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童 江南大學
現代企業競爭日益激烈,多變的市場格局要求組織保持高效地工作來應對,因此組織績效直接影響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故各企業在提高組織績效及績效管理水平上投入了大量精力。所以為更好地幫助企業提升組織績效及績效管理水平,本文基于MARS模型分析員工行為及結果對組織績效的影響,并就如何更好招聘人才和發揮員工最大價值提出參考建議。
MARS模型指出動機、能力、角色知覺和情境這四項因素影響員工行為及其結果,它們共同作用于員工個體,其中任何一個因素出現短板都將導致員工績效下降。故本文就這四項因素對員工個體行為和業績影響展開分析。
動機可反映員工行為目的及為完成目的愿意付出的努力程度,不同員工的同一個行為背后有不同動機,而該行為導致的結果也隨動機不同而不同。例如同樣是加班,有的員工認為多勞多得而自愿加班,有的員工因公司硬性規定被迫加班,二者自然工作積極性,付出程度,工作效率及效果也不同,通常懷有積極主動動機的員工工作效率和成果更好。因此企業若想提高組織的工作績效應先弄清員工工作動機,利用積極性動機對員工的影響化被動為主動,進而提高組織工作績效。
能力一般表現為利用智力的某些方面去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人和人技能,知識,天賦和其他個性特征不同,進而處理同類問題或任務的結果也有好有壞。通常員工能力與工作任務匹配度較高時能夠產生較好的個人績效,而能力匹配得當的團隊則可產生更高的整體績效。因此企業可以從組建團隊入手,根據員工的能力進行合理搭配,取長補短,進而提升整體團隊及組織績效。
角色認識是指人們對分配的任務及重要性和完成任務所需行動的確認。管理者可以從改善角色認知入手,確保員工們理解各自職責,并向他們展示個人與組織目標的關系。這樣員工可通過與同事共事的過程中不斷接受有明確含義的績效反饋進而明確個人角色認知。
情景對組織績效而言屬于外部影響因素,不受員工直接控制,但對于某些如時間、人員、預算等可控的環境因素,管理者可以找出現有環境障礙來提高員工工作效率,進而提高組織績效。
從動機和能力考慮,一個合格員工應具備合理的工作動機和符合崗位要求的能力。在招聘人才時,企業應著重對求職者求職動機和能力的考察。
當員工具備良好的工作動機時才愿意高效率完成手頭上的工作,因此企業在面試中會著重考查求職者工作動機。求職中常見動機可反映求職者的發展意向,主觀能動性及工作穩定性等。但就目前常見面試環節來看,面試官對求職者動機的考查也主要集中在口頭詢問上,而據冰山模型來判斷,求職者真正動機藏于“冰山”之下,深層次原因引起的行為原因一般不易被察覺到,因此求職者往往會隱藏自己真實動機。但這些動機并非是深不可測的,面試官可以通過簡歷分析、心理測驗、行為面試以及背景調查等方式進行綜合分析,進而選出對目標崗位具有更強動機的候選人。如為防止求職者根據經驗判斷出回答要點而隱瞞求職動機,面試官可以設計多個針對求職意向的問題并將它們分散在面試過程的不同階段進行提問,并對這些回答結合其他材料判斷求職者是否有所隱瞞以及判斷其真實工作動機。
另外,員工能力與工作任務匹配度較高時能夠產生較好的個人及組織績效。故企業在招聘人才時應注重考查候選人能力。不同崗位對候選人能力要求不同,如算法崗位看重邏輯思維及技術水平,而招聘崗位則更看重溝通表達,因此企業在篩選人才時應做到用人之長,避人之短,以及職能匹配。
對于角色知覺,管理者可以設立專門化工作崗位明確職責范圍使工作任務要求在員工能力范圍之內,員工可發揮自身能力的最大效用來完成工作,進而推動提高個人及組織績效。管理者可細分作業程序,做到專人專責,合理分工,便于管理者對每個環節的跟蹤與監管,規范組織績效評定,提高總體績效管理水平。
當員工具有較強動機和角色認知時,只要環境滿足目標需求,他們就可以取得很好的績效。環境相對于其他因素而言是外部且一定程度上可控的,因此管理者應仔細安排好這些可控的條件以便員工及組織更高效地運轉。以辦公室布置為例,隨著創新性、團隊合作和研討交互類型工作的出現及平層化管理的普及,管理者可從改善辦公條件入手,如為需要從事創新性工作內容的員工設立開放式辦公區,為項目組開放獨立研討區,并將固定座位換成可移動座椅方便員工間的移動交流,同時在推行平層化管理的企業可以考慮撤銷上級獨立辦公室,使上級能夠實時跟進員工的工作效率及效果,便于指導和監督,進而提高員工及組織的績效。
目前MARS模型主要作為指導思想推動著績效管理工作,其中能力和動機因素也較多應用于人才招聘。2020年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采用遠程AI面試方式,該方式應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從求職者面部表情,說話內容及聲音語調分析其心態,內容,邏輯思維,溝通能力等,幫助企業節約了大量人力成本。
另外AI技術也可用于組織內部績效管理,結合MARS模型來診斷員工出現績效問題的原因,使管理者可以有針對性地做出改進方案。例如基于MARS模型中四個因素設計AI測評,及時對績效偏低的員工進行考核,同時結合該員工訪談內容綜合評判,在數據技術支持下進行分析,幫助管理者找出員工績效偏低的真實原因,進而做出相應改進措施提高員工及組織整體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