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曉暉 衢州廣播電視大學
老年教育作為我國終身教育體系的有機構成,必須面向全國廣大老年人群體,讓更多的老年人進入老年大學(學校)接受老年教育,滿足他們不斷變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教學管理的民主,主要表現在校、系和班級三級教學管理中,凸顯教師和老年學員的主體地位,樹立教師和老年學員的“主人翁”意識,充分發揚教師和老年學員參與教學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關心和關注老年教育的發展,為老年教育教學管理改革創新建言獻策。
這里的人性化理念,特指老年大學(學校)三級教學管理人員必須依據老年學員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設身處地的為其做好一切服務工作,大到課程設置,小到教室的教學環境,甚至于樓梯、走廊和廁所設施的設置,使廣大老年學員進入老年大學有“賓至如歸”之感,確實感受到老年大學是他們美好的精神家園。
這里的“開放”,特指老年大學的教學管理人員應善于學習和汲取世界教育文明的優秀成果,結合本國、本校的具體實踐改革創新;走出學校,到其他老年大學深入教學第一線學習,取回“真經”,經過“消化”和“改造”,使之具體化為本校教學管理改革創新的新舉措,并取得一定成效。
未來老年教育辦學主體應該進一步社會化,既有公益性的由政府主導的老年教育公共服務資源的供給,又有市場化的由企業、社會組織等主體自主創辦的老年教育。政府主導的公益性老年教育定位是普惠性的,老年人需要承擔的學費較低廉,辦學層次較簡單;而企業、社會組織等市場主體創辦的老年教育則可差異化、層次化,老年人需要承擔的學費相對較高,但辦學層次多元,其中包括高端型老年教育,能夠滿足對老年教育的高水平需求。
發展社區老年教育是我國近十年來總結凝練的有效經驗,這種辦學理念強調構建家門口的老年學校,具有顯在的科學性和前瞻性。立足社區、發展社區教育是結合學習對象特性而做出的科學研判。發展社區老年教育既能夠降低老年人就學風險,又能夠滿足老年人學習要求,是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辦學行動。發展社區老年教育能夠盤活社區各類資源,實現社會資源最大化和最優化,能夠快速實現老年教育服務資源的普及。隨著社會服務的整體下沉,圍繞社區構建了各類豐富的文化載體,依托社區發展社區老年教育已經具備了顯在的基礎資源。當前,社區老年教育服務資源主要有兩類,分別是面授式的社區老年學習苑和遠程網絡式的老年電視大學教學點。但這兩類老年教育整體辦學水平不高,以至于老年人更愿意去老年大學就學。為此,可采用“老年大學+直屬教學點”的模式施行,即在一定區域內以老年大學為核心,各社區老年教育教學點逐步納入老年大學系統中,成為老年大學的直屬教學點。這種辦學模式能夠充分利用老年大學的優秀師資、辦學經驗等現有資源,實現老年教育資源的區域共享融合。此外,還能夠實現老年教育人才服務的良性循環,即依托老年大學培養優秀老年學員,進而再將優秀老年學員輸送到各社區,使之成為社區老年教育教學點的師資。
當前,老年教育以閑暇教育為主,重在滿足老年人群的基礎就學需求,教育內涵不足。如在課程設置上專業化、系統化不明顯,人才培養上層次化、體系化缺失。盡管部分老年大學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如上海、杭州等發達地區老年大學開始設立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等,在課程內容上也有明顯改觀。但普遍來看,全國老年教育的專業化水平明顯較低。為此,需要對當前老年教育的培養目標進行重新定位,對老年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系統規劃,設立人才培養標準,完善入學、培養和畢業系統機制,凸顯教育的專業化特性。構建專業化的老年教育培養模式,既能夠保障教育質量,又能夠化解老年人擠占教育資源的現實難題,還能夠真正實現老年人知識的專業化重構,實現教育孵化和培養人才的目的,為各相關行業輸送可適用的專業人才,推進老年人力資源的開發。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科技已經融入和改變社會各個方面,老年教育也難以避免。為此,老年教育在教育方式上需要深化變革,通過借力現代科技、網絡,實現教育方式的信息化。一是加快推進線上線下教育融合,著力拓展老年教育空間,實現老年教育服務的系統推進。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搭建全媒體、多終端的老年教育網絡和遠程學習平臺,構建“老年教育+互聯網”的新局面,擴大老年教育可及性,實現“人人可學、處處可學、時時可學”。三是不斷完善網絡學習資源,搭建網絡空中課堂,通過在網站開設視頻課程、微課、電影、戲曲、益智游戲、健康測試工具等,為老年人能在家享受到優質、免費的老年教育網絡資源創造條件,提升老年教育資源進村入戶的質量。四是創新教學手段,借助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優化教學過程,采用多種激勵方式培育老年人網上學習圈、移動學習群等網絡學習團隊,提高老年學員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目前,老年教育內容多以“康樂休閑”為主,但是隨著老年人學習能力的增強和社會環境的變化,老年人的學習需求逐漸走向多元化和個性化。為了適應社會節奏和便捷生活服務,老年人學習的欲望越來越強烈。同時,不同的老年人有各自的偏好,對于各類文化知識的學習也各有不同。因此,面對這些新形勢、新要求,未來的老年教育內容需要進一步創新,結合時代特性精準設計教育內容,滿足老年人學習需求的多元化和個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