當林苗處在幼齡階段時,需要對林地做好管理工作,確定林苗間距并進行挖坑。要選擇抗逆性較強的苗木進行造林,等到合適的造林時間起苗并盡快運輸至造林地,避免由于運輸時間過長而出現苗木缺水、死亡等問題[4]。在進行苗木種植時,要保證苗木根部舒展,澆水量要滿足林木需求,然后對樹坑填土并踩實。如果所起的苗木是裸根,需要進行打漿栽植。
做好幼林的撫育工作,林木的成活率才能夠得到保證,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一是要確定林地種植密度,拔除林地中長勢較差的林木,保留長勢較好的林木,以保障林木的整齊度。二是做好林地的中耕除草工作,防止幼林地病蟲草害的發生。常用的除草方法有人工和機械2種,因人工除草耗時耗力,機械除草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三是定期對林地施肥、翻土,為林木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四是遇到寒冷天氣,要對幼林及時采取防寒措施,防止林木受到凍害,可采用土埋或者薄膜覆蓋等方式。此外,要安排專人看管林木,避免林木受到踩踏等人為損害而導致其死亡。在干燥季節,需做好防火工作。
3.3? ? 中齡林撫育
林木不但能夠改善生態環境,還能增加造林部門的經濟收入。當林木成熟后,可進行合理的砍伐。砍伐林木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在合適的時間進行間伐,不可連續砍伐。由此既產生了經濟效益,也能夠保障林木正常生長,避免由于隨意砍伐而造成林木毀壞。同時,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需加強日常管理,做好日常巡檢。在中齡林生長過程中,及時清理雜草和因病蟲害而死的林木,保障林地衛生,促進林木健康生長。
4? ? 結語
林業生產對于地方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可根據本地土壤條件和氣候,選擇合適的造林區域;并根據林木生長特性,在林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采取相應的撫育技術,以促進林木健康生長,在保護生態環境、改善區域小氣候、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作出貢獻的同時,確保林業經濟的正常可持續性發展。
5? ? 參考文獻
[1] 范偉香.造林與撫育相結合提高森林覆蓋率[J].吉林農業,2015(14):102-103.
[2] 劉曉東.林業生產中的造林和撫育技術探析[J].山西農經,2018(23):57.
[3] 董曉峰.林業生產中的造林和撫育技術[J].江西農業,2018(12):102.
[4] 劉富強,李軍遠,薛文喜.營林生產中造林規劃設計和造林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8(1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