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紹民 黃春平 江西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安源煤礦
對于煤礦企業來說,其通風系統的安全性直接決定了生產的安全性,煤礦通風工作的開展對于礦井生產的平穩進行有著重要作用,同時還能夠及時將其內部的各類粉塵以及瓦斯氣體排除,可以有效提升工作人員工作環境的質量。
從目前來,我國整體的煤礦事業呈現出平穩發展的態勢,盡管如此,我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相關政策與法規方面存在不足之處,無論是政策的制定還是實施都有著較大的阻礙。唯有明確在法律條文中規定相應的安全措施,才能真正讓煤礦企業認識到通風安全的重要性,并采取妥善的處理措施。然而在實際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部分企業由于缺乏政府的監管,便無視了對于部分生產環境的整改工作,這使得各種通風安全事故層出不窮,造成了極為嚴重的損失以及社會影響。
我國的煤礦生產地質條件存在比較復雜的特點,再加上如今在開采深度方面正在逐漸遞增,這使得礦井的危險性有所增加。在部分地區,由于地應力異常問題會產生瓦斯積聚的現象,在該地區進行開采時便會使得瓦斯突然釋放進而引發瓦斯突出事故。當瓦斯突出之后,巷道中的瓦斯濃度將會急劇增加,一旦遇到明火便會爆炸進而破壞礦井,對于通風的安全性有著較大的制約作用。
除了自然因素以外,管理不當同樣會引發煤礦通風安全事故,部分煤礦為了能夠提升出煤量,擴大煤礦的經濟效益,便不重視安全生產,讓工人大量加班,這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人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失誤的可能性,提升了煤礦企業運行的安全隱患。井下有著較為繁重的體力勞動,而部分招募而來的工人在文化程度方面存在欠缺,而且其并未形成良好的安全生產意識,時常會出現違規操作的問題,致使煤礦的安全事故頻發。煤礦的通風科并不歸于生產部門,所以部分技術人員在待遇方面較差,難以留住有能力的技術人才,降低了礦井通風方面的安全性。
對于煤礦的安全生產來說,政府有著較強的約束作用,政府應當在原有的基礎是哪個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完善,以此實現對煤礦企業更好的約束,在實際進行完善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聽取礦上工人的相關意見。除此以外,在對安全政策法規進行制定時,應當綜合考慮煤礦生產的各方面實際情況,嚴禁一味借鑒其他國家經驗,同時,為了政策法規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的有效性,應當充分檢查各煤礦企業的通風安全情況。針對那些有著較強安全措施以及通風條件良好的企業,可以適當采用物質獎勵的方式予以激勵,而針對那些通風環境較差的企業需要責令整改,并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敦促其提升通風安全。政府人員在進行執法監督時,應當嚴格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切實保障好煤礦企業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杜絕各種瞞報隱患的現象。
通常情況下煤礦通風事故的出現都會呈現出一定的突發性特點,面對該類問題,相關工作人員務必要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強化開展對于地質的勘探工作,從瓦斯地質學的角度出發,煤層地質構造在極大程度上決定了瓦斯的賦存和聚集。在部分地質構造區中,瓦斯壓力會呈現出異常狀態,這便使煤與瓦斯出現突出問題,基于此,面對該類情況,相關工作人員應當采用適當的方式,強化對于煤層地質構造的勘探工作,尤其是要勘探部分小斷層。從目前來看,鉆探法是最為常見的勘探方法,主要是采用鉆孔的方式來獲取地層資料,然而該方法在應用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需要配合相應的物探方法,包括電磁法勘探以及地質雷達等,這樣便可以獲得更加全面詳盡的地質資料,有助于后續對于各種突發狀況的高效應對。
之所以會出現煤礦通風事故,絕大部分是因為相關工作人員并不具備良好的安全意識,基于此,煤礦企業務必要強化工作人員的危險防范意識,開展相應的安全教育,幫助其形成安全第一的理念。與此同時,煤礦企業還應當敦促各部門真正認識到通風安全的重要性,轉變其原有的生產理念,將通風安全管理工作同日常工作結合起來,并采用由上至下的方式展開安全教育,以此提升安全工作的有效性。煤礦企業同樣可以通過案例分析以及專家講解的形式進行安全培訓教育,并將安全知識整理成冊向工作人員發放,切實強化其本身的安全防范意識,為后續的安全生產奠定堅實的基礎。企業應當采取針對性地措施培訓通風安全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使其能夠在出現通風設備問題的第一時間便能夠處理好,使其得以高效、平穩運行,實現煤礦生產安全性的提升。
除此以外,煤礦企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強化對于通風環境的管理工作,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內容入手。首先,企業需要對空氣環境進行認真檢測。其次,煤礦企業需要實現預防相應的安全隱患,對于開采環節中潛在的各類安全事故展開辨別與確認,并將其按照危險系統進行分類,進而開展相應的分析與預防,將安全隱患第一時間排除。最后,煤礦企業需要對硬環境開展仔細檢測,包括工作場所的靈敏度以及相關防護用品的事先準備等,此舉能夠在極大程度上降低作業人員做面臨的安全隱患。
總而言之,在煤礦通風安全方面存在諸多的制約因素,優化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能夠切實提高煤礦的生產安全,對于煤礦企業整體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務必要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開展管理工作,進而保障礦井通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