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霜霜 貴州財經大學
我國金融市場環境整體發展有復雜化趨勢,金融風險呈多樣化。結合實際情況,基于明確金融經濟領域現有風險種類,探討有效防范和應對金融經濟風險的措施,把控金融風險,對于市場主體而言可避免金融風險擴大對日常經營的不利影響,也對保障金融環境安全穩定、促進我國經濟長足發展有重要現實意義。
1.宏觀風險:主要包括金融匯率風險、市場風險、政策風險。影響匯率風險的因素包括跨國貿易產生的貨幣差異或國際經濟差異等,極易受到影響產生連帶性匯率波動;市場風險的產生主要源于市場運行狀態,金融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是市場環境,市場機制的完善程度對市場環境的健康發展有直接影響;政策風險受金融政策變化影響,通常情況下政府部門調整金融政策目的是彌補金融市場本身具有的缺陷,宏觀調控金融市場,以實現風險控制目標。但不排除某些金融機構背離金融政策根本宗旨,由此引發金融領域法律糾紛。
2.經營風險:主要是金融機構的經營風險,包括資產風險、負債風險、信用風險。資產風險,其出現源于各金融機構激烈的競爭中,金融經濟快速發展,激發金融機構活力,提供更多資產投放機會。在此過程中,商業銀行著力發展表外業務和中間業務,表現出自由性較高且透明性較低的特點,一旦出現暗箱操作等信息作假情況,則會顯著增加資產風險;負債風險,源于商業銀行的表外業務在抑制其資本需求的同時,增加了負債金額,金融機構成為債務人,可能影響其正常經營活動;信用風險,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為吸引并留住更多客戶,金融機構可能出現對客戶信用審核力度不夠的情況,致使融資質量大打折扣,衍生出不良貸款、壞賬一系列信用問題,視為信用風險。
3.會計風險:金融機構日常工作經營管理活動中側重于信貸管理,易忽略會計監督職能,難以發揮氣特點與優勢,影響重要決策的科學性與可行性。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專業水平、職業道德等存在一定差距,一旦出現工作失誤,都將會為埋下風險隱患。
基于金融市場各主體具備較強的金融風險防控意識,可以運用科學且先進的手段準確預測潛在的金融經濟風險,結合金融市場實際情況,從三個方面給出風險防范思路與實際措施。
金融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是以宏觀調控為前提的,以此保障金融市場始終處于穩健的運行狀態[1]。金融監管部門有效運用貨幣工具以及其他金融工具等,有針對性對金融市場實行宏觀調節,并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加大調控力度。如,通過調整貨幣政策,全方位調控金融市場,有效防控金融經濟中的通貨膨脹現象,達到防控通貨膨脹金融風險的目標,保障金融市場的穩健運行。與此同時,重視監管市場利率,利用價格工具實行調控,保證日常資金平穩流動。一方面,結合金融市場經濟發展情況,基于立法角度借鑒國外立法經驗,完善金融經濟方面相關法律政策,包括金融經濟預警體系、風險防范機制等;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做好市場風險預測與分析工作,構建金融風險監管體系,不斷擴大覆蓋范圍,盡早獲取潛在金融風險預警信號,加快各部門信息連通效率,有利于保障金融市場的有序性、穩定性,有效防控金融經濟風險。
銀行做好金融經濟風險管控工作,需要盡快完善內控制度,結合實際,從細節入手,針對性防控操作風險,排查風險隱患。一是不斷優化內控制度,形成系統化、規范化管理體系,保證內控制度適應銀行自身發展需求和金融市場情況,具有合規性、科學性、可行性,真正實現“以制度促合規,以合規控風險”[2];二是全面落實風險防控責任制,明確具體風險責任,以順利推行風險防控工作,做到對金融經濟風險的準確識別。以某銀行為例,將風險防控工作納入日常工作中,深入推行“違規風險金制度”“五人聯保制度”等,以此約束員工行為,對聯保對象經營與操作是否合規也起到一定監督作用;三是重視信貸風險問題,加大“貸后檢查”管理力度,從實地調查、流水比對、資金流向、檔案管理環節入手,做好大額貸款客戶信用評估,關注客戶經營狀況,以月為期梳理到期業務,提前組織催收,提高金融經濟風險控制效果。
各類市場主體身處頻繁波動的金融市場中,應該樹立端正態度,理性看待可能面對的金融經濟風險,清楚認知金融風險的特點,有利于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化解風險,減輕自身受到的負面影響,最大程度降低經濟損失。投資者、金融機構以及政府部門等均應明確金融經濟體系的開放性特點,有利于金融市場始終保持穩健的運行狀態,從客觀上實現更高的市場運行效益,更為靈活且有效應對各種金融經濟風險,避免受到較大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投資者應避免盲目投資,導致投資行為風險性上升,使得投資效益達不到預期,不利于實現對市場金融經濟風險的整體把控。各市場主體密切配合金融監管機構,充分發揮市場監督管理職能,運用創新思路和科學手段,嚴格監督各類金融主體行為,全面落實各項法規政策,從根源處抑制金融經濟風險隱患的出現,不斷提高風險防控效果。
基于唯物辯證角度,金融經濟風險無法做到徹底規避,理論上只能通過各種科學手段進行金融風險的精準識別和有效防控。針對目前金融市場環境,不同金融經濟風險存在差異性,因此為防范金融經濟風險所運用的思路和制定的對策也應體現出差異性,以更好實現金融經濟保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