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芳 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對于外貿產業而言,跨境貿易利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能在提升綜合效果的基礎上,打造更加和諧的貿易關系,只有維持跨境電商和跨境物流的協同進步,才能實現電商和物流的共同進步。
一方面,跨境電商對物流的全面進步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推動作用,因為跨境電商本身就是科技和信息化技術的融合模式,能為貿易體系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也提升了專業化物流行業服務的水平,這就從根本上提高了物流行業產業的行業地位。與此同時,跨境電商還全面促進了物流行業產業體系的轉型升級,將傳統的供給推動型物流產業結構逐漸轉變為需求拉動型物流產業結構,真正優化了產業鏈條的質量。
另一方面,物流行業對跨境電商也起到了重要的整合作用,對于跨境電商工作模式而言,只有確定信息流、資金流以及物流機制才能完善其綜合水平,而物流行業就是維系跨境電商工作最終效果的根本。然而,目前依舊存在物流行業運行效率和物流成本限制電商發展的問題,因此,要想提升跨境電商的時代價值和應用優勢,就要整合物流模式以及物流管理的要點,從而維護跨境電商發展的綜合水平[1]。
盡管近幾年跨境電商和物流行業呈現出全面發展的趨勢,無論是商家還是消費者對于兩者關系以及作用的認知水平也在提高,但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依舊存在跨境電商以及物流管理不足等問題,制約兩者的和諧化發展。
在跨境電商應用管理的過程中,因為行業自身的特點,難免會涉及較多的項目主體和運行環節,這就使得我國跨境電商的物流運行周期遠遠高于國內的物流,造成時間成本顯著增大。據相關報道顯示,跨境網購商品有時甚至需要一個月才能收到成品,這就會嚴重影響消費者的消費體驗[2]。與此同時,因為時間周期的增大,就提高了操作的難度和過程中遭遇風險的概率,扣留、丟包等安全問題屢見不鮮,也變相增加了電商的物流成本。
近幾年,隨著跨境電商行業的全面發展的進步,基礎性跨境電商也開始建立海外直采和商家入駐等多樣化模式,前者是跨境電商工作人員進行商品的海外才買,然后借助相應的渠道完成發貨,選取配對的物流部門完成貨物的配送。這就使得貨物品質很難得到有效的保障,甚至無法有效追蹤貨源。后者是商家直接入駐電商平臺,從而建立供貨模式,這種方式最大的優勢就在于貨源零充足,但是卻依舊存在仿冒品以次充好等問題。
因為受到雙方交易信息對稱性不足的影響,在實際跨境電商交易工作中會出現成品與實物無法匹配的問題,必然會增加換貨或者是退貨的概率,而買家若是要進行換、退等操作,就不能忽略物流行業運輸過程中損耗的時間成本,甚至有一些跨境電商交易產品無法第一時間完成退貨或者是換貨,降低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在全面分析跨境電商與物流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后,就要結合管理要素和控制機制,建立健全更加完整的協同發展模式,從而一定程度上實現跨境電商與物流行業協同發展的目標。要從政策層面入手,提升支持力度,確保相關工作有序開展,并且建構多樣化的協同發展模式,結合發展現狀保證監督結構和控制機制的最優化。
為了全面實現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工作的協同發展和進步,相關部門要積極整合管理平臺,踐行標準化控制機制和運行方案,對物流配送環境以及電商發展規劃予以政策引導,發揮政策機制的職能作用,促進跨境電商與物流行業的良性進步。
一方面,國家要為跨境電商與物流行業協同管理創設良好的政策環境,強化政策和經濟支持力度的同時,按照標準化要求提升管理效率,保證物流優化發展的綜合效果。與此同時,要制定相應的法規條款,約束跨境電商與物流行業相關行業人員的管理行為,避免出現違法行為。
另一方面,要依據實際發展現狀落實信息交融管理平臺的搭建工作,保證信息技術體系能發揮其實際價值,最大化的提升信息交互的效果,尤其是在大數據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利用政策引領提升跨境電商與物流行業統籌管理機制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也是維持優質服務的根本路徑。
綜上所述,政府要發揮其職能作用,創設完整且良好的發展環境,保證跨境電商與物流行業在協同管理的過程中都能滿足自身的管理要求,打造完整且具有應用價值的協同控制工作模式,加強其科學性和規范性。
第一,建立點協同共生模式,在跨境電商與物流行業協同發展的過程中,要確保其應用管理的綜合效果,就要從根本上避免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影響,借助委托-代理的點協同共生系統,有效提升協同運行的效果,利用協同努力水平和產出激勵系數確保雙方能共同參與日常管理工作,從而實現協同目標,建立經濟效益發展觀和管理效益價值觀并行的應用機制和體系。與此同時,在跨境電商與物流行業協同發展的過程中,物流行業企業的最優協同水平和電商激勵有一定的關系,只有優化協同努力的程度,才能進一步推動相應工作的全面進步。
第二,建立一體化協同共生模式,主要是指將跨境電商與物流行業轉變為高效運營的整體結構,有效發揮協同進步和協同管理的優勢,確保兩者能共擔風險,從而將整體利益最大化作為具體目標,激勵電商行業和物流行業共同進步,從而提升協同發展的整體水平。并且,一體化共生模式也要求跨境電商與物流行業在形成整體意識的同時,針對應用過程予以獨立控制,秉持同一個經濟目標發揮各自的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若是從理論層面分析跨境電商與物流行業協同發展的水平,就要對產出貢獻率、協同努力程度、產出激勵系數等理論內容予以深度研究,確保能在差異化協同模式的指導下建立協同主體引導機制,從而一定程度上提高協同運作管理的穩定性和應用價值。
對于跨境電商與物流行業協同發展而言,除了要滿足完整的協同管理模式外,也要落實合理的監督框架,確保監督單位能結合實際情況完善監督流程,從而約束具體工作,促進跨境電商與物流行業在協同進步的基礎上滿足行業發展要求。
第一,要確立第三方監督單位,確保能對兩者的責任和義務予以實時性的監督管理,打造全面且科學化的控制模式,尤其是落實全過程跟蹤管理平臺,確保能對外貿中商業機密的保護效果予以合理性監管,減少不良的貿易問題。
第二,要落實完整的安全監督控制模式,抓住跨境貿易全面發展和進步的機會,打造協同發展管理模式,確保相應工作能在實踐中獲取最大收益。
第三,要落實完整的監督流程,針對跨境電商與物流行業協同發展要點和流程予以動態化監管,及時收集交易信息,并且進行信息的校對和核查,有效創設良好的發展框架模式,減少不良的交易隱患影響跨境電商與物流行業協同效果。
為了保證跨境電商與物流行業協同發展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也要建立規范化的協同發展平臺,保證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強化集聚效應下跨境電商科學發展的水平。在搭建協同發展平臺的過程中,就要優化物流行業配送的基本效率,降低項目成本,從而滿足具體的需求,優化系統平臺的運行效率。例如,建立海外倉存儲管理機制,有效實現倉儲和配送一體化服務,能為跨境電商與物流行業協同進步提供保障,最大化的實現良性發展的目標。
總而言之,在跨境電商與跨境物流協同發展工作落實的過程中,要將提升兩者協同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作為目標,在積極落實政府政策扶持工作環節,搭建合理的協同模式和監督平臺,確保能促進協同發展工作的全面進步。