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荻 鄭州西亞斯學院
互聯網的發展和進步,的確很大程度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改變。當下的網絡社會中,人們的日常工作以及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所謂互聯網金融,總體含義就是以互聯網技術作為前提和基礎進行的各種金融活動。對互聯網金融進行詳細分析的時候,應該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兩個含義所包含的內容有一定的差異和區別。廣義的互聯網金融包含的范圍比較廣泛,不僅僅包括非金融機構的互聯網企業從事的金融活動,還包括一些專業的金融機構,通過互聯網從事的金融業務等等;而狹義的互聯網金融,指的就是互聯網企業展開的一些活動,由互聯網技術作為前提和基礎的一些金融方面的業務等等。隨著互聯網金融的飛速發展,傳統金融的確遭受了一定的打擊,面臨著許多挑戰;但是互聯網金融無法也完全取代傳統的金融業務,傳統的金融服務還具有一定的優勢,比如說對于金融客戶的優質的服務態度和了解程度,可以幫助客戶選擇更加合適的金融產品。因此,傳統的金融業務所需要的是及時的創新,從而取得可持續的發展和進步。傳統的金融服務進行創新的一個主要的方式就是和互聯網金融進行結合,將二者的優勢融合在一起,推動整個金融行業的發展。
從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情況可以看出,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可以分為三個方面: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化,第三方支付融資中介,以及互聯網理財業務。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化是將一些傳統的金融業務在互聯網上進行交易和發展,完成整個交易的流程,借助互聯網技術開展快速的交易。而第三方支付指的主要就是利用互聯網技術來開展支付和清算活動,可使得多個項目同時完成,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而融資中介是為了在保證金融交易不變的情況下,加快融資的速度,當前最具代表性的融資中介就是P2P平臺。互聯網理財業務所指的主要是通過互聯網金融進行產品方面的銷售,加速并提高產品的銷量。
近幾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不斷加速,隨之而來的也有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一些研究和調查表明,截至到2015年,我國已經出現了大量的網貸平臺,從數量上來看,運營的一些機關平臺已經達到了2500多家,一年的成交額高達9800多億[1]。但我國的相關管理監督機構并沒有及時地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制定相關的措施,也并未提出一些管理方案。正是因為我國互聯網金融和國家監管的發展速度之間不匹配,因此導致互聯網金融在發展時出現了很多阻礙。很多網貸平臺在制定相關規范時,都是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一些標準,并沒有統一嚴格的標準對互聯網金融平臺進行限制,所以使得很多網貸平臺都出現了虧損的情況。在2018年時,我國大量的P2P平臺因為資金方面的問題而出現了虧損,甚至倒閉[1]。這就是當前互聯網金融單獨發展所存在的一個缺陷,如果結合傳統的金融服務就可以有效地解決問題。如何將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進行優勢結合,達到科學的融合發展,是當前有關金融部門應該研究的一個主要的問題。
傳統金融多采取線下營業點模式,規模大,相關部門也配備有更完善的法律法規監管條例,公司注冊條件多,準入門檻高,業務開展受限。而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快,監管不嚴,導致不法分子鉆法律漏洞,創建大量不正規平臺,組織違法金融活動,最終投資人利益受損。
傳統的金融行業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面對的都是一些比較高端的客戶,而一些資質相對較差的客戶,就無法去滿足相關服務的資質,不能成為傳統金融行業的客戶。傳統金融行業的貸款一般情況下都在1000萬以上,這樣的門檻使得一些中小型的企業根本無法達到相關的標準,而互聯網金融面向的客戶市場,主要則是面向低端,這能夠有效地滿足一些小型企業對于融資方面的需求,并且在發展的過程當中設置的投資起點也非常的低,使得一些企業的發展需求能夠得到滿足。
傳統的金融行業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擁有了大量的銀行網點,已經發展了固定的客戶,而整個運營成本也會隨著運營規模的擴大而不斷增加。互聯網金融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則是采取線上形式來開展服務,主要是通過網絡客戶端來和客戶進行溝通和交流,客戶可以更便利地獲取信息,從而擴寬了產品銷售渠道,有效地提高了金融產品的經濟效益。
相較于傳統的金融服務來說,互聯網金融更加便利,產品更加的多樣化。從金融產品和服務方面來看,傳統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非常的固定,也比較單一,用戶可以根據自身對于資金的需求,選擇不同的金融單位定制金融服務,滿足其個性化需求。而互聯網金融采取批量化服務模式,缺乏了一定的針對性。
傳統金融的線下個性化服務模式所需要的資金和成本都比較大,運營起來比較困難,而通過互聯網不僅能夠有效地降低運營成本,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互聯網可以批量化地銷售標準化的一些金融產品以及金融服務,從而有效地節約用戶辦理相關業務的時間,使得整個金融服務的經濟效益得到提高。
想要使得我國社會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與進步,必須對我國金融行業進行及時的改革,將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兩者進行有效的融合。筆者認為傳統金融行業和互聯網金融行業,兩者的客戶定位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互聯網金融并不是傳統金融的顛覆者,或者說是替代者,它更像是一個融合性的改善者。傳統的金融業則需要明確自身所存在的缺陷,進而更好的開展改革活動,以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優勢解決傳統金融服務當中的問題。比如從產品的多樣性方面來看,傳統金融無法提供較多的金融產品,而現階段借助互聯網,就可以向客戶提供大量的金融產品服務,從而使得金融客戶從多樣化的金融投資當中收獲到更多的效益。
傳統金融行業在進行改革創新的發展過程當中,首先應該轉變的就是自身的經營理念,本著以客戶為主,推動金融市場發展的思想去進行服務。降低客戶準入門檻,積極扶持中小企業。同時,傳統的金融行業還需要對中介的角色進強化?,F下社會中,互聯網逐步成為客戶和服務者之間溝通的主要橋梁,相較于傳統金融下的簡單商品交易模式,互聯網金融可以更有效地更快速地促使客戶和服務者之間的溝通交流。因此,傳統金融應更注重客戶的服務質量和效率,提高服務的便利性,積極開展健全線上服務平臺,縮小客戶咨詢或交易時間成本,以多元化的模式滿足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
互聯網金融雖說本身已具有較多的優勢,但是仍然需要對風險進行控制;只有有效地控制風險,減少風險帶來的危機,才能夠更快更穩定地發展和進步。金融行業發展的本質就是對風險進行控制和管理,互聯網金融的創新必須受到一定的限制,也就是說要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開展相關的活動。
互聯網金融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加強監管,提高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準入門檻,并制定相關的法律規定對其業務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避免出現欺詐、非法集資等活動。其次,互聯網金融雖為客戶提供更便利的服務以及更多樣化的產品,但消費者的特性化需求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對消費者定位并非完全精確,同時消費者的需求隨時都可能出現變化,批量式服務導致服務調整速度變緩。因此,互聯網金融需要注意的是要更加注重客戶的需求變換,及時做出相應調整,控制其運營風險。
互聯網金融要發展,就一定要借鑒傳統金融的一些優勢,從而在原先的基礎上衍生出更穩定更健康的發展模式。
想要使得我國的金融行業快速地發展,穩定的進步,就需要促使互聯網金融和傳統的金融行業進行結合,兩者融合發展。以互聯網金融自身所具有的金融服務產品的優勢彌補傳統金融的缺陷,以傳統金融服務的個性化優質的服務規避互聯網金融面臨的風險,同時還需完善法律,加強監管;只有這樣,才能夠創立一個共贏的發展趨勢,使得我國的社會經濟得到可持續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